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相:春点与黑话

郭德纲在相声《西征梦》里,戏称自己属于“老和部队”,因为“老得维持世界和平”,后来其粉丝也常以“老和部队”自称。若是上了年纪的听众其实还能听出另一层意思来:“老和”应该是“老合”,与世界和平没什么关系,而是旧社会江湖艺人间的称呼,是一句江湖人的“春点”,或者说黑话。

所谓“春点”(又作春典、唇典),也常被称为切口、黑话、行话、海话、调侃儿等等,一听就让人想到绿林盗匪之类的——偏偏现代人受小说、影视剧等影响,或多或少都知道什么“点子扎手,风紧扯乎(对手厉害,情况不妙,赶紧跑)”一类的黑话,更坐实了这种印象;最让人耳熟能详的便是《智取威虎山》里杨子荣上山时与土匪的一系列对话,诸如“蘑菇,你哪路?什么价?(你是什么人,从哪里来?)”等言语便是以前东北胡子(土匪)盘问底细时候的暗语;哪怕在二十多年前,还有一些学者批评“傍大款”、“大团结”一类词乃是江湖黑话,极其不雅,可见春点还是不太受待见的。

其实春点也好,黑话也罢,什么切口、行话之类的称呼含义都略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其或是体现出说话人的不同行当,或是体现出地域范围,不过总体上都属于隐语的一种,一般是通过赋予普通词语以特殊含义的办法构成的,是对语言编码的一种再编码,本身没什么特殊的。只要两个以上的人为了保守秘密就可以约定一些隐语,而把这现象放大到某个社团或者某个行业中,就成了“春点”。

人们往往以为“春点”是江湖匪类讨论打家劫舍一类的勾当时用的黑话,然而其主要作用并非如此。除了绿林人士外,如江湖艺人,行脚苦力,乃至各行业的商铺老板们都有各行的术语,俗话叫“调侃儿”,这些术语总称就是“春点”,林林总总的怕是有几万言,是各自行业学艺、赚钱的关键门道。旧时老艺人说:“宁给一锭金,不给一句春”,其实是说自身的艺业不可轻传于别人,只能江湖人知道,若是外行人知道了,自己这卖卖就赚不得钱了。

连阔如先生在《江湖丛谈》里便举了一个例子:乡村里有个摇铃卖药的先生,被请去一户人家看病。这卖药先生不知道病人底细,结果恰巧病人的邻居是个江湖人,有心帮衬卖药先生一把,于是便说“果食点(果实指已婚女子,点是人)是攒儿吊(攒儿是心口,吊是疼)的粘啃(病了)”,卖药先生便知道了这家有个妇人,得了心痛病,诊病时自然心里有了底。

故此,春点本身无需神秘化,而是一种正常的语言现象。现代社会诸如“(金盆)洗手”、“走穴”、“下海”、“大腕(蔓)”等词多少都和春点沾些关系,也已为人们熟知和应用。不过,若是非要把这种现象和词汇视为什么宝贵秘籍,学了几句就要炫耀一下,那可就要小心了,毕竟江湖上还有这么一个故事:两个生意人住店,看到天色要下雨,便调了一句侃“喳了棚儿了,要摆金吧(阴了天了,要下雨了)”,被店伙计听到了耳里。结果当夜店里丢了一头驴,伙计当时就将二人扭送去了官府,叫县官把两人好一顿打——谁叫伙计不懂春点,以为他们说的是“贼话”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闲话“春典”
你听不懂的相声“黑话”
想在古代江湖上混,这些黑话你懂不懂?
东北有哪些江湖黑话?你不懂还好意思出来混?
江湖人都是怎么说话的 详解江湖黑话和相声艺人口中的春点
古今江湖黑话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