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进业:恶性胸腔积液的治法治则

  

       中医认为恶性胸腔积液属于中医"悬饮""癖饮"的范畴,与肺、脾、肾、肝、三 焦等脏腑功能失调关系密切.总属于阳虚阴盛,本虚标实之证.正如《素问·至真要大 论篇》说: "湿淫所盛……民病积饮……"《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 饮 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由饮水多,水气停积两胁之间,遇寒气相搏, 则结聚成块,谓之癖饮.”《诸病源候论》认为: "痰者,涎液结聚,在于胸隔…… 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素问·经脉别论篇》曰: "饮入于 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 经并行."依据以上的理论,可知恶性肿瘤的胸水是由于癌症日久失治,正气大耗,肺 脾肾三脏受损,气机不利,三焦不利,水道闭塞,津液失于输布,发为胸水。

  温阳化饮法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痰饮病总体病因病机为阳虚阴盛,且饮邪遇寒 则凝,得温则行,故治疗上应以温化为主要治疗原则。沈明宗在《金匮要略编注》中 指出:“此言痰饮属阴,当用温药也。脾失健运,水湿酿成痰饮,其性属湿,而为阴邪, 故当温药和之,即助阳而胜脾湿,俾阳运化,湿自除矣”,治疗时首选温性药物以振奋 阳气,恢复肺、脾、肾各脏的气化功能,使阳能运化,饮亦自除。癌性悬饮 的病因总归于“肺脾肾脏腑功能失调”,病机责于“阳气亏虚”,宜采用健脾益气、温阳化 水的治疗法则。

  扶正祛邪法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通过增强患者的正气,增强各脏腑功能,恢复水液代谢的 正常输布的机能和途径,以消除水饮,并且要根据表里虚实、标本缓急的不同,采取相 应的措施,扶正与祛邪两者相互为用,相辅相成。本着“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 癌性悬饮的治疗除逐饮利水外,还应求其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益 气养阴以补虚,祛除水饮以泻实。

  泻肺逐饮法

  胸胁为气机升降之道,肺气郁滞,气不布津,停而为饮,饮停胸胁,脉络受阻;痰饮停于胸肺,胸阳被阻,气机不利,肺气出入受阻,因此采用攻逐水饮,泻肺逐饮法, 此法多应用于实证的治疗,属“实则夺之"。《张氏医通》中“支饮留结,气塞胸 中,故不得息”,痰饮停滞胸隔,胸胁胀满,上逆则咳 则悸,宜选用泻肺之闭,逐饮于外的药方,肺气通则诸症皆 退。

  补肺健脾法

  肺主行水,寒伤肺阳,水不得行,水道闭塞;脾主运化,脾阳受损,水湿不运,发 为饮邪,故治疗上需补肺健脾,使肺之通调脾之运化,水液代谢得以输布正常。正气亏虚、邪气积聚是癌性悬饮发生的根本原因,癌性悬饮 多由于脾失健化,肺失通调,气机不畅,水道闭塞,水湿邪毒内聚而成,属“本虚标实" 之证,宜拟方补肺健脾,并配以泻肺利水之品,共奏益气养阴之效。

  行气活血法

  宋代严用和《济生方·痰饮论治》:“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 之患;调摄失宜,气道闭塞,水饮停隔而成痰”,朱丹溪:“善治痰者,不治痰而先 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诸病源候论》“痰者,涎液结聚,在 于胸隔 .....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故对于痰饮病的治疗不仅要 治气还要活血,气顺则血活,津液得以正常输布。血瘀水停是癌性悬饮 重要的病因病机,由于人体正气亏损,肺脾肾三脏失司,宜采用活血 逐水的治疗方法。水流胸胁易阻碍气机运行,气机不畅,血行受阻致瘀 血内停,故宜在温阳化饮的基础上重视疏肝行气活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肝堵多屁 肺堵多痰,脾堵多湿——教你一招打通郁堵!
今日分享:肺与脾的关系
[转载]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 (2018-06-26 09:07:26)
痰多吐不完?两个中成药,清肺健脾化痰,攻破你一身痰湿
千古祛痰第一方——二陈丸,健脾祛痰!
【引用】健脾防治亚健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