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刚刚!长津湖幸存志愿军战士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精彩
2022年3月3日晚
央视演播大厅灯光绚烂
朱向欣身着黑裙
系着一条红色围巾
双手交叉紧握
站在舞台中央
她是替父亲来的
替父亲站在
“感动中国”的舞台上
她的父亲朱彦夫
89岁的参战老兵
长津湖战役幸存战士
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在今晚荣获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
01
“在云蒙山下的峭壁间
镶嵌着一片
大小各异的天然石窟……”
朱彦夫创作的
长篇自传体小说
《极限人生》如此开端
1933年7月
朱彦夫出生在
一座低矮的小石屋里
没过几年
日寇的铁蹄踏进了沂蒙山
山河破碎,风雨飘摇
朱彦夫的父亲
活生生被侵略者打死
一夜间,报国的种子
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朱彦夫背着母亲参军
先后参加了
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
上百次战斗
战役中,他炸碉堡,冲前线
生死无畏,屡次立功
1950年
朱彦夫赴朝作战
在一场战役中
他身受重伤
这位钢铁战士
在经历了47次手术
昏迷93天后
他奇迹般地醒了过来
但却永远失去了
四肢和左眼
回国后
朱彦夫被转到
山东省荣军休养院
受到专人护理照顾
但他说
自己不能成为国家的负担
于是主动放弃待遇
回到家乡
02
回到家乡后
看到乡亲们生活
仍然比较贫困
朱彦夫忧心忡忡
决心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
朱彦夫的家乡
山高坡陡,缺地少水
村民要跑好几里山路
才能接上生活用水
去晚了只能舀泥汤
朱彦夫带领全村
昼夜不停修井
1971年的冬天
大雪纷飞
井挖到10多米深时
终于见了水
朱彦夫不放心
坚持下到井底
大伙把他拉上来时
他的残腿疼得厉害
朱彦夫想把假肢卸下来
用牙咬着固定假肢的扣子
03:32
03:3
2
03:32
03:32
却怎么也咬不开
他又用残臂砸假肢
用力往下磕
还是卸不下来
此时井里的泥水
腿上的汗水
断肢创面渗出的血水
已把假肢和残腿冻在一起……
乡亲们掉泪了
有人脱下棉袄
捂在朱彦夫的伤腿上
一位老人跑过来
抱起朱彦夫的双腿
放在自己胸膛上哭着说
“你回家不行吗
听俺这一次吧”
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
张家泉村终于有了
历史上第一眼大口井
03
过去的张家泉村
是十足的荒山荒地
为了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朱彦夫提出
“用锄头和独轮车
向荒山和沟壑要耕地”
村民心里直犯嘀咕
壮劳力不过百十号
这能行吗?
此时的朱彦夫
展露出军人本色
他用拐杖敲得地面梆梆响
整个身体挺了起来说
“不干,沟还会荒下去!
整起来,就是咱村的粮囤子!
我都不怕,你们还怕啥?”
就这样
朱彦夫带领全村
一干就是一个冬春
他用两只残臂夹着铁锹
一点一点培土
很多次
朱彦夫干着干着
“扑通”一下摔倒在地
村民把他背起来
要送他回家
他大声喊叫
快放下我
乡亲们都干着
我能回去吗
朱彦夫带领乡亲们
搬了2万多土石方
建成了2000多米长的暗渠
祖祖辈辈荒着的“赶牛沟”
变成了平展展的耕地
当年张家泉村
就增产粮食5万多斤
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
张家泉村荒山变青了
土岭变绿了
已成为鲁中地区最大的
花椒集散地和果品集散地
04
89岁高龄的朱彦夫
有很多个身份
全国模范伤残军人
全国自强模范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时代楷模
全国道德模范
而他最看中的
是“战士”这个身份
他说:
“战士就意味着冲锋
生命不息冲锋不止。”
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
栏目组对朱彦夫这样致敬
“生命于你不止一次
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
军礼,致敬!
来源:中国
刚刚!长津湖幸存志愿军战士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精彩
2022年3月3日晚
央视演播大厅灯光绚烂
朱向欣身着黑裙
系着一条红色围巾
双手交叉紧握
站在舞台中央
她是替父亲来的
替父亲站在
“感动中国”的舞台上
她的父亲朱彦夫
89岁的参战老兵
长津湖战役幸存战士
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在今晚荣获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
01
“在云蒙山下的峭壁间
镶嵌着一片
大小各异的天然石窟……”
朱彦夫创作的
长篇自传体小说
《极限人生》如此开端
1933年7月
朱彦夫出生在
一座低矮的小石屋里
没过几年
日寇的铁蹄踏进了沂蒙山
山河破碎,风雨飘摇
朱彦夫的父亲
活生生被侵略者打死
一夜间,报国的种子
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朱彦夫背着母亲参军
先后参加了
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
上百次战斗
战役中,他炸碉堡,冲前线
生死无畏,屡次立功
1950年
朱彦夫赴朝作战
在一场战役中
他身受重伤
这位钢铁战士
在经历了47次手术
昏迷93天后
他奇迹般地醒了过来
但却永远失去了
四肢和左眼
回国后
朱彦夫被转到
山东省荣军休养院
受到专人护理照顾
但他说
自己不能成为国家的负担
于是主动放弃待遇
回到家乡
02
回到家乡后
看到乡亲们生活
仍然比较贫困
朱彦夫忧心忡忡
决心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
朱彦夫的家乡
山高坡陡,缺地少水
村民要跑好几里山路
才能接上生活用水
去晚了只能舀泥汤
朱彦夫带领全村
昼夜不停修井
1971年的冬天
大雪纷飞
井挖到10多米深时
终于见了水
朱彦夫不放心
坚持下到井底
大伙把他拉上来时
他的残腿疼得厉害
朱彦夫想把假肢卸下来
用牙咬着固定假肢的扣子
却怎么也咬不开
他又用残臂砸假肢
用力往下磕
还是卸不下来
此时井里的泥水
腿上的汗水
断肢创面渗出的血水
已把假肢和残腿冻在一起……
乡亲们掉泪了
有人脱下棉袄
捂在朱彦夫的伤腿上
一位老人跑过来
抱起朱彦夫的双腿
放在自己胸膛上哭着说
“你回家不行吗
听俺这一次吧”
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
张家泉村终于有了
历史上第一眼大口井
03
过去的张家泉村
是十足的荒山荒地
为了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朱彦夫提出
“用锄头和独轮车
向荒山和沟壑要耕地”
村民心里直犯嘀咕
壮劳力不过百十号
这能行吗?
此时的朱彦夫
展露出军人本色
他用拐杖敲得地面梆梆响
整个身体挺了起来说
“不干,沟还会荒下去!
整起来,就是咱村的粮囤子!
我都不怕,你们还怕啥?”
就这样
朱彦夫带领全村
一干就是一个冬春
他用两只残臂夹着铁锹
一点一点培土
很多次
朱彦夫干着干着
“扑通”一下摔倒在地
村民把他背起来
要送他回家
他大声喊叫
快放下我
乡亲们都干着
我能回去吗
朱彦夫带领乡亲们
搬了2万多土石方
建成了2000多米长的暗渠
祖祖辈辈荒着的“赶牛沟”
变成了平展展的耕地
当年张家泉村
就增产粮食5万多斤
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
张家泉村荒山变青了
土岭变绿了
已成为鲁中地区最大的
花椒集散地和果品集散地
04
89岁高龄的朱彦夫
有很多个身份
全国模范伤残军人
全国自强模范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时代楷模
全国道德模范
而他最看中的
是“战士”这个身份
他说:
“战士就意味着冲锋
生命不息冲锋不止。”
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
栏目组对朱彦夫这样致敬
“生命于你不止一次
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
军礼,致敬!
来源:中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望安山文学】徐广忠||最美奋斗者——朱彦夫(散文)
他,3次立功,10次负伤,47次手术,残缺四肢,失去左眼,却写出一部名著!
朱彦夫
14岁参军17岁赴朝,在朝鲜失去四肢和左眼的朱彦夫,后来怎样了?
《长津湖》只拍了他的前半生,他的后半辈子才叫人震撼
朱彦夫:用病残之躯挑战“极限人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