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文殊菩萨学“实用生活禅”,生活中每件小事都有真善美

 湖北

春歌何训田 - 波罗密多


《华严经 · 净行品》中智首菩萨

向文殊菩萨请教

如何修行最给力、效果最好

文殊菩萨的回答特别接地气

菩萨列举了141个生活场景的例子
告诉我们“善用其心”
可以转变自己的生命品质

今天,2022年5月4日(农历四月初四)
是“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生日
让我们跟随文殊菩萨
学习“实用生活禅”

从小我到大我,改变思维模式

如何能够改变自己的心念,摆脱宿命的控制?文殊菩萨在《华严经·净行品》中有极为善巧的办法——发大愿

发大愿,看似心念上一个简单的小小动作,却具有我们无法想象的巨大威力。

神经科学家已经证实,大脑与行为是环环相扣的关系,大脑产生观念,观念引导言行,最后的行为造成结果,结果又回头改变大脑。

一个念头想久了,会透过言行不经意地表现在外,如果脑中充满妄念恶念,久而久之变成思考的惯性模式,日子就在不断制造烦恼、冲突、对立与养成恶习之中,不知不觉地虚耗度过。因此生活中的事看似微不足道,其实更需要有转心念为正念的转念功夫。

《华严经·净行品》让我们面对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时,都能把它转化为愿力,无论吃饭,睡觉,饮食,行路,拜佛,总之一日的生活里,每一件事都要发愿。

在生活琐事中学习如何转变心念,而不是把修行与生活分成两部分,这是最为平实的练习方法。当我们每一个起心动念都能自然而然地以众生心为心,这时我们的脑神经传递系统就变成了菩萨的思维回路。

打开《华严经·净行品》,141偈皆与生活息息相关,每偈四句,第一句是日常情境,第二句固定“当愿众生”,这个“当愿众生”会把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内容、环节进行转化,赋予它一个意义。

洗涤形秽,当愿众生:清净调柔,毕竟无垢。

得柔软食,当愿众生:大悲所熏,心意柔软。

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我们生活的本质不在于外在的现象,比如是一个穷人的生活,还是一个富人的生活;是一个读书人的生活,还是一个农民的生活等等;而在于对所作一切的理解,在于我们的心赋予我们生活怎样的意义。

文殊菩萨的教诲是要让我们自己作主,用我们内心的光明、慈悲及与菩提心相应的善愿而赋予我们的生活一个深刻的内涵。

就像临济禅师讲的“随处作主,立处皆真”,只有我们自己作了心灵主人,才能将焦虑、被动的生活因内心意义的开发而变成光明、主动的生活。

时时转念,让生命转变

我们如果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能够生起“当愿众生”的善念,我们的心量必定会越来越广大。而这个心量会随着我们生活的延展逐渐得到强化,一直强化到把我们身心里面的自我中心、烦恼、偏执等一切覆盖住;进而使我们自己发生一个蜕变。

就像种子在地里生长,自己超越自己,自己否定自己,修行也是这样。不仅可以改变当下的生活状态,更可以转变我们未来的品格。

文殊菩萨在日常生活中,示范了141种转念的方法。

比如在人、事、物的执着上,我们对人的执着最重,特别是与自己缘分甚深的父母和妻儿,有着感情上的相互执念,因而文殊菩萨为我们讲解对家人该如何如理思惟:

孝事父母,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

妻子集会,当愿众生:怨亲平等,永离贪着。

在轮回中,怨与亲常是互换角色,就像是最易起贪着的妻儿,常在爱恨交织中反目或更加执着;今生最恨的仇敌,来生可能是我们最爱的亲人,怨亲何曾固定不变?

祈愿一切众生都能放下贪着,以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如佛般恭敬、爱护、供养。

见报恩人,当愿众生:于佛菩萨,能知恩德。

见背恩人,当愿众生:于有恶人,不加其报。

见论议人,当愿众生:于诸异论,悉能摧伏。

一般人在顺境比较容易正面思惟,若在逆境能够不愤怒,不抱怨,安于逆境而随缘自在的人便少了。何况还要祝福自己讨厌的人幸福快乐。

跟随<净行品>学习,我们应该有个信仰,要敢于对落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好事与坏事都能接受,相信一切都可以随顺因缘。

这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我们的内心有转化的力量。就像<净行品>所讲,无论在任何一种情景下,都能“高高山顶立”,都是不能被动摇的。

因为我们的脑神经已经形成坚固不摧的善念回路,任何境界原来都是善美境界。因此文殊菩萨才会在日常生活琐事上,不厌其烦地示范如何转念。

嚼杨枝时,当愿众生:其心调净,噬诸烦恼。

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嗔痴,蠲除罪法。

洗涤形秽,当愿众生:清净调柔,毕竟无垢。

刷牙,洗脸,上厕所时,带着一分觉性思维:祈愿自己和一切众生,都能清净罪业、洗涤烦恼、永无垢染。

其它诸如:穿衣、吃饭、走路、坐车……,文殊菩萨也有示范。

我们可以想象,只要朝向正面、光明、清净、无着的思惟方式,便可以为自己创造最好心念。

做自己心性的主人,内心有源头活水

《华严经·净行品》,每一心愿让我们清楚活在每个当下,从小我的思维跳脱出来。如果修行时间长,心能相续,而且力量强大,那么我们能作自己的主人翁。

做自己“心性”的主人,我们的生活将会快乐知足,这种快乐与知足不是由于外在的得失,而是由于内心好像有一个活水源头被开发了出来。

如此简单易行,不离日常生活的修行方法,培养我们护念众生,祝福众生的生命习惯,以愿力引导智慧,每一天都清净美好。

以愿力引导智慧

每天都是清净美好禅生活

图丨网络

编辑丨明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略说六度波罗蜜
寺庙拜谁?有讲究!
如何见性100条续(201-300)
佛语禅心99句真言 佛说人生经典语句
修心第十九则:受到众生伤害时更应基于知母观而心生歉疚
【楞严经一】《七处征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