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龙门石窟往事:内外勾结盗卖 近十万尊佛像没一个完整

一尊佛首拍卖,牵出一段华夏民族永远的痛!

美国当地时间9月12日,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举办的《琼肯:中国佛教造像》专场拍卖会的拍品名录上,出现一件高度疑似源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佛首石刻,有文物爱好者怀疑此次拍卖的佛首系龙门石窟1720窟的流失文物。

争议引起中国文物保护者广泛关注。9月14日,纽约苏富比拍卖行答复河南媒体,“我们和琼肯家族决定这尊佛头将从2018年9月12日的拍卖会中撤出。”

被拍卖的佛首

而在石刻佛首于世间这一显一隐的过程中,百十年前龙门石窟所遭遇的一切,有必要向世人再次诉说——这里共有1300多个石窟、97000余尊佛像,从最大的高达17.14米的卢舍那大佛,到最小仅有2厘米的佛造像,没有一个是完整的!

但它最大的劫难来自近代,来自内外勾结的盗凿。下文正是《北京日报》对此往事的考究式报道(内文有删减)。

其实,比起外国人的觊觎华夏文化瑰宝,某些中国人的做法更为可耻,对中国文明带来的伤害更大。

日本学者

伊河静静地流淌,倒映着河岸的龙门山、香山,以及山体峭壁上的慢慢伸展开来的龙门石窟。

这里从唐代就是著名景观,白居易曾记:“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世代生活于此的人们,早已习惯了龙门石窟的存在,它是风景,也是求神拜佛之所。

第一个将龙门石窟介绍给世界的外国人是日本学者冈仓天心。

1893年,在中国游历的冈仓天心偶然发现了龙门石窟。站在巨大佛像前,钻进华美石窟里,冈仓天心彻底被雄伟瑰丽的景观震撼了。他在日记中赞叹:

“龙门石窟自身就是一座博物馆,有上万座石像,有唐代的作品,甚至还有宋代的作品,制作年代也非常可信,其重要性无法估量,多么美丽的地方!”

在中国游历后,冈仓天心回到日本,用宾阳洞的照片制成幻灯片举办了讲座,龙门石窟很快声名远播。

兰登·华尔纳1881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1906年,他留学日本,师从冈仓天心,专攻佛教美术。他为哈佛大学开创了东方艺术课程,也曾在几家美国博物馆担任高级职务。

龙门石窟

然而,对中国来说,兰登·华尔纳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物大盗。

1923年,华尔纳潜入敦煌莫高窟,剥离莫高窟唐代壁画精品10余幅,并盗走第328窟彩塑供养菩萨像等。由于他揭取壁画的方式极其简单、原始、粗暴,壁画完全破碎,遭到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龙门乱象

1911年,一般被认为是龙门石窟遭受大规模盗凿的肇始之年。《龙门石窟盗凿史》一文的作者、洛阳学者赵振华告诉记者,龙门石窟被人为毁坏最严重的时期几乎可以贯穿20世纪上半叶。

1911年,考古学家罗振玉派弟弟罗振常到河南收购古董。罗振常在日记中记录下当时龙门石窟被毁的情况:“顾小窟往往空洞无像,大龛诸佛亦多残损,每有失其首者。”

他还听当地百姓说,来龙门石窟游览的外国人很多,他们看上哪个佛像就花钱雇工匠往下凿。地方官根本不管,寺庙和尚监守自盗,游客随便盗凿。他不由得感叹:“此名迹将日见颓废,是可太息者也。”

内外勾结,破坏龙门石窟的情况,甚至连英国《泰晤士报》都报道了。1914年,《泰晤士报》写道:

巨大的人物浮雕……被盗贼肆意切割、锯断或摔成碎块,以便运往北京,并出售给欧洲古董商。收藏家或博物馆的代表,迫不及待地买下他们。那些人会对参与走私踌躇迟疑。但是他们反驳道,既然那些战利品已落入他们手中,他们至少有责任为其提供一处值得停留的地方。竞争在增长,价格在飙升,破坏的动机进一步受到刺激,变得日益高涨。

1914年,北洋政府内务部致河南民政长训令要求省里派专员,会同当地官员到龙门石窟调查,将龙门石窟所有佛像石刻登记在册,并责成附近寺庙僧侣管理,酌情给予津贴。

洛阳县知事曾炳章用了两年时间,对龙门石窟进行了调查。

据他考察,当年龙门石窟有大佛476尊,其中有破损的达180尊,小佛89375尊,其中有破损的达7275尊。当然,这还是1910年代龙门石窟的状况。

赵振华认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龙门石窟有史以来遭受盗凿最严重的时期。也就是说,在曾炳章调查报告出炉后的20年,又有数不清的石刻珍品遭到了破坏。

此时,受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到龙门石窟考察的地质学家袁同礼,目睹来龙门游览的外国人花钱找村民盗凿佛像,其中宾阳洞、八仙洞、千佛洞等洞窟被毁坏的情况最为严重,宾阳洞中四个佛像头颅被击落,洞内外龛像有被砍头的,也有全身被盗的。

袁同礼在报告中称,龙门石窟被疯狂盗凿的情况,以1930年以后的三年最为炽烈。“龙门之南的外凹村,许多石匠都以盗凿龙门石像为业。他们勾结土匪,夜里携带云梯、手电筒到洞窟中盗凿。很快,这些被砍下的佛头就会出现在北京的文物市场上。”

这些荷枪实弹、明火执仗的盗匪背后,无不站着一个财力雄厚的外国金主。

破碎礼佛图

与龙门石窟有密切关系的外国人中,还有毕业于哈佛大学的高材生史克曼。

1933年,当史克曼再一次来到龙门石窟时,发现宾阳洞中文昭皇后礼佛图上几个人物的头部,以及大部分浮雕,已经不翼而飞。

不久,他听说伯查德买到了文昭皇后礼佛图中的两个女性头像。他在给华尔纳的信中说,越来越多的浮雕碎块流入市场,他与伯查德商量将尽其所能收集所有碎块。

文昭皇后礼佛图

虽然史克曼一直公开声称,自己收集文昭皇后礼佛图的碎块是为了保护“那尊北魏典范雕塑的安全”,但恐怕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哪些碎块是早就被凿下来的,哪些是因为他的收购而被有目的地凿下来的。

史克曼在给朋友的信中这样描述自己收集碎块的过程:

从这里到那里,从这家店到那家店,从开封到郑州,是的,包括上海,我一块接一块地收集。这里收半个脑袋,那里收一条袖子,从夏先生手里收一只手,成百上千的小碎块……不管怎样,早期中国雕塑最伟大的单件浮雕被组合在一起……我们花了3个月时间,把它们一块块拼接起来,像一群男孩子整天坐着。试试这块,试试那块,哪块该放在哪里,合不合适?那是一只眼睛,还是一条服饰花边?

将文昭皇后礼佛图拼好后,史克曼用3个大箱子将它运送到美国,入藏堪萨斯城的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中。

内外勾结

得知文昭皇后礼佛图入藏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的消息,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东方部主任普爱伦坐不住了,他立即投身到争夺北魏孝文帝礼佛图的竞争中。

北魏孝文帝礼佛图

普爱伦是一个中国通。上世纪20年代,他在北京有一段极为惬意的生活。他租了一个四合院,雇了一名中国厨师、一名黄包车夫,还有一名年轻的中国学者做助手。

每天早上,一名老先生来教他读3个小时的《孟子》。晚上,他和助手一起读读报纸,侃侃大山。周末他或在城里逛逛寺庙,或去西山玩一圈,滋润之极。

普爱伦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

我在北京小胡同、戏院、公园、茶馆和中国人家里停留的每一分钟,都为我提供了更好地理解这个国家的途径,使我更有理由判定:这是宋代绘画,那是北魏石刻。我爱中国人。有时候,我也会使他们痛苦不堪,但是我依然爱他们。我愿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上3米高的大字:”世上有两个最伟大民族:希腊人和中国人。”

普爱伦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表白,已达到肉麻的地步。然而,他所说的话中,大概只有“我会使他们痛苦不堪”这一句是真的。

上世纪30年代,荣升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东方部主任的普爱伦要大干一场,发誓要“构建与纽约这座城市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规模相匹配的收藏。”

这时,他盯上了龙门石窟。

再次来到北京后,普爱伦找到琉璃厂古董商岳彬。岳彬是琉璃厂的大古董商。1910年,14岁的岳彬离开通州张家湾,跟着在鬼市卖旧货的朱二当学徒。20年后,他成了名震琉璃厂的古董巨商。

岳彬怎么发迹的?据琉璃厂老行家陈重远先生回忆,岳彬最早发迹就是做外国人的买卖。

1914年,岳彬搬到狗尾巴胡同兴隆店,开始自己夹包做生意。岳彬嘴甜,会来事儿,深得兴隆店瑞记古玩店掌柜的白瑞斋喜爱。

久而久之,美国人爱买青铜器、钧窑瓷器,法国人爱买漆器、景泰蓝,日本人爱买古玉、龙泉瓷器,英国人、德国人要考古价值高的东西……都被岳彬摸得一清二楚。

岳彬的徒弟董祖耀曾向陈重远回忆,上世纪30年代,一个美国人经常光顾彬记,他们都称他为“布老爷”,他就是普爱伦。“布老爷”曾经拿着北魏孝文帝礼佛图的照片向岳彬订货,要他想办法凿下来。为此,普爱伦出价1.4万大洋,限期五年。

岳彬找到洛阳当地的古董商马龙图合作。马龙图出面联络龙门地面儿的保甲长和土匪,凿下了北魏孝文帝礼佛图。

土匪们没敢把北魏孝文帝礼佛图的碎块直接送到北京,而是运到了保定。岳彬打发他的大徒弟丁兆凯特意跑到保定,把碎块从保定火车站接到北京。

据丁兆凯和另一个徒弟王福祥后来透露,等几麻袋碎石头运到北京的岳彬家,他傻眼了。北魏孝文帝礼佛图被盗贼们凿得太碎了,根本拼不上。

他们找来修复古铜的大师张济卿帮忙修复,几麻袋碎石头摆了彬记西院一地,找碴口拼对。最后没辙,他们按照普爱伦提供的照片,仿造一个交差了事。

岳彬后来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1959年死于狱中。

文明拼图

普爱伦买下的北魏孝文帝礼佛图,现在还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着。

2011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做访问学者的刘连香,第一次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二楼的中国艺术展厅看到了修复后的北魏孝文帝礼佛图。

由于曾在洛阳工作,刘连香逛博物馆时特别关注洛阳的文物。“看到它支离破碎的样子,我心里特别难受。”刘连香说。

被破坏的佛像

据石匠们反映,宾阳洞的石头是火硝石,打起来直冒火星,非常费劲,光宾阳洞的北魏孝文帝礼佛图就盗打了两三年。

作为一名专业考古人士,刘连香除了难过,还觉得有些奇怪。她记得1909年沙畹拍摄的北魏孝文帝礼佛图照片中,能清晰看出浮雕位于东壁和北壁,在东北拐角处有一个明显的转折。

为了处理这个拐角,工匠们在这里别具匠心地雕刻了一棵菩提树。菩提树左侧,也就是洞窟北壁上又有8个人物。他们与东壁上的人物在方向、形态上完全一致,是礼佛队列的一部分。

可大都会展出的北魏孝文帝礼佛图被镶在一块展板上,别说拐角,连菩提树也没了。为了让东壁和北壁上的人物联成一体,修复人员还故意在菩提树的位置多做出许多人物的衣纹褶皱。

在龙门历经了1400多年风风雨雨的帝后礼佛图,就这样在国际大盗和不肖子孙的双重戕害下支离破碎。无论再用多么高超的修复技术,再用多么先进的科技手段,也无法弥合浮雕上的裂痕,两件艺术珍品再不复当年的辉煌。

如今,人们在这两件艺术品上已经看不出多少美感,看到的更多的是人们的私心、贪欲与邪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瑰宝玉碎2
皇帝礼佛图
我们的国宝,为何成为美国博物馆里的一堆碎片?
中国已经失去了自己的珍宝 | 龙门石窟支离破碎
沉默的佛像: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之中国文物(3)
神都乱弹 | 追寻那些龙门石窟流失在海外的稀世珍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