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冠中绘画作品欣赏(一)

                  


    吴冠中
,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42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随苏沸尔学校学习西洋美术史。吴冠中1950年秋返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曾出版过《吴冠中素描、色彩画选》《吴冠中中国画选一辑》《东寻西找集》《吴冠中散文选》等。 

他的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等。中国画代表作有《春雪》及《狮子林》《长城》等。出版有《吴冠中画北国风光集》《吴冠中画选》《吴冠中油画写生》《吴冠中国画选辑》《东寻西找集》《风筝不断线》《天南地北》《谁家粉本》《吴冠中素描、色彩画选》《吴冠中中国画选一辑》《吴冠中散文选》等。

      
       

  网狮园  纸本彩墨 八十年代 (5175万,2011年6月北京匡时春拍)

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的网师园,虽规模不甚庞大,设计却是极佳,曲折而雅致,素淡而恬静。吴冠中多次故地重游,如访旧友,更是从中提取多幅画图。八十年代,正是吴冠中画作由色彩向水墨,由具象到抽象的探索期。

此幅《网师园》,尺幅巨大,是吴冠中在这一重要时期,'一切景语,皆情语’之力作。黑瓦白墙江南清韵作品采用黑、白、灰三种基本色主导,统领画面。以大块墨色写就黑瓦屋顶,以富于律动的淡墨线条画出窗棂、曲桥、山石与池塘,留下宁静的天空与白墙。寥寥数笔,江南清丽娟秀的情调便跃然纸上。古树峥嵘虬枝张扬如果说黑白灰三种基本色,所描绘的房屋、天空与池塘,横向的分割了整幅画面,形成静谧的氛围。那么这份静谧就是背景,是陪衬。所衬托的,是画面正中四棵身躯硕大、姿态各异的峥嵘古树。古树一棵伏卧,身如巨龙;三颗挺立,或伸展,或虬曲,直上千仞,顶天立地,像大夫,像将军,像神话中的天神。力争上游的张扬线条,打破了'横’的势力统治,性格倔强,生命顽强,爆发出画面的最强音。

       

  狮子林  1983年作 (1.15亿,2011年春拍)

 “我作过一幅《狮子林》……画面五分之四以上的面积表现的是石头,亦即点、线、面之抽象构成,是抽象画。我在石群之下边引入水与游鱼,石群高处嵌入廊与亭,一目了然,便是园林了。”这是吴冠中先生对自己作品《狮子林》的描述。《狮子林》是吴冠中最为重要的艺术作品之一,之所以说重要,是因为这件作品所表现的苏州狮子林和吴冠中先生一个重要理论观点的提出有关,这就是在中国当代美术史有着重要影响的“风筝不断线”的理论。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狮子林。关于狮子林的画作,古往今来,特别是元明清以来,有记载的即上百幅,不过大多为写实作品。吴冠中独辟蹊径,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引领观者进入抽象雕塑般的奇幻世界。

画中假山均以线条勾出,直线、折线、曲线及弧线等等的组合,雅致大方,变幻莫测。假山形状各异,有的玲珑剔透,有的气势磅礴,有平易近人之情,有光怪陆离之状,千奇百怪,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大量线条的运用使画面极富东方神韵,不过运笔并不追求传统意义上的笔锋和顿挫,而是流畅、明快、飘逸的。在疾徐挥洒间凸现的节奏感、韵律美,在大片色块烘染下产生的富有平面感的张力,使画面产生一种全新的美感。既有传统中国画之气韵,又有西方绘画之形式趣味。与假山的抽象相对应的是,假山上的亭台楼榭、长廊、竹林以及近景的鱼塘均有较明确的形象,接近于传统水墨画。水面以淡墨略加渲染,表现出一种光影可鉴的效果。长廊中如织的游人和水中游动的金鱼、飘动的浮萍,使画面静中寓动。整幅将形式之美与优雅的意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且尺幅巨大,气势磅礴,乃体现吴冠中抽象画最高水平的一幅佳作。而该幅作品也是吴冠中点线色彩系列中留存在民间的尺幅最大作品,甚为难得。

 

  

 
      狮子林  彩墨纸本

 

  

 
      狮子林  镜心 设色纸本 1988年作
   此幅《狮子林》占主体的是一些自由弯曲飘荡的线,其间漫不经心地撒下无数或浓或淡的各色苔点,一望便让观者联想到狮子林中那些状如狻猊的怪石。石上的亭台楼阁、竹林和池中的游鱼稍见写实。全画初看近乎抽象,细观则总能寻到所表现对象的影子。

 

         

 
             高昌遗址  设色纸本 1987年作

 

         

 
             再绘高昌

 

            

          交河故城  镜心 设色纸本 1981年作 (3700万元,2007年5月北京保利)

《交河故城》用极为简略的手法,将故地的自然地貌、城市风情展现在人们面前,显得端庄、沉静,充满了从容不迫的大气度。有人说:吴冠中是大气魄和孩童般的天真的奇妙综合,这话没错,在吴冠中的画中,我们从来也找不到一点不必要的细枝末节,他永远是把对象简化到极致,《交河故城》的结构是如此紧密,我们无法想象可以在任何地方添加一堵墙或一根草,但吴冠中洒上去的那些看似毫无意义的墨点,却不可思议地使整个画面充满流动的韵律。在色彩的使用上,吴冠中同样做到了既简约、又精确,画中色彩既少且淡,但山顶城堡的一抹夕阳,画面左下方的一方印章,巧妙地使整个画面达到了完美的平衡,天空的淡绿则调和了整个城市的淡红色,使画面充满生气。

《交河故城》被学术界认定为吴冠中先生一生艺术造诣的里程碑,此作品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中闪闪发光,影响深远。

“史学家看交河故城,说不尽故国往事;画家看交河故城,历史的波涛已凝固在块面的起伏间,断垣残壁中更刻画着几千年的纵横线纹。时空浓入我这一平方公尺的图画中,尤驱不尽凭吊的鸦群。”这是吴冠中先生自己对于《交河故城》这幅作品所撰写的散文诗般的注释。当人们面对这幅作品,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另一幅堪称姊妹篇的《高昌遗址》。

两幅作品,虽名称不同,却是对同一地点、同一风貌的同样抒情地写画。高昌、交河是我国丝绸之路上消失的两座楼兰国古城,是二十世纪重大考古发现。交河故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五公里处。自西汉至后魏,车师前王国建都于此。公元450年为高昌所并,置交河郡于此。唐灭高昌后置交河县。至元末明初而荒废。据考证,《交河故城》的绘制时间早于《高昌遗址》,其作品的重要性及影响大于《高昌》,很多是画家印象更为深刻、感受更为真实的更具真情地描绘。此幅作品中残垣之上的无边天地间,更描绘了千百只盘旋飞翔的鸦鹄,更深刻地展现并揭示了荒原古堡的凄凉与历史的沧桑巨变。使观者站在画前会被其震撼及吸引。

 

         


               江南小城  镜心 设色纸本

这是吴冠中故乡江苏宜兴一个角落的特写。一条小路蜿蜒曲折向内伸延,深不可测;而左面的房屋层层迭迭,层次丰富。墙,本来是很实在的物体,作者却以白色主调和淡墨渲染的「虚」处理之;路,本来只是一个空间,但在一大堆墨和色点所组成的「面」的代表下变成了「实」。乌黑的瓦和洁白的墙是吴冠中表现故乡的特定绘画符号,也成了其作品的一种形式美。白的墙是「虚」的「面」,黑的瓦是「实」的「点」,作者又在墙上似乎随意却是用心经营地点上数点墨块,与黑色的瓦互相呼应,黑与白强烈的对比,虚与实的相生和互补,是吴冠中作品的独特艺术语言,亦是他成功创造的别树一格的超凡艺术境界。墙的边和树的枝干是此作品中表现线条的地方,粗细直曲线条的相撞和密散的分布,加上斑斓的绿色细点,自由奔放,洋溢着茂盛树林的跃动的无比生命力。

  

  

  故乡  设色纸本 镜片

    《故乡》是吴冠中最典型的作品,上钤“吴冠中印”一方,画江南水乡的生活特色,是他心中的伊甸园。吴冠中品尝了西方禁果又苦恋东方伊甸园,创造出优化混血独具个性的新体系,成为林风眠之后中国新艺术的一位杰出代表,博得了东西方专家和观众的关注和共鸣。他首次打破大英博物馆只展古文物的惯例举办个展,首创中国画拍卖天价并获法国文艺最高勋位和巴黎市金勋章,被世界公认为二十世纪的艺术大师,赢得了国际声誉,画出了彩虹人生。

 

             


             冬天的树  1953年作

 

      

 
      紫藤  镜心 水彩纸本 1956年作

 

             

 
             扫雪图  水彩 1956年作
    《扫雪图》为水彩写生,作于1956年,曾发表于六十年代的《文艺研究》杂志。此作简括不繁,是吴冠中早年风格的代表。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段,是画家始终如一的个性和风格,从他的一系列作品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巨作还是这类小品,无论是千笔万笔还是聊聊数笔,都同样能传达出画家独到的艺术心境和对艺术人生的特别感悟。

 

             

 
             洗衣服  水彩 1959年作

 

             


             垦荒  1960年作

 

             

 
               义务劳动  水彩 1960年作
    吴冠中带有抽象意味的彩墨与油画作品,影响巨大,以至于他在其它领域以及早年写实性作品中的实践显得不为人知。在这幅海南岛的水彩写生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画家扎实的基本功,和对水彩特性的深入理解。画面造型准确,比较写实,显露出时代风气对画家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也是珍贵而独具价值的一幅。

 

             


             渔 村  纸本水彩 1961年作

 

             


             雪顿节  1961年作

 

             

 
             拉 萨  1961年作

 

        

      
 
        柳塘金鱼  立轴纸本 1964年作                     渔港的早晨  立轴

 

             

 
               无锡农村  镜心 纸本水彩 1973年作

 

      

 
      牡 丹  镜心 设色纸本 1975年作

 

             

 
             崂 山  速写 镜心 纸本 1975年作

    一九七五年八月吴冠中先生受命赴青岛四方机车厂为坦赞铁路总统车厢作风景画,此幅“崂山—速写”正是吴先生当时与邹德侬等人入崂山时所作的风景作品之一。该画采用高远法构图,生动地描绘出了胶东半岛挺拔伟岸的山势和山坡上、海岸间经过世代劳动人民艰辛耕作而形成的层层梯田、以及散漫在山坳和坡岸上的渔舍和繁忙劳作的渔舟,该画静中有动,是一幅精彩的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图画。该画构图饱满繁密、用笔刚劲灵动。与吴先生典型的墨彩画和油画风格相比,显示了吴先生在多方面的深厚功力,是吴先生画中不可多得的速写精品。

                            88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个人用画笔创造人间天堂
交河故城
吴冠中的水墨“突围”
吴冠中作品何以雄踞胡润榜首
《吴冠中与他的交河故城》(组图)
吴冠中画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