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信贷业务的8大要素!

一般认为,信贷业务包含授信对象、金额、期限、利率、还款方式、还款来源、用途、担保方式等八个要素,清晰了解这八个要素是做好信贷业务的基础。

以商业银行为例,我们分别介绍如下:

(一)贷款对象

向银行申请贷款的客户,必须满足贷款通则、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商业银行授信工作指引、商业银行法等的规定以及本机构对授信对象的基本要求。信贷机构一般将客户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公司类客户;第二类是自然人客户

(二)金额

金额是指银行等信贷机构给借款人授信的具体额度。信贷机构应该在充分考虑借款人借款需求、借款用途、还款能力、提供的担保、资信状况等的基础上决定授信额度。额度应当适度,应与借款人偿债能力和实际需求相匹配,超过其实际偿债能力或实际需求或额度不够都存在风险。超额贷款,贷款客户可能会挪用贷款,挪用难收;不足额,客户有可能无法完成项目或寻求其他高息借款,风险同样很大。

(三)期限

期限是指借贷双方依照有关规定,在合同中约定的借款使用期限。借款期限应根据借款种类、借款性质、借款用途来确定。在借款合同中,当事人订立借款期限条款必须详细、具体、全面、明确,以确保合同的顺利履行,防止产生合同纠纷。

(四)利率

贷款利率为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计算则称为年利率。利率是货币所有者因暂时让渡货币资金使用权而从借款人那里获得的一定报酬。

(五)还款方

还款方式是指的借款人以何种方式还款,以个人贷款为例,个人贷款有以下六种还款方式:

①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法;

②等额本息还款法;

③等额本金还款法;

④等比累进还款法;

⑤等额累进还款法;

⑥组合还款法等。

还款方式应根据信贷产品、借款金额、借款用途、借款人现金流等情况确定,其中客户的未来现金流是最核心的因素,还款方式应当与客户未来的现金流相匹配。

(六)借款用途

不同的信贷业务有不同的用途,我们首先要区分借款需求和借款用途,借款需求和借款用途是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借款需求是指借款人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资金的短缺,即借款人对现金的需求超过了借款人的现金储备时,就会产生借款的需求。借款需求指的是借款人为什么会出现资金短缺并需要借款,而借款用途指的是借款的具体去向,它反映借款用于解决哪一方面的资金需要。客户的借款用途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需要购买机器设备,可能是流动资金不足,也可能是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借新还旧。借款用途应满足真实、合理、合规、合法等基本要求,关于借款用途本书后面还会有更详细的分析,这里不再赘述。

(七)第一还款来源

这里的还款来源指的是第一还款来源,指的是借款人拿什么钱来还我们,这个问题是贷前调查阶段最重要的问题。信贷机构需要通过充分的贷前调查获得真实、详尽的信息,对借款人的行业情况、经营管理情况、财务状况等进行分析,分析借款人未来的还款来源是什么,是否具备到期足额准时还款的能力。在进行充分考察和评估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还款方式、担保方式等要素。

就正常还款而言,借款人需要有充足的现金流,而借款人的现金流主要来自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三方面,对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的分析应当以对现金流的分析为主线。

(八)担保

担保措施作为债权保障措施是借款人的第二还款来源,当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出现问题时,可以起到分散和补偿贷款风险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担保可以说是信贷机构为自己买的保险!但是,担保措施作为第二还款来源,虽然分散了贷款风险,但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贷款风险,其不能取代对借款人的信用分析,并且从实践中的情况来看,一旦借款人的第一还款来源出现问题,信贷机构主张担保权利往往也不会很顺利,会花费一定的人力和物力。按照法律规定,客户提供的担保方式包括保证、抵押、质押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借款合同的主要条款
贷款
信贷岗位培训资料
信贷业务法律知识----贷中审查
如何审查借款人的借款用途?(超值干货)
借款合同13大核心条款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