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齐白石与清秘阁的花笺往事

张楠

说起齐白石造花笺,其年轻时代就开始做如此风雅之事。那时在湖南湘潭乡下,32岁的齐白石与王仲言、罗真吾、罗醒吾、陈茯根、谭子荃、胡立三等地方乡绅成立“龙山诗社”,后又加入了黎松安成立的“罗山诗社”。诗社社友颇有雅好,想以花笺诗文唱和往来,素知齐白石能画皆求之。

乐此不疲

在《白石老人自述》中就提到齐白石造花笺的这段往事:

我往来于龙山、罗山两诗社,他们都十分欢迎。这其中另有一个原因,原因是什么呢?他们要我造花笺。我们家乡,是买不到花笺的,花笺是家乡土话,就是写诗的诗笺。两个诗社的社友,都是少年爱漂亮,认为做成了诗,写的是白纸,或是普通的信笺,没有写在花笺上,觉得是一件憾事,有了我这个能画的人,他们就跟我商量了。我当然是义不容辞,立刻就动手去做,用单宣和官堆一类的纸,裁八行信笺大小,在晚上灯光之下,一张一张地画上几笔,有山水,也有花鸟,也有草虫,也有鱼虾之类,着上了淡淡的颜色,倒也雅致得很。我一晚上能够画出几十张,一个月只要画上几个晚上,分给社友们写用,就足够的了。王仲言常常对社友说:“这些花笺,是濒生辛辛苦苦造成的。我们写诗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地用,不要写错。随便糟蹋了,非但是怪可惜的,也对不起濒生煞夜的辛苦!”

齐白石1919年定居北京法源寺,在琉璃厂挂画刻印开启职业画家生涯,这期间也曾为清秘阁、荣宝斋、静文斋、松华斋等南纸铺画笺纸。当然,这时他不需要逐页手绘花笺,而只需提供画稿,供雕版后木版水印。这对他来说,可谓驾轻就熟。鲁迅与郑振铎编写的《北平笺谱》中就收录齐白石画的花卉笺、生肖笺、草虫笺、人物笺等共22枚。鲁迅曾高度赞赏齐白石为“画笺高手”。郑振铎则在《访笺杂记》中,详细描述他看到齐白石笺纸时的激动心情,认为其画笺足以代表中国现代文人画的倾向。

清秘旧事

作为琉璃厂翘首的清秘阁,因皇室关系在清代及民国可谓盛极一时。清朝皇宫、六部官府所用的宣纸、信笺、印泥等文房四宝均采用清秘阁所制,来京文人也必会到这里一寻称心的文房雅物。

齐白石第一次到京城就造访过清秘阁。1903年,他应同乡9币友夏午诒邀请先到西安教如夫人画画,又陪同夏家到京城。《癸卯日记》记录了齐白石农历四月廿五日到清秘阁的情景:“为午诒刊名印一,复为无双画便面一。已刻课稿。午刻复去琉璃厂肆,于清秘阁购诗笺二十匣。(诗笺每匣四十页,贵四钱),又诗筒十五匣(诗筒每匣十只,贵二钱),皆贵极。”虽“贵极”,但让一贯节俭的齐白石肯掏130钱买如此多的诗笺和诗筒,也可以说明清秘阁制笺水平一定不凡。

1919年的《己未日记》中也多次记录了齐白石与清秘阁的来往。三月十一日载:“送杨重子之书联去清秘阁,值王旭东已归家去矣,其聊等交孟紫松代收。”六月一日录:“又刊二石五字(吕均)清秘阁(王旭东手),皆未来润金者。登部有现润金者不录。”八月十七日记:“庐江吕大赠余高丽陈年纸,裁下破烂六小条,灯下一挥成六屏。令厂肆清秘阁主人代为裱褙。裱成为南湖见之,喜。清秘主人不问余,代余售之。余以为不值一钱,南湖以为一幅百金,时流何人能画。余感南湖知画。补记之。”

这里提到的“南湖”为胡鄂公,湖北江陵人。“辛亥革命”时其曾任职于湖北军政府,后辞职北上,在天津组织“北方革命协会”,自任会长。1912年他创办《大中华日报》以反对袁世凯,1913年当选为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先后任广东潮循道尹、湖北省政务厅长,1921年在北京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2年至1924年任教育部次长。他是北京最早以较高的价格和推崇的态度购求齐白石画的收藏者。好在胡鄂公花十元所购买的六条屏一直保存至今,现藏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也见证了齐白石视胡鄂公为知己的一段佳话。

作于1936年的《丙子杂记》可称为白石老人的记账本,分别记录了他给荣宝斋、飞鸿堂、松华斋、铭泉阁、伦池斋几家南纸店作画与刻印的账目。清秘阁的账目占两页之多,里面还提到他给清秘阁画信笺十页。而这十页信笺具体什么样子,已不可知。

花笺往来

现市面留存的清秘阁制齐白石信笺大约有20多种,都是其上世纪30年代以草虫、花卉、蔬果为主题创作的花笺。所画草虫工细,配景花卉、蔬果却为写意风格,或没骨或勾勒。画面多似特写镜头,近距离取景,构图简洁明朗,只描绘或突出一物,笔线有力,复色晕染富于变化。画笺题款平易亲切却蕴含深意,如《紫藤蜜蜂笺》上题:“都道漫天飞紫雪,山峰知得是花香。”用此笺写信,仿佛能闻到扑面而来的紫藤花香。又如香秋海棠又稱相思草,中国人予以“相思”“苦恋”“断肠”之意,故白石老人在《秋海棠笺》上题:“往日泪痕独在。”

笔者曾见过一套1936年清秘阁出版的《齐白石先生画册·第一集》,将流传于世的清秘阁制笺大多收录其中。画册前有齐白石题字:“予四十岁时初客旧京见清秘阁主人制有绿色凸花笺,足可雅观,今主人索予画笺百有余样,可编作二十种。予因知从来善制此笺版,遂应之,复为记。丙子秋九月。白石。”“凸花笺”,是自明代产生的一种传统印刷方法。其利用了拱花效果,不着墨印刷刻板。可见齐白石对清秘阁的传统制笺技大为肯定,才会认真精选20种制成此套画集。

齐白石对于自己满意的信笺常用于与友人的书信中。北京画院所藏的齐白石手稿《与姚石倩书》是齐白石写给弟子姚石倩的书信。他从1919年到1950年间给姚氏写了41封书信。其中有两封就用到了清秘阁所制花笺,信中记录了齐白石从四川远游归京后,与远在蜀地的姚石倩交代种种未办妥的事宜。另在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齐白石全集·第九卷书法》中也有四封清秘阁所制信笺,其中三封是写给张次溪的信。其中一封涉及丧事、一封讲张次溪的婚事,还有一封中齐白石最早提出了自己“三余”的理论:“画者工之余,诗者睡之余,寿者劫之余。”可见二人关系亲密。

看着白石老人的手迹,一份老人对生活的热爱跃然纸上,在花笺传递。花笺属于那个时代的记忆,但世人对美好事物的爱却不曾改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石老人自述一生(5)
闲话“笺纸”与收藏
齐白石画蚂蚱
齐白石《草虫画》1(超高清)
齐白石除了虾子画得棒,其他小草虫画的也是栩栩如生
你买的齐白石的画有合影吗?要是有那可能是假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