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朝的文房中,有一种宝贝名叫贝光,它的作用一般人不知道

在古代的文房之中,文人们经常会将一种文具称为“宝贝”,因为它的作用绝非一般人熟知。至于这种宝贝究竟是什么?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明末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屠隆,曾在闲暇之余,写下过一本名为《考槃余事》的书,该书被文学界称作是“文房瑰宝”,其中记录了许多关于文人与文具鲜为人知的故事。在《考槃余事》中,有一个章节名为《文房器具笺》,其中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对各类文具进行了描写,其种类之全,堪称古今罕有。

《文房器具笺》中记载称,文具绝非“文房四宝”,而是多达四十五种,其中包括笔格、研山、笔床、笔屏、笔筒、笔船、笔洗、笔觇、水中丞、水注、砚匣、墨匣、印章、图书匣、印色池、糊斗、蜡斗、镇纸、压尺、秘阁、贝光等。如果再算上笔墨纸砚,其总数就达四十九种之多。

所谓的秘阁,就是古代宫中收藏珍贵图书的抵挡,也是当时文人们储藏图书的枕臂之具,所以也被称作是臂搁。笔床,顾名思义,就是毛笔的床,是古代文人专门为放置毛笔打造的木制器具,其本身用途十分重要。压尺,就是一种辅助类器具。古代造纸工艺十分低下,造出的纸张常年搁置,会造成发卷的现象。

故此在书写的时候,卷纸张会影响笔迹的移动,压尺就可以利用自身的重量,将纸张压平整,方便书写人进行书写创作。笔筒是用于收藏毛笔的重要盛装物,因为毛笔本身呈圆柱形,放置在平面的桌子上,极容易发生翻滚,甚至掉落在桌案之下,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文人们将毛笔放置在笔筒之中,就能有效的收束毛笔,为自己提供方便。

不过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在众多的古代文具中,存在一种名为贝光的东西,它的名字几乎很少被提及,至于其作用,便更不为人知了。谈到这里,我们就需要为读者们解开疑惑,看看贝光究竟是什么神奇的东西?

前面我们就曾提到过,古代时期,造纸水平并不高超,使用的原料也多以树木纤维及破旧渔网为主,故此纸浆本身就存有大量的杂质。自然而然的,不合格的纸浆,也会造出一些不合格的纸张,其造出的纸张,几乎都是存在大量凸起的地方。众所周知,一旦纸张杂质含量过多,就会对书写非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文人们也不得不采取各类办法,改变当时的窘境。

该如何令纸张更加平整光滑呢?经过几代人的研究,文人墨客终于找到了好办法,就是使用一种海贝的贝壳,利用其光滑的特性,将纸张磨平。中国最早的贝光记录,实在南宋时期林洪所著的《文房图赞》中,此后文人们争相对其进行效仿,花高价购买平滑的海贝贝壳,作为自己的贝光。在贝光出现之后,文人们也曾使用过平滑的石头对纸张进行打磨压平,其效果也非常显著。

不过有趣的是,由于封建社会贫富差距极大的原因,导致贝光的制作材料也存在区别。一般贫寒的学子,都会自己在海边捡拾贝壳,并利用闲暇之余将其打磨成贝壳。可是一些官宦子弟却不同,他们的生活条件十分优越,故此都会命专人雕凿玉石贝光,以此彰显自己的身份。久而久之,贝光被发明的初衷开始变质,转而成为了一些富家子弟的攀比之物,随即珊瑚贝光、玛瑙贝光、和田玉贝光等纷纷涌现,令人目不暇接,感叹有钱人生活的奢侈。

不过到了现代,随着造纸技术越来越完善,纸张的质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贝光的作用也越来越小,以至于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不过一些老艺术家们还是在坚持使用贝光,认为只有被贝光压过的纸张才是最利于书写的材料。或许,我们已经将贝光忽略,但是老艺术家们的坚持,却在时刻提醒着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不能断绝,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一代人最重要的使命之一。

参考资料:《古董故事》 李伟峰著 河北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房中的玉器
文房清玩的种类
2016 日本文具十佳
古人的文具
在古玩圈,文房雅玩自成天地,大家认可吗?
文房用具只有“笔墨纸砚”?那你就错了,文房用具至少35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