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全生产和几则寓言故事

    故事一:扁鹊三兄弟的医术

    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高明呢?”

    扁鹊脱口而出:“大哥最善,二哥次之,扁鹊最为下。”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回答:“我大哥治病,是治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是治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扎针、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都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文王连连点头称道:“你说得好极了。”

安全生产管理解析:

1、扁鹊三兄弟代表着安全管理中的三种状态或者阶段,大哥的工作是从风险产生开始就开始关注,直接采用了无风险、低风险的工艺、设备,装置建好了本质安全化水平就很高;二哥的做法是在建设过程中和刚建设好就已经把风险管控做好了,保护层和或者屏障已经非常完善了,工厂只要按照安全管理进行就可以了;扁鹊则是代表着目前的状况,工厂建设期周期短、低价中标、采用标准低、施工水平低等一些列问题导致目前国内企业的工艺、设备、仪表、电气问题很多,再加上标准、文件的不断出现,装置处于红线边缘运行,安全管理者不但需要加大管理力度,还需要不断的找隐患、整改、提升,甚至要想医生一样对装置动手术,才能保证装置的正常运行。

2、扁鹊三兄弟也代表目前行业的三类专家,扁鹊这类的属于能够查隐患、找问题类的,所以出场率最高,名气也最大,甚至给管理监管部门造成的印象是:不会查找隐患的专家不是好专家!而从根本上解决风险、屏蔽风险的专家反而默默无闻了。

3、笔者觉得,连两千多年的诸侯王都觉得这个很有道理,为什么我们就不知道这个道理呢?也许是目前我们对安全的理解和事物发展的规律还是不够了解,或者比较短视。但笔者相信,慢慢我们就会回到正途的。

故事二:盲人打灯笼

    

    一个学生问他老师:“老师,昨晚我看见一个盲人打着灯笼走路。他明明看不见,打灯笼有何用?”

    老师回答说:如果他是怕别人看不清路,这是儒家。

    如果他是怕别人撞到他,这是墨家。

    如果他认为黑夜出门就必须打灯笼,这是法家。

    如果他认为想打就打顺其自然,这是道家。

    如果他借此开示众生,这是佛家。

    如果他明明看得见却装瞎,这是政治家。

    如果他是真瞎,却打着灯笼给人引路,这肯定是专家。

安全生产管理解析:

1、笔者本来想找这个故事来说明“四不伤害”中的,没想到一百度出了这么多的内容,先说本意吧:盲人夜里在路上行走打着灯笼其实不是为了自己走路看路,而是为了让别人看到自己,这样别人就不会撞到自己了,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这种形式非常多,比如:工作人员穿上带荧光的、颜色鲜艳的衣服,就是为了提醒别人看到自己,从而不伤害自己。在施工中尤其如此,只有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存在,才不会误伤你。

2、看看这位老师的解释,今天咱不聊太深奥的东西只说安全生产,盲人打灯笼自己看不到路,但可以给别人照明啊,即体现了互助,也保证了别人的安全,保护他人不伤害不受伤害。

3、老师说的最后一句也和安全生产有关系,近期很多人都在猛批评各类专家,其实很多专家真的如这位老师所言,自己瞎吧,还在给别人瞎指挥。笔者有幸见到一位专家,对化工知识和原料性质几乎一窍不通,也没怎么见过,懂些电气之类的知识,水平和一个电工差不多吧,但能说会道,深得某些领导赏识,到那里都带着,领导一个眼色,就能把一家不管好坏的企业说成了垃圾,没想到有一次发生了事故,领导叫他去应急处置,平时滥竽充数也就罢了,这个工作可是需要真功夫啊!他百度了一下就去了,一通瞎指挥,屁大的事儿差点搞成天大的事儿,专业人士带着空罐车去了,三下五除二搞定!该专家却像球场解说一样在旁边解说,真不知道他是否知道世界上还有无耻二字!

故事三:曲突徙薪(《汉书·霍光传》)

     古时候,有一户人家建了一栋房子,许多邻居和亲友都前来祝贺,人们纷纷称赞这房子造得好,主人听了十分高兴。但是有一位客人,却诚心诚意地向主人提出:“您家厨房里的烟囱是从灶膛上端笔直通上去的,这样,灶膛的火很容易飞出烟囱,落到房顶上引起火灾,您最好改一改,在灶膛与烟囱之间加一段弯曲的通道,这样就安全多了。”这个客人又说:“您在灶门前堆了那么多的柴草,这样也很危险,还是搬远一点好。”

     ( 这几句话风险识别、隐患分析、解决方案、应对都有了。)

       主人听了以后,认为这个客人是故意找茬出他的洋相,心里很不高兴。当然,也就谈不上认真采纳这些意见了。过了几天,这栋新房果然由于厨房的毛病起火了,左邻右舍,齐心协力,拼命抢救,才把火扑灭了。主人为了酬谢帮忙救火的人,专门摆了酒席,并把被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请到上座入席,惟独没有请那位提出忠告的人。这时,有人提醒主人:“您把帮助救火的人都请来了,如果您当初听了那位客人的劝告,就不会发生这场火灾了。现在,是论功而请客,怎么能不请对您提出忠告的人,而请在救火时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坐在上席呢?”主人听了以后,幡然醒悟,连忙把当初那位提出忠告的人请了过来。

  这就叫:焦头烂额座上宾,曲突徙薪靠边站!

安全生产管理解析:

1、相信很多安全生产管理的同行看到这个故事内心会有很多心酸和委屈,笔者每次看到这个故事也会心中生出这种感觉。每次开会,销售部门汇报了销售业绩,财务汇报了各类报表等等,该安全管理部门了,就会说:发生了几次事故、几个小事件、整改了多少个隐患,还有多少个隐患,领导听了脸色立刻晴转阴,会场气氛也会马上变得低沉,很多人更是怕你提到他,恨不得你马上闭嘴!这也许就是目前这个现状吧,别人的工作出了成果能看到,安全部门的成果好像是出了事故干的不好,没出事故是正常的!

2、不抱怨了!继续说安全的事情吧,那个客人的建议“在灶膛与烟囱之间加一段弯曲的通道”这句话很有技术含量,在安全我们化工生产和安全管理中经常要用到了,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在想当然,而没有科学的计算和认真的分析,很多事故就发生了。所以每一次新建装置或者变更,都应该进行设计、计算、分析后再确定,而不是想当然的认为。

有个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情:某城市一号地铁请德国设计的,花了很多钱,二号时领导说,看着也没啥嘛,自己搞吧!设计人员比葫芦画瓢开始设计,在人入口处发现一号进去之后要拐一个弯进去,他们认为没必要,直接就进去了,建成后才发现温度、湿度控制出现了问题,要想维持每年电费好几千万,查了一号线资料才返现,这个“多余的弯”是经过空气流动计算的,对于温度和湿度的控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我们的化工生产装置和安全生产中存在多少这种想当然呢?想想会不会不寒而栗呢?

3、这个故事其实也说到了了风险的管控,特别适合动火作业,动火范围内不能有易燃物质,要不容易发生火灾。发生火灾后我们不但要灭火,还要分析原因,如果以前有人提到过而没有整改,那就是管理问题了。

小结:

枯燥的讲安全会让人觉得乏味,用一些小故事或者寓言讲会生动写,也更容易让人记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起努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0个经典管理寓言故事
【演讲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文化手段
九个寓言故事告诉你 安全生产工作应有的理念
九个寓言故事告诉你从事安全生产工作应有的理念
(转发)曲突徙薪 安全生产该在哪里下功夫
《57个经典管理寓言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