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企业领导如何实现安全履职尽责?

近期看了很多的事故报告,很多时候都会某某没有履职尽责,笔者就一直在想啊,怎么才算履职尽责呢?一个朋友说:没出事故都是履职尽责了,出了事故都没有履职尽责!这话听着有点儿别扭,但在目前这个情况下确实如此,前两年一家企业几乎是荣誉等身啊,作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几乎拿到了国内所有的顶级证件和证书,在省内更是学习的标杆,一开会必介绍经验,都是雄赳赳气昂昂、一副一览众山小的豪气!谁承想啊,一个事故,神话就破灭了,事故报告把他说的一无是处,当初把他捧多高,今天扔石头就有多狠,所以这行就是典型的冰火两重天啊!

    稍微有点跑题了,还是说正事吧,相信这个行业会越来越科学、客观,我们在这个行业工作是没有选择的,与其怨天尤人,还不如明明白白的把工作做好呢!那么我们也应该如何把工作做到履职尽责呢?作为外部机构对一个企业进行履职尽责评估、考核应该怎么做呢?

    一、对于工作中的安全知道什么?

   这个问题大家可能觉得很可笑,我工作这么久了,会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是什么吗?有可能你真的不知道!听洒家慢慢道来!

   1、知道工作安全内容

   这个相对简单一点,大部分领导一般都是从基层赶上来的,基本的工作内容都是知道的,但对于安全方面的内容就差的多了,有的知道三管三必须,但理解的偏差很大,或者仅仅知道这个说法,认为就是一种口号,和自己没啥关系!相信随着新《安全生产法》的普及和推广,这个认知会越来越好。

   2、知道工作安全标准

   到这一步相对就比较难一些了,很多领导都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工作标准是什么,原因一般有三个:一是没有考核标准或者考核标准不明确、量化,一直以来都是如此,全靠感觉,这个就和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有关系了,现代企业多数已经开始有考核了,但合理的量化考核不多;二是知识体系更新较慢。知道老的工作标准,但现在标准变化多、要求多,学习没有跟上,导致工作标准也没有跟上;三是知道工作标准,但自认为自己做不到,就主动放低了工作标准,从而降低工作的强度和工作量,久而久之,也就没有标准了。

    工作标准其实是工作的基本要求,如果不知道方向在哪里,该如何努力呢?

   3、知道工作安全责任

    我们虽然喊了很多年落实一岗双责等口号,但其实除了安全条线之外的管理条线并不是太清楚的安全生产职责,也不太在意自己的安全生产职责,这主要是因为三方面因素,一是没人经常去检查他们,特别是外部的检查,顶多检查一下仪表、电气、设备部门的安全管理,其他部门就忽略了,这就造成了只喊口号,没人落实的局面;二是从众心理,反正大家都这样,我也这样,我们的文化暗示大家不能出头鸟、不能表现的太优秀,这个借口完美的被使用了。这两条就造成了很多人不知道、也不愿意知道自己的安全生产职责;三是认为不知道就没有事儿,这个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们有时候的追责居然是不知道的处罚比知道了没做好处罚轻的多,所谓无知之罪很轻,所有这就造成了大家选择视而不见、掩耳盗铃,或者装睡,只会说:我不知道、我没看见!哎,这样反而有理了!

怎么解决呢?目前来看只能通过责任制和责任书来解决,就是反复培训、教育和确认的一个过程。记得很多年前,责任书都是很简单的,并且所有的职能部门和所有的领导都是一样的,签的时候多数人看不看,反正都一样。后来我们开始根据岗位不同细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签的时候就遇到了巨大的阻力,很多领导和职能部门领导找我,就问:你为什么给我能这么多安全生产职责?我告诉他们:不是我给你们弄得,是你们本来就有的,只是你们不知道或者没有关注,现在我只是明确告诉你们而已!折腾了很久,才签完了,这些年大家的认知提高了不少,这个就不再是问题了。

作为企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工作标准是什么、工作的安全职责是什么,才具备把工作做好的前提!

二、对于安全做了什么?

  光说不练假把式!很多领导都是说说了事,怎么去看他做了吗?很简单,是去工作记录,这里可以包括会议记录、检查记录、考核记录、审批记录,看看说的和做的是不是一样,是不是说到又做到了呢?说真的,一般情况下会惨不忍睹的,记得前几年去一家企业检查,该老大访谈时侃侃而谈,到安全管理部门一看,老弱病残孕,全齐了,六七个人,就一个人干活,这就是所谓的重视吗?是去检查他分管的业务或分工部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记录,看看分管的部门、业务或工作在实际操作中是不是象他说的一样,这个时候可以看出他的管理能力,不知道的就算了,自己知道的有没有做,又打了一个大大折扣!三是对照所管辖的部门和业务的管理制度和规程去对照一下就会发现,很多企业在管理中根本不怎么看制度这些东西的,这就是典型的两层皮的问题!有时基层单位甚至不知道企业有这东西,那些资料都在柜子了呢!光说、光写,不去做,有什么用呢?

       三、对于安全做好了什么?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件事情,做了并不一定做好了,做了体现在记录上、纸面上、照片上,做的好不好则体现在生产现场了!说的再好,哪怕是天花乱坐、如花似锦,只有到了现场才能见真章!这可能是我们多数企业所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说的好听、资料好看,现场难看!为什么会这样呢?笔者认为有三个原因:一是现场才是我们目前真实的水平,这些需要综合实力的提升才能实现,迫于形势,大家都学习了,能说能写了,但还不会做,或者说没有实力、能力做;二是外部要求所迫,就像七十年代很多人的假领子一样,明明里面衣服破破烂烂,但也有弄一个假领子来装点门面,那些说的、写的,甚至包括那些展示的电子屏幕都不过是掩饰用的假领子而已;三是管理的水平所致。目前的企业都处于制度管理的初期,因此在执行力、管理的PDCA上尚处于摸索阶段,很难形成很强的管理强度和执行力,导致管理层层衰减严重,就变成了说的最好、写的次之、做的最差了!

  怎么才能做好呢?其实就是履职尽责!目前只有通过管理的手段来实现,当然了,我们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追责,而是让每个人都能很好的履行职责,共同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因此不能以考核和处罚来代替过程管理,单纯的考核和处罚其实也是一种渎职。责任书签完了,培训完了,下面怎么办呢?应该辅导非安全管理部门将责任分解到实际的工作中去,使其能够在认识到自己安全生产职责的前提下开始履行安全生产职责,这才是我们安全管理主要目的。

有些企业还要搞安全履职能力评估,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说真的,有的人不具备这个能力和素质的,只能因为这个坑里就是这个萝卜,行不行就他了,而安全履职能力评估会成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原动力,有效的促进安全生产履职能力提高。建议各岗位应根据自身岗位建立安全生产责任执行清单,既明晰又便于进行履职检查,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工作习惯,从而实现真正的一岗双责!

 

四、小结

如果按照上面三个步骤下来,你会发现目前的企业差距在哪里了,认知度(自己知道的东西)假如有八十分,已经算是不错了,结果由于执行了的问题,只做了认知的百分之八十(也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了),做好的呢?再来个百分之八十,三步下来五十分(51.2)多一点,这恐怕也是国内目前很好的企业了!

作为一个企业领导,如果能说出自己是干什么的、能从资料中查到他干了什么、能从现场看到他干好了什么,差不多就能知道他的履职尽责情况了,当然,这篇文章也是写给自己,让他象一面镜子一样放在我面子,时刻提醒自己知道什么、做了什么、做好了什么!

   此文共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产厂长岗位职责
内蒙古:领导干部干预安全监管执法将记录在案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安全职责
项目安全靠法师做法,我安全员价值何在?
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5)
领导安全生产现场带班管理制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