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做好乡村振兴

1.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求和基本内涵

实施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这是从我国当前最核心、最根本、最急需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出发,提出的极具现实针对性的目标要求,是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紧密相关的。

因此,这不仅仅是乡村振兴的总目标,也是解决当前诸多深层次矛盾问题的总抓手。

实现乡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核心。

乡村产业落后,造成一二三产业均不发达,乡村振兴,不但直接解决农民收入低下、农民弃农进城、城乡发展失衡问题,也可以解决整个国民经济脱实向虚、城市畸形发展、结构调整艰难、经济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问题。

实现乡村“生态宜居”,是农民的梦想,也是每个国人的梦想,更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

乡村落后,使得乡村变得不生态、不宜居,城市也变得越来越病态,乡村振兴,可以在乡村打造绿水青山、空气洁净、环境优美、服务完善的安居生活,成就国人安居梦想。

实现乡村“乡风文明”,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复兴,也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主线。

乡村是优秀传统农耕文明的载体,乡村振兴,可以直接解决亲情乡情缺失、熟人社会消失、人与人信任危机问题,也间接清除自由市场经济带来的糟粕,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

实现乡村“治理有效”,是国家有效治理的基石,也是我国社会建设的基石。

乡村振兴,可以有效解决基层组织虚化、基层自治缺失、基层法治失效、基层德治失灵问题,也可以缓解因农村人口大规模、常态化、无秩序流动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

实现乡村“生活富裕”,是农民的基本向往,也是我国政治建设的根本。

共同富裕、一个都不能少,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乡村振兴,是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共产党人的立党初心和执政基础。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预示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发生系列转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是由发展城市转变为城乡融合发展,重点是发展乡村。

二是由经济的脱实向虚转变为脱虚向实,重点是发展乡村实体经济。

三是由单纯一二三产割裂发展转变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重点打造乡村产业融合体。

四是由产业依赖转变为生产生态、生活生态、人文生态、环境生态并重,重点是打造产、镇、人、文、治兼备的乡村新生活载体。

2.乡村振兴的主要障碍和基本路径

振兴乡村的关键,是找准制约乡村振兴的主要障碍。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也深刻揭示了供需不平衡、发展不充分正是乡村落后的主要根源。

从农业供给侧看,农产品普遍销路不畅,有产品无市场,农民弃农进城;从需求侧看,消费者普遍买不到安全食品,有需求无供给,大量依赖进口。

由于农产品供需不平衡,造成生产者收入越来越低,农业越来越落后。

由于农业落后,使得以农业为基础的乡村二三产业无法发育,乡村和小城镇产业空心、人员外流,大城市拥挤不堪、一房难求,又造成城乡住房供需不平衡、城乡产业不平衡、城乡公共服务不平衡。

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造成城乡居民消费能力不足,农村的土地、房屋、旅游、文化等资源被闲置,乡村发展严重不充分,社会全要素生产力下降,社会整体运行成本上升。而这一切都源于农产品供需不平衡。

造成农产品供需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农业生产、流通、消费三大环节中,生产者和消费者过于分散、弱小,双方均无法信息对称,无法直接对接,无法决定价格,双方只能做出理性但错误的选择:生产者只能用一切降低成本的方式生产,产品必然不安全,自然更没有市场;消费者只能选择价格更低的产品,流通商只能打价格战,造成恶性循坏。

解决农产品供需不平衡,必须把生产、流通和消费有序组织起来,形成供需双方信息透明、良性互动的生态系统。通过农产品供需平衡,带动二三产业发展,吸引人才、消费回流乡村,充分激活乡村沉淀资源,实现城乡住房供需平衡、城乡产业平衡、城乡公共服务平衡,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因此,乡村振兴的根本路径就是:以生产要素的组织化为核心改变生产方式,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产消互动为核心改变消费、生活方式,推动供需生态平衡。

基本方略有以下几点:

一、是形成乡村振兴合力,培养新农人队伍。

以新发展理念为核心,创新乡村振兴理念,达成乡村振兴共识,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形成乡村振兴合力。以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三农人才为核心,壮大新农人队伍,以各类产业平台、文化平台、消费平台、教育平台,使所有利益相关者都成为新农人。

二、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创新社会化服务。

实现生产过程全程托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保证品质,实现分散模式下农业生产集约化、现代化、标准化、智慧化,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居民食安之虞、国家粮安之虑。

三、是改变农产品流通方式,促使产消良性互动。

创新加工、流通、消费模式。组织农产品加工业下乡,以组织化加工对接组织化生产;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实现数据覆盖,让流通组织化、智慧化、透明化;强化区域品牌建设,提高乡村产品组织化程度,减少恶性竞争;

充分发挥社群组织作用,开辟直接进社区通道和订制化消费模式,形成产地与销地、生产者与消费者良性互动生态圈;改变消费观念,提倡食在当地、食在当季理念,倡导简约、健康、自然生活方式,鼓励为良心产品买单。

四、是创建城乡互动载体,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以农民合作社为主体,激活乡村沉淀资源,培育当地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打造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乡村建设相融合的田园综合体,逐步形成保留田园风光的乡村小城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城乡互动、资源下乡、城乡平衡创造条件。

五、是打造乡村新生活模式,培养新生活价值观。

以亲情、乡情、邻里关系为核心形成融洽的乡邻关系,以新乡贤引领、宗族管理、社群自治为核心形成有效的乡村治理,以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形成创新的乡邻文化,使乡村成为有灵魂的生态家园。

3.乡村振兴的实施策略和落地方法

(一)打造区域乡村振兴孵化器。

乡村振兴孵化器是政府、企业、农民的共识平台,是产业、产品、资源、主体的组织平台,是供需互动的交易平台,也是乡村文化创意平台,更是综合服务和孵化平台,是凝聚乡村振兴合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

(二)落地农事服务中心。

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打造一站式、全托管生产服务中心,真正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

(三)落地加工物流产业园。

组织加工、分类仓储、智慧物流、定制交易,成为连接供需的高效枢纽。

(四)实施品牌乡村工程。

统一区域品牌形象,强化品牌组织,形成品牌体系,保护知识产权,避免恶性竞争,逐步将农特产品、文化产品、旅游产品也纳入其中。

(五)构建社群新零售网络。

创新社群组织化方式,形成以社区为中心的新消费场景,打造生产端到消费端直接互动的渠道,打通农产品从乡村到城镇的向上通道,以及消费人群从城镇到乡村的向下通道。

(六)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

按照土地现状不变、生态风貌不变、农民主体地位不变的“三个不变”方式,遵循因地制宜、共生共享、资源内生、产融联结合这“四项原则”,导入生态农业、旅游体验、健康养生、文化教育、当地特色这“五类产业”,挖掘当地资源,延伸公共服务,在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上,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保证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

(七)创建有灵魂的特色小镇。

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达到人与内心、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人文生态、生产生态、生活生态、环境生态兼具,自治、法治、德治结合,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繁荣乡村。

(八)搭建智慧乡村和绿色金融平台。

以乡村大数据为基础,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区块链等手段,紧紧围绕乡村产业和乡村生活,实现智慧乡村链接智慧城市。以普惠和公益理念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大力弘扬绿色金融、生态金融、共生金融理念,实现金融服务对乡村产业、乡村生活全覆盖。

 (九)实例说明

近年来,乡村振兴工作在崇州如火如荼地展开,以道明竹艺村和道明竹里为典范,“小绿球大地艺术营地”是崇州最新的一项尝试——小绿球团队基于无根山的地貌和历史,创造了若干“大地艺术”作品,用“超现实景区“和“野奢营地“的模式,成功通过大地艺术带动乡村振兴发展,走在整个成都乡村文旅发展的前沿。

“小绿球大地艺术营地”由四川小绿球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实施,大地艺术家地球君和光子作为创始艺术家,创作了15个大地艺术项目。项目一期位于无根山的两万平米左右的私密山谷,艺术团队利用了山谷的起伏地形,废弃的蓄水池,在山造山,创造出火山为主视觉的大地艺术主展场,利用野奢帐篷的收入,让大地艺术作品得到持续的维护资金支持。

据统计,这座没有屋顶,位于深山里的山谷露天美术馆,被誉为“成都版越后妻有“,在小红书和抖音网络曝光率已超过千万,成为崇州本地继竹艺村和竹里后,新的文旅地标。

成都市区1h到达,荒山里的空心村

从大主路拐入山路,一路上安静得似乎只能听见鸟叫。很难想象这样的山里,会有照片上那么引人注目的大地艺术作品。一路七弯八拐,行驶在狭窄的山路二十分钟后,进入小绿球位于山顶的停车场,突然出现一片巨大的山谷,火山木屋和观景台点缀其中,颇有《桃花源记》的感受。

“你们是怎么找到这里的?”笔者好奇道。创始人光子讲到,受山下湖畔的精品酒店历空山邀请,那个时候她们还在北京,历空山酒店在山下的湖畔,爬山十五分钟可以上来。租下了这片荒山5年了,但始终没有想好怎么用。

艺术家考察时的一片荒山和人一样高的荆棘

小绿球的创始人来考察的时候是阴天,整座山谷都是荆棘,说能晴天远眺雪山,也半信半疑。但那棵巨大的野樱桃树,实在很吸引人。山上土壤贫瘠,下雨天几乎无法步行(全是红泥),天晴几日又无法储水,地表干裂。所以政府在早些年为村民在整座山上修建了蓄水池,都是圆形的花砖样式。80年代还曾有村民住在竹林中,但由于交通不便早已搬走。

山中最适合种植的是樱桃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樱桃树。但除了樱桃花盛开和采摘樱桃的季节,平日空无一人(整座山中有10来户人家)年轻人为了谋生,早已离开山里,只剩下一些零星的留守老人和山里长大嫁人几乎没怎么出山的中老年妇女。

创始人光子讲述了一个小故事:每天我们都开着黄色皮卡车穿行在山路上去山谷。一天我们开着车在路上,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拦下了我们。黄色皮卡,让她误以为我们是电工。她拿着钱请我们帮充下电费,没有电两天了。我们没有说我们不是电工,只是帮她充好电费,还说下次没电了也可以叫我们帮忙。第二次她又拦下我们,说她身体非常不舒服,我们就帮她给她儿子打电话。儿子回来一趟后,带她看完病,很快又走了。这让我们为老人一个人住在山中,感到很担忧。但又实在没有什么好的办法,除了偶尔看看有无需要帮忙的地方。

大地艺术如何振兴乡村?

早期的大地艺术作品,几乎只为了表达艺术家的个人观念,大多数地处偏僻,并不考虑受众。直到2000年,一位叫北川富朗的日本人,才第一次让大地艺术和旅游相结合,从而让大地艺术更普及。北川富朗的家乡在”越后妻有",这样一个比较拗口的地区,这个地区大概有760平方公里。成都下辖市崇州有1090平方公里,整个地理地貌,水稻田野和山脉很相似,面积差不多。越后妻有离东京两个小时车程,崇州距离成都市区最近的地方一个小时,最远的估计也有两个小时左右车程。而且跟崇州地区也很像,也是年轻人都去崇州市区或者成都市区打工,崇州的山地地区,空巢老人居多。

1. 在地自然,在地景观记忆复苏&超现实主义的结合

“为什么是火山?” 废弃蓄水池的重生

前面讲到了无根山的自然环境,实际上土地贫瘠不适合种植,但是尤其适合樱桃树,家家户户都有樱桃树。而营地所在的山谷,正有一棵巨大的野樱桃树。小绿球的创始艺术家,第一反应就是樱花与火山,是一幅浮世绘的画卷。而浮世绘,曾经又源于唐宋的山水。

创始人光子讲述:大家一看到火山,就会想到日本,实际上中国非常多的火山,只是缺乏宣传,近几年由于疫情无法出行,才让中国壮观的火山群进入大众视野。而火山,又代表着自然生命的某个起点。世界上不同的火山,原是洋中孤岛。它们喷发岩浆、封化后诞生生物、并联结成大陆。如此创建了世界80%的陆地和自然生命。

大地艺术家地球君说:整个大地艺术营地整体地貌的设定,是火山。古之链接是宋文人山水、日浮世绘,我们以地为纸,位置大小,立体构成。

公区就在那座废弃的蓄水池上搭建了屋顶。蓄水池保留了取水楼梯的样式和原有的围栏造型。建设期,阿姨和当地人看到废弃多年的蓄水池,变成了一个夏天的泳池和冬天的舞池,都觉得很惊讶——“好看,真的好看”。而她们看腻的樱桃树,和火山一起,成为了一幅立体画,大家最喜欢的拍照场景。

也有人吐槽,这不是“假火山”吗?真实,什么是真实?哲学家让波德里亚说过,要使“真实”存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创造新世界。艺术家们结构了火山的意义,火山代表“活力”,代表“人与自然的互动”,代表“热情“,代表“创造新世界“……“喷人的火山”,“喷树的火山“,“可以躺的火山“,”可以住的火山“,这些都“不真实”,但艺术家们创造出来的时候,它就变成了“真火山”。

崇州最著名的川式园林“罨画池“是自然长出来的吗?实际上是人的创造。因为陆游,它存在了。这是自然和历史的巧妙融合。而大地艺术家们,不会守着过去的历史,他们喜爱创造新的历史。

大地艺术作品“ 无聊” 

绝对务实和绝对务虚的拟像交界。红色的发光字,是一种中国特色,我们在城市的任何一个街头巷尾都能看到,是一种高速发展阶段中绝对务实的存在。“无聊”却是一种务虚的存在,“无聊”让人想到无法直视的生命本体,真相。在这样的矛盾冲击下,它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存在,屹立于山顶上。让人思考生命的意义。

诗歌山

艺术家光子多年来的俳句,宇宙诗,博物诗用黑漆写在白石头上,用一个个圆圈排列放置在山坡上。圆圈的大小和距离是根据疫情期间,纽约布鲁克林多米诺公园的社交距离圈,1.8米间隔,2.4米直径。艺术家认为,真正的社交距离来自精神层。

不确定性森林电影院

6米宽4米高的白色屏幕,位于五棵大树后,放映电影时必然被大树阻挡,给观影者造成一种极大的障碍。于是,“自然的大树”成为了“人造的,不自然的屏幕”的“障碍”。

欧洲的花园修剪得整整齐齐,不允许一丝杂草存在,不和谐的一律要清理掉。更不要说,让人极度难受的屏幕遮挡了。隐喻极端强迫症的洁癖思维会变成纳粹思维:不能容忍世界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会给自身带来心理上极大的痛苦,或给世界带来更大的灾难和混乱。

但“不确定性”是自然界极大的美,是超越了传统科学观的量子力学观。让科学家像谈论梦中情人一样谈论着的光的波粒二象性,本质上是一种”不确定性“。

几何原本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代表秩序,宇宙的熵会持续增加。几何体背后的空洞,代表人类无法解决的无序和混乱。

“露世“火山小木屋

寓意为人的一生像茅屋上的露水般短暂,阳光来了就闪耀,或坠落,或很快消逝。建筑外观已申请版权,为全球独一无二的火山形态建筑。

“布罗莫”火山群

模拟印尼的布罗莫火山群,还是可以喷人的键盘侠。

2. 在地餐食和在地用工

小绿球尽可能多地选择本地食材和本地用工。客人火锅用无根山村民散养的土鸡,早餐食材选用山上村民的土鸡蛋。早餐主食是崇州特产——叶儿粑。而饺子,也请道明镇上赋闲的阿姨们制作。

创始人地球君说:除了兼职,小绿球在山中聘请了3位阿姨做清洁阿姨,还有一位杂工,曾经阿姨们只有种地的收入,现在每个月有了比丈夫还高的收入。

阿姨本身不太会做酒店的活儿,店长和管家就一遍遍教,一度曾想放弃找本身做过城里酒店卫生的阿姨。最终还是决定,继续培养山中的阿姨,这也是我们来到这座山里的意义之一,给当地人带来新的工作机会和新鲜的活力。我们想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到乡村,建设乡村。有好的工作机会,才能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来。

3. 艺术导览和艺术教育的普及

国内大众对大地艺术不甚了解,于是小绿球每天五点提供大地艺术导览,沿着营地带游客逛一圈,从大地艺术的起源和历史,到讲解15个大地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理念。

小绿球营地,艺术作品的手绘地图

讲解员由艺术家培训管家为游客讲解。大地艺术导览,为小绿球的国内先例。毕竟即使大型美术馆,也极少为游客提供导览讲解服务。

小绿球营地,艺术作品的手绘地图

笔者甚至认为,在某些艺术理念和可持续发展,和传播量能上,小绿球甚至超越了很多大型文旅小镇和大地艺术节。

4. 大地艺术振兴乡村,长远的文化沉淀价值

艺术家光子和地球君在彭州创作的大地艺术作品“草山海”,在接受《dodi moss》的意大利建筑设计杂志的采访时,华人景观设计师佼葶曾赞叹:如此创新且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大地艺术作品,在国内十分少见。

大地艺术家光子认为:艺术,不只是普通看不懂的东西,也不是网红拍照的背景板,乃是对周遭生活的观察和体悟,使各种各样的人都置身于形式简单,内核却曲折隐晦的相互启示过程中。艺术能改变人们的思想,让人们在沉浸式的旅行体验中,用一种新的视野看待日常生活。

在整个营地建设的过程中,接触的各行各业的当地村民和镇上做生意的各色人等,能赶到他们对于小绿球所创造的东西的好奇和新鲜。挖掘机师傅在挖掘陨石坑时,就表示: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挖一个“看上去毫无用途的坑”。制作“无聊”大红字的灯牌老板,一年不见都印象深刻:说,你们就是做“无聊“的那家。

“艺术有什么用?对生存来说,看上去好像“没什么用”。但几千年后,金字塔还在养活,不计其数的埃及人。《蒙娜丽莎》还在养活着卢浮宫和巴黎许多人。今天我们把大地艺术带给乡村,我们希望作品能够继续生长下去,更多的艺术家来到当地与我们一起创作。而艺术是需要积累的,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让更多人理解和接受。网红转瞬即逝,艺术却越来越贵,拥有世代流传的无限文化价值。”创始人光子说。

“小绿球大地艺术营地”从崇州道明镇无根山起步,将持续下去,以艺术为核心促进崇州的文旅产业发展,探索乡村振兴。从小绿球大地艺术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有望延续到未来,改变当地村民生活的新可能性,无论是经济意义上还是文化意义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村振兴全套方略
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内容纲要
这才是最接地气的全套“乡村振兴”策略!
实现乡村振兴,专家的建议都在这里了!
落地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成重要一环!
光明日报|把城乡大地作为美育现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