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藏族天文历算】|内外的“混血儿”

藏族天文历算,是藏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族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更兼容并蓄国内外其他民族相关学科成果发展而来。

由于对农牧业生产活动起到重大指导作用,符合藏族传统风俗习惯,深受群众欢迎,至今逐年编制。

藏族天文历算主要组成和来源包括:1、藏族固有的物候历;2、由印度引进的时轮历和“占音术”;3、从中原汉地传入的时宪历和“五行算”,绝对是优秀的内外“混血儿”。

藏族物候历:生息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先民,经过世代长期观察日月星辰和动植物的变化规律,逐步总结出具有藏族特色的自然历法。

此种原始观测经过千百年长期积累,于公元14世纪初期,被第一次纳入藏族历书。

时轮历:公元11世纪初,藏传佛教后弘期初时,大规模从印度翻译梵文佛经时,随着《时轮经》的传入,因为既是密宗无上瑜珈的修证方法,也是能推算日月食的历算,从而在藏族历算中占据优势。

时宪历:时宪历的日月食推算法起源于公元16世纪末的丹麦,公元17世纪中叶被清廷采用,经五世达赖喇嘛和康熙皇帝亲自推动,于公元18世纪初摘译为蒙文,随即转译成藏文。

18世纪中叶由雍和宫一位蒙古人为适应时轮历的运算习惯,简化和改编,传入甘肃东北部西藏,经甘肃马杨寺一位藏族僧人以藏文记译,成为了被通称为《马杨汉历要旨》的藏传时宪历的祖本。

19世纪中叶传播到甘肃南部和青海,1916年在十三世达赖喇嘛太医钦绕罗布的主持下,西藏建立了医算院(门孜康),藏传时宪历经甘(肃)青(海)传入拉萨。

小话·𝘛𝘪𝘣𝘦𝘵 |达叔微藏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藏族人的世界之最
藏族的这些世界之最,你知道几个?
大英博物馆的中国青铜器:释迦牟尼佛像
铜擦擦模具
丝路甘肃:走进九色香巴拉(叶平)
甘肃许愿很灵的寺庙,与莫高窟齐名,被誉为“小布达拉宫”就在张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