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医生在疾病诊治过程中应担当的角色

当今医学普通认为“人的疾病三分之一不治也好,三分之一治了就好,三分之一治也不好”。那么要医生干嘛?

如今的年代是知识爆炸的年代,医学上也是如此。在专科上越分越细,专业性越来越强。如今的大夫也不像过去那样是万金油了,一把刀、一只听筒走天下。很多疾病的诊断都依赖于高精尖的实验室检测手段以及先进的医疗检查设备来完成,即使这样,对各类检测结果的分析还需要经过临床大夫的二维、三维、甚至四维空间思考后才能得出相对清晰的诊断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对疾病得出相对精准的判断。

当代医学对医生的要求不仅是博学多识,专业技术上除要求他们熟悉各种门类的检查和疾病知识外,还需要他们有丰富的人文及心理学知识。所以看病的过程是一个辛苦、复杂的过程,医生考虑的不仅是对疾病的诊断和如何合理地处置肉体的痛苦,还要在如何给患者心理上帮扶下功夫。因为医生面对的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病。所以,做一个好医生是件苦逼的事。

在这个全新的时代,病患对自身疾病的恢复及健康也有新的要求,医患之间如何互信以及配合是一个值得讨论和研究的课题。

从大夫层面上希望面对的患者是:“对医生充满了信任,对疾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战胜疾病充满着信心”。在诊治疾病过程中,医生和患者之间就如同大桥两端的桥头堡,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各尽所能。医生端尽力地施展专业技术,患者端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方面积极配合,彼此各司其责。只有这样,才能大大提高疾病治愈的机率。

我经常遇到一些病人拿着一两张化验单,要求我做出明确的诊断,还有一些病人在看病过程中老是纠结检查中的某1-2个检测数据。还有一些家长针对小孩尿液中的一些“+”死追不放,反复复查,简直是把孩子仇人一样对待,这个显然是不合适的。病患除需了解自身疾病一些基本知识外,最关键要学会掌握防病知识,而不应该针对某个检查结果纠结半天,因为那是医师的管辖范围。

        医生不是救世主,而是与患者并肩作战,战胜疾病的协作人

     我个人觉得医生在疾病诊治链中更应该充当一个教练员的角色,让病人知晓防治疾病的核心要点,引导并督促其按要求遵守规范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的生存环境和习俗,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病情,提高诊疗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感恩生活,感恩生命过程遇到的每一个人
“医患关系”之我见
你离一名合格的中医还有多远?
医患沟通从说话开始
疲劳是不是一种病?
中医四诊中的“病情”与“人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