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一生风雨的洒脱奇才

(这几天太忙,就没顾得上写文章。这是一篇旧文,表示我还活着,明天就发新文。)

提到一代文豪苏轼,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流传广泛,豪迈洒脱的诗词。

看上去他过的不错。

然而,这都是经历了一生风雨坎坷,历经磨难后,苏轼在苦难中依然积极乐观,热爱生命。

从而到达的随缘自适,逍遥阔达的处世境界。


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苏轼如同其他士人,发奋读书,步入仕途。

心怀大志,渴望通过博取功名的途径,将平生所学,用于经世济民。

不合时宜的是,苏轼性格爽朗不羁,锋芒毕露,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

不计后果,所以一生跌宕起伏,祸福相依也是意料中事。

乌台诗案,便由此而起。

宋仁宗在位时,苏轼与当王安石情谊不错,对当时的社会危机都有清醒的认识,都主张变法。

但是在具体措施方面,却有较大分歧。

王安石主张骤变,较激进,但苏轼主张渐变,较保守。

当时在变法方面持不同意见的有两派,以王安石为首的激进派和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

苏轼得到了保守派的认同。也不自觉地被卷入了政治纷争中。

本是单纯的政见不同,不曾想却被后来的党争所利用

坦率而心直口快的苏轼就这样,被一些别有用心者公办私仇,成为了党争的炮灰。

这就打开了他命运多舛的后半生。   

事情是这样的。

王安石当时为了变法,提拔了一些品行不端的新人,吕慧卿,李定等。

这些新人不仅不感激王安石的知遇之恩,居然因为窥视相位,揭发他有“无使上知”之语。

王安石郁闷之极,被迫罢相,退居金陵。

然而这些无耻之徒陷害完王安石,又转向矛头攻击苏轼。

只因苏轼看不上这些人,在《湖州谢表》中写道:

“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羊小民。”

意思就是,皇上知道我老了,笨了,所以让我出任地方官

再说我也不愿意和朝中那些无事生非的小人为伍。

这些小人知道后非常生气,果然不负众望,纷纷使出看家本领

绞尽脑汁,沆瀣一气,弹劾苏轼,说苏轼欺上瞒下,包藏祸心,无人臣之节。

迫使宋神宗只能逮捕苏轼审问,终于发生了这起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身为太守又满腹诗书的苏轼,被官差和狱卒押持过市

在众目睽睽之下,如笼中丧鸡。

文人多自重,哪里能够受得了这个屈辱

路过太湖,看到月色如昼,风涛倾倒,一度有投水自尽的念头。

但是想到自己的弟弟,才没有轻生。

后来被关在京师牢狱里,苏轼常常被提审,自己觉得不知何时死期将至。

为了体面,就将自己日常服用的丹药收藏起来,一旦有不测就服了自杀。

狱中受尽屈辱,时刻等死,可想当时是何等心境。

终于后来在狱中自度不堪忍受,写了首绝命诗: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说自己“魂飞汤火命如鸡”,在表达自己散的情况时,仍然不忘记表忠心

颂扬天子圣明恩泽万物,把一切不幸归于自己的愚笨和不明事理。

当时的狱卒不敢私藏,赶紧把这首诗上报了。

宋神宗读了颇为动心,觉得他还是爱君的,就想从轻发落。

当时朝中送他入狱的那些小人们岂能放过他,于是找资料,查文献,捕风捉影

把苏轼以往的诗文全部学习体会了一遍,力求找出能够置苏轼于死地的证据。

他们认为仅仅指控苏轼反对新法,不足以让神宗杀掉苏轼

于是找到一首苏轼的旧诗,强加曲解,恶意中伤。

就是这首,《王复秀才所居双桧》:

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云未要奇。

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本来是一首咏物的诗

这首诗是写给钱塘秀才王复的

其时王复在乡间行医,悬壶济世,口碑甚好。

王复在候潮门外的家,庭院中有两棵高大的百年古桧。

诗的意思是说,两棵桧树相对挺立,表现出一种不可侵犯的气势,令人敬畏。

它们不仅树干笔直地耸入云天,更为奇特的是,它们的根也直伸伸地扎入地下,在九泉之处也毫无弯曲。

当然,只有潜伏地下的蛰龙才能了解,双桧的根也是如此之直。

诗中以桧喻人,赞美威武不屈、刚正不阿的优良品德,颂扬表里如一、光明磊落的高风亮节。

朝中小人们岂能轻易放过他?

当初陷害他的人,一定要置他于死地才能放心。

李定之流,抓住“蜇龙”一词强加曲解,非要说苏轼有不臣之意。

还对神宗说:“陛下乃飞龙在天,轼求知地下之蜇龙,非不臣而何?”

意思就是苏轼居然以“龙”自居。

这话暗藏杀机,听着简直要谋反了。

当时在场的章淳连忙帮苏轼开脱:“龙者,非独人君,人臣亦可言龙也。”

苏轼在狱中也吓得不轻,幸亏自己聪明机智,连忙找出来当时皇上的宠臣王安石的诗,把王安石拉出来垫背:

“天下苍生待霖雨,不知龙向此中蟠。”

这样一来,总不能涉及一个“龙”字一杀两个人头,其中一个还是皇上重用的宰相。

所幸神宗再浑,还没有浑到这个地步。

认为这个解释太牵强附会了,未予理会。

还说自古称龙的多了,诸葛孔明还自称卧龙,难道他谋反了?

苏轼当时是盛名在外的一代奇才,帮他说话的人太多

宋神宗也怕落个“杀才士”的恶名

所以将苏轼在狱中关了四个月就放了出来,但是没有给他平反,而是戴罪流放。



大凡遇到这种事,生死关里回来,一般人总要收敛身心,抑制个性,夹着尾巴做人。

但是苏轼何等豪放不羁,刚从狱中出来,就好了伤疤忘了疼

获得自由当天,走在大街上,就先发了一通朋友圈:

出门便旋风吹面,走马联翩鹊啅人。

……

寒上纵归他日马,城中不斗少年鸡。

前两句自己安慰自己,说自由的感觉真好,都是文字给我惹了祸。

后来还化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典故安慰自己。

入狱在他眼里甚至变成了一种福分。

这种乐观的精神也是没谁了。

可是后来两句就要命了。

“城东不斗少年鸡”这句,是用了《城东父老传》的典故。

言贾昌少年时因斗鸡取媚皇上,唐明皇将他当做弄臣和倡优豢养起来。

由此讥讽朝中得意小人是倡优。

这句诗传到御吏们耳中,还不知道又要遭到多少暗手。

难怪苏轼做完诗就骂自己:“犹不改也。”

由此“乌台诗案”以后,苏轼受了罪

在鬼门关走了一遭以后,心有余悸

所以在他諦贬黄州后,多次对朋友说:“自得罪后,不敢做文字。”

好像是害怕了文字狱,再也不敢写了。

然而文人由于自幼习字行诗成习惯,已经深入血脉,创作的冲动难以抑制

到达黄州后,不仅没有不写,反而进入了文学创作的高峰期。

只是他没有像其他遭遇政治迫害的文人那样,在感慨时运不济,愤世嫉俗中郁郁一生。

而是在政治失意,身处逆境时,用更为广阔的心胸接受了佛道思想,以及老庄的超脱思想

也使自己的生命体验和天然情趣融为一体,在审美的观照中获得了精神的超脱和自由。

被贬黄州后,由于俸禄微薄,不足以养活家眷,苏轼卸下当处太守的架子,在城外的东坡开荒种地

不仅不觉凄凉,还没心没肺的自号“东坡居士”。

他仍然写,但是再也不评古论今,考论是非了

此后的作品中更多的是对生活的达观和超凡脱俗。

豪迈如《赤壁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潇洒如《定风波》: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情趣如《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江水暧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虽然政治失意,宦海浮沉

但他在被贬之地,泛舟赏景,听曲会友,对酒当歌

不仅在文学达到了造诣的顶峰,还潜心研究美食。

最著名的便是“东坡肉”,并且饶有兴致的著有打油诗《猪肉赋》:

净洗锅,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人不肯吃,贫人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他的人生五味俱全

但他豁达与聪明的天性,将对经历过的生存困境,人生忧患的思考,升华到如何超越生死,超越是非荣辱的人生思辨上来。

在顺境逆境中进退自如,荣辱之间有舍有得;

他宦海沉浮,却依然诗酒人生,清风朗月般高唱大江东去。

他最终看透人生起落,走出了一条豁达,而乐而忘忧的光明的精神之路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东作家‖【爱上苏轼】◆周茹茹
乌台诗案,虽然毁了一个苏轼,却造就了一个苏东坡
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20不是冤家不聚头
苏轼的人生浩劫——乌台诗案
宋朝之谜:苏轼险些命丧“乌台诗案”,是谁一句话救了他?
做人不要太嚣张,苏轼恃才傲物结果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