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英语思维是个什么鬼?

来,咱们换个角度看事件

最近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从不同的人口中听到一个词:英语思维。

说这个词的,既有国内的教育从业者,也有英国的语言专家。他们的中心思想就是:语言学习不仅仅是背单词、学语法,更重要的是借助语言,学习其背后的思维逻辑。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特点,有学说认为英语本身比中文严谨,所以母语为英语的人比说华语的人思维更严谨、更有逻辑性。对此我是难以赞同。

首先,说任何一种语言的人群里,都会有严谨的人,也都会有不严谨的人,用母语来对人的思维分类,过于简单粗暴了。其次,按照语言严谨学说来讲,还有比英语更加严谨的语言,那么为了获得更好的思维方式,何不去直接去操练最严谨的语言呢?

我想“英语思维”这个说法绝不是仅仅强调英语的主谓宾状补的排列顺序,或者是一些和中文迥异的语言习惯。综合大家讲解的内容,我觉得十有八九谈的是“Critical Thinking”这个概念。

这个词直译的话,叫“批判性思维”,乍一看就是见啥怼啥;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应该叫“抬杠思维”。

“Critical Thinking”(简称CT)这个概念从1941年诞生到现在,至少出现过五种定义(参考博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2910100102egfc.html),综合下来,就是是要利用逻辑工具,对问题进行分析、评估,以达到对问题更深刻、更广泛的认知水平。

其实在咱们老祖宗的经典著作《中庸》中,有“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的至理名言。这审问、慎思、明辨,应该说与CT的想法是不谋而合。最近这些年国家大举“文化自信”的大旗,《三字经》《弟子规》漫天飞,而这真正的文化精髓却少人提及。

之所以落得如此地步,一方面是古语微言大义,慎思明辨听起来是求学至理,但是有器无用,也就是有理想无手段,不方便实操。另一方面,在现行体制下能够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并不充分。课外兴趣班一般到了初中就可以退出学生的日常生活了,初一开始瞄准中考,高一开始全力备战高考。要考试就要盯着成绩,盯着成绩就要盯着考题,盯着考题就要盯着标准的、保险系数高的答案。思考,顶个球用啊?

于是要获得CT这种高阶的学习成果,就只有借助外力来实现了,学习英语是其手段之一。但是,仅仅通过英语听说读写练习就能够获得CT了吗?

我的回答是:NO!

在欧美学校中,CT是会在教学中不断被提及、被强化的事情。作为母语是英语的人,尚且需要这样长时间的教化,我们又怎么可能仅仅通过学习第二语言就自动获取了这项技能呢?

要说清楚如何学习和掌握CT,对于我这样一个教育领域的业余爱好者来说,有黔驴技穷之感。仅就有限的实践接触看,老师在教学中的设计和引导至为关键。此文算是引玉之砖,期待高人指点。

有句话说:道不远人。我觉得在日常中,遇到问题连问三个“为什么”,然后去搜罗些相关信息自我求索,也可以看作是CT理念的一种简版应用吧。


有趣?

关注一下!

留恋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速学习的奥秘:大脑的不同学习机制
学好英语,母语思维的重要性。
练习口语的6种技巧
使用不同的语言,会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
如何学好英语形成英语思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