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让自闭症孩子乖乖坐公交、地铁、火车?其实没那么难



关于自闭症儿童的出行问题,相信对很多家长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我们平时和家长的沟通中,也不乏这样的问题:比如在前往机构上课的过程中,小朋友在地铁换乘时闹着要走另外一条路,或者在地铁上没有座位时,仍然叫嚷着要坐下。

这些问题都让家长非常头大,往往也会因此减少带小朋友出行的次数。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孩子乖乖的一起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呢?

北大医疗脑健康丰台中心康教老师冯佳慧有几点妙招,和家长们分享。

No.1
为什么要教会孩子学习乘坐交通工具

既然带孩子出去这么困难,为什么还要带孩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去呢?

首先,衣食住行是我们的民生四需,出行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出行的方式就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基本要素。

在步行、骑车、开车、公交地铁、火车飞机等各种出行方式中,公共交通占了一半,所以乘坐公共交通是孩子必须学会的技能。

对于儿童来说,让他们融入社会是家长们的最终目的,因此孩子就必须要学会并适应乘坐公共交通。

此外,孩子以后会面对各种不同的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只是其中之一,学会并遵守公共场所的社交规则也是必不可少的

学会乖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保护,保护自己在乘车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以及尊严,避免孩子在乘车过程中因不适应出现了不恰当行为时他人的不理解、异样的眼光对孩子和家长的伤害,减少他人异样的眼光。

对家长来说,孩子乖乖坐车,我们也可以轻松带娃,出去感受世界的机会也就增多了。

孩子的学习不仅仅是学校老师的教育,还有自然的教育,出去见的多了,接收的就多了,接受的可能就大了,很多小朋友都是可以在自然中学习的。

乘坐公共交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最多,那相对来说练习的次数也是最多的,所以我们是可以通过练习去适应,去学会的。

因此,让我们的孩子能够适应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是家长必须要重视的。



No.2
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小朋友在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而原因其实有很多。

就需要家长认真观察自己的孩子,分析具体原因,据此找到适合的办法解决问题。

1

陌生的环境会引起孩子的恐惧

出于对未知的恐惧,在一个几乎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孩子会因为不适应或者自我保护会出现一些不太恰当的行为,如哭闹,打人等。

如一些环境适应弱的小朋友,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就会一直紧紧贴着家长,甚至抱紧家长不愿和家长分开一点点,或者有不熟悉的人靠近就躲避或者推开。

●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做的是提前带孩子熟悉环境。如认识公交车,地铁,火车,公交车站,地铁站,火车站等。可以先认识各种不同的图片,如外观,内里布局等。可以先给孩子讲解帮助孩子熟悉这些环境。这样,当我们再去到这些场所就不会感觉太陌生。

如乘坐公交车,那我们就要先带孩子认识公交站牌,公交车,以及公交车里面的座位栏杆扶手等。坐地铁就要认识地铁,里面的座位栏杆扶手,地铁站,以及扶梯,楼梯长长的走廊,安检门,刷卡闸机等。坐火车也是一样的,先认识火车,站台,火车站,安检门,闸门等。

孩子再看到这些场所就会很熟悉,知道是什么,因为陌生而带来的情绪就会有所缓解。

●此外,是提前告知,提前和小朋友讲我们要去坐公交/地铁,在去的路上会经过哪里;到了之后有可能会等车,需要排队;在车上需要遵守到规则有哪些;遇见没有座位或者其他的事情我们可以怎么办。

把这些会经历的以及可能会遇到的事情都提前告知孩子,在出行的路上遇到就可以和孩子说,帮助孩子更好的认识学习。  

如,出去坐地铁去动物园玩,我们就可以提前告诉孩子,我们一会要坐地铁去动物园,进地铁站后会走过一个长长的通道,里面会有很多人和我们一起,大家都去坐地铁。

我们还会经过楼梯和扶梯,走楼梯的时候你是不是可以自己走呀,妈妈可以拉着你的手,我们一起走下去。

经过扶梯的时候也需要你拉好妈妈的手,安静的站在扶梯上一起等扶梯下去,这个时候千万要站在妈妈身边跟好哦,不然可是会受伤的

过了扶梯之后我们就到地铁的站台啦,我们需要耐心的等待地铁的到来,如果人多我们可能会排队哦,但我相信宝贝一定可以做到的!

如果你无聊了妈妈可以和你玩会小游戏一起等地铁哦。

车来了,我们就可以上地铁了,进去之后要找空的位置坐好,如果没有空的位置也不要紧,我们可以站在有栏杆的位置拉住栏杆保护我们的安全,等有人下车了,可能就有空位置可以坐啦。

乘坐地铁时也要注意安静,说话时可以小声和妈妈说,这样就不会影响别人,我们也可以一起看看书或者带着耳机听听音乐。

●有些家长可能会有疑问,我们家的孩子年龄比较小,说那么多他听不懂记不住呀。

我们还可以在家模拟可能会出现的场景,带宝宝练习,把出行的路上遇到的问题变成小游戏,在家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教授小朋友如何解决。

如:在坐地铁时可能会出现没有座位的情况,我们在家就可以和小朋友们玩一个地铁抢座位的游戏,可以用家里的沙发或者摆几个椅子作为地铁的座位,里面可以有人已经坐好,空一个位置,妈妈带着宝宝假装上地铁,上去后只有一个位置,就可以让宝宝坐下。

然后妈妈可以说:我没有座位啊,那我站一会吧,也许下一站就有了。给宝宝做一个示范,下次再玩的时候就可以都没有座位,需要宝宝和妈妈一起站着。

妈妈也可以再提示宝宝一次,“没有座位啊,那我们站一会吧,也许下一站就有了”,逐渐增加宝宝站着的次数,当宝宝接受站着后,就可以增加站的时长。然后就可以带宝宝去实操尝试啦。

2

孩子无法自行安排长时间的空余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因为有无法消遣的时间,出现一些不恰当的行为。

大人们坐车时可以刷刷手机,看看视频,听听音乐,但小朋友在车上是不知道干什么的,所以我们需要给到孩子一些事情,能够度过这段无聊的时间

比如会有一部分家长在坐车时让孩子看看手机里的视频或动画,或者给孩子带点小玩具让孩子在车上玩,这样都是不错的解决办法。

当然还有一些家长比较放心孩子,就会让孩子自己在车上玩,还有的家长会说拦不住孩子,不让他在车跑他就哭,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同样的道理,我们要准备一些物品,能够让孩子在坐车时打发这段空余时间。如孩子喜欢的玩具、书等,当然打发时间并不是让孩子一个人玩,尽量是家长和孩子一起互动,如和孩子一起玩一会他的玩具;把物品藏到手上,让孩子猜猜在那个手上;也给孩子讲一些好玩的故事,在讲故事时可以用一些夸张的语气增加孩子的兴趣等。

3

新环境中,孩子对于自己应该遵守的规则不了解

孩子不知道在这个公共的空间应该遵守什么规则,所以就不知道什么事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因此,我们要教会他在公共场所应该遵守什么样的规则

如:坐公交车时上车要刷卡,坐车的过程中不可以大喊大叫,在座位上不可以乱动,不可以踢前面的椅子背。

此外还有关于安全的规则,不可以往窗外扔垃圾,不要把头伸到窗外等。坐地铁时,铃声响了不要上车,不要在座位上乱动碰到旁边的人,不可以在地铁上吃东西等。

可以跟宝宝玩一些赋予权利的小游戏,在模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让宝宝监督家长有没有做到遵守规则。

4

在出行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会影响孩子的情绪

如:坐地铁时,在某段路会出现很严重的噪声,孩子对这个声音很害怕或者对声音敏感的小朋友会非常的不适应,孩子会因此出现情绪问题。

还有的孩子在坐地铁时会因为看不见外面的风景,而出现情绪。或者在坐地铁时人比较多,没有座位,孩子也会因此出现情绪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的家长应该对自己的小朋友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小朋友会出现问题的点,提前做准备

如出现噪音的问题,我们可以给小朋友带上耳塞,减少噪音对小朋友的影响,如果孩子不能接受耳塞,我们可以试试耳机,并且可以放一些轻缓的音乐,对于耳机,我们也是可以选择那种头戴式的,减少小朋友的不适。

对于看不见风景的问题,我们可以提前准备一些绘本故事书,或者玩具,多一些和小朋友的互动,转移孩子对窗外的关注,或者可以换个交通工具的方式,乘坐公交车。

对于没有座位的问题,我们可以提前带一个简易的小板凳,如果在地铁上没有座位,就可以在地铁角落的位置,放置小板凳,让小朋友坐下,要注意保护好小朋友的安全哦。

总结一下,如何让孩子乖乖乘坐公交地铁吧,我们可以做的有:

1、提前告知,让小朋友熟悉环境和坐车流程。
2、带玩具或者书,合理安排坐车时的无聊时间。
3、问题模拟解决,提前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演示解决。
4、针对孩子会出现的情绪,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No.3
孩子具备什么样的技能
可以完成这些方法呢?

4

小龄儿童

首先,小龄儿童(年龄大概在2-4岁)坐车,必备的就是安坐技能,孩子需要能在座位上坐好,可以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完成自己的偏好活动。

第二个,就是提要求技能,对于自己的需求,孩子可以表达出来,可以是说出来,也可以是指出来,让我们知道他想要什么。

第三个,就是游戏技能,可以自己独立玩玩具,这样我们在坐车时,孩子可以自己玩自己的玩具。

第四点,就是环境的适应能力,如果我们的小朋友环境适应能力比较好,在哪里都是可以接受的,那么他更容易去接受公共交通工具。如果环境适应比较弱,那么我们可以先带孩子去熟悉场景,熟悉的人物逐渐过度,帮助孩子适应不同的环境。

4

学龄儿童


其次是,学龄期儿童(年龄大概在4-6岁),孩子的表达能力是比较好的,我们还可以要求孩子对厌恶活动有拒绝,说出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表达自己的需求,方便我们根据他的需求去进行调节。

第二点是简单规则的理解与执行,对于我们告知的公共区域需要遵守的社交规则,孩子能够理解并执行,或者在公共区域时孩子没有遵循规则的时候,我们指出孩子能够改正。

第三点是假想游戏能力,孩子需要有一定的假象游戏的能力基础,这样我们在和孩子进行情景模拟时,能够和我们一起把需要模拟的场景模拟出来。

4

学龄以上儿童


最后,就是学龄期以上的儿童,在对于以上两个阶段的小朋友需要具备的先备技能之外,这个时候的大朋友需要拥有的技能可以再加上一个情绪控制能力,对于自己出现的情绪能够识别并表达,同时可以在自己或者是他人的帮助下稳定自己的情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铁上一对“母子”被赞,周围乘客纷纷动容:这才是真正的富养
秒杀地铁的新型公共交通工具
一节车厢,两种家长,相隔不远,但孩子人生起点已经不一样
【儿医 · 宣教】带宝宝出门,乘车安全指南!
小孩哭很烦吧?其实家长更烦!
担忧:地铁 公交 共享单车……如何避免病毒传染何避免病毒传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