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读分享】​《不要挑战人性》分享三
孩子一旦被看见,懂了孩子,人性中的攻击性就会转化为滋养生命的一个动力。
小伙伴们中午好,在分享之前我先做一个情况说明:我开学了,每天正常上下班,这个变化会影响分享规律。我也在努力调整中,想找到可以充分分享的时间段。另外,本学期,我公交车出行,今天是第三天。我体会到了公交不仅省钱,还一路风景。同时,我要在时间安排上必须更合理,宽裕化。
开汽车完全由自己掌握,我总卡时间到校,每天上班都是充满刺激的过程。我把时间抠得太紧了,遇到一点堵车,或者其它情况,我那车就是低空飞行。我开车习惯也不好,喜欢看手机。我坐第一班公交车出行要走的路,顺便把每天的运动量拉上去了。只是这样一来,早上分享的可能性变小了,每天六点半就要出门了。
顺便再说一下,公交出行太省钱了,心里不由得美滋滋。好像大赚了一笔一样。坐公交眼睛想放哪里就放哪里,想看风景目光放在车窗外,对人好奇了,目光放进车里。真好。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最近分享会在时间上“随心所欲”。
今天分享《车祸目击者实验:谣言,可怕的记忆篡改和植入》和《电击实验:服从,乖孩子的罪名》,又是两个感触颇深的实验。
第一个实验提出了一个问题:记忆可靠吗?当然不可靠,不然我们不会说:记错了。书中说不可靠是因为我们有虚假记忆。互联网时代、广告时代,我们记忆的主动权在失去。
我们脑海里有很多记忆信息,这些信息会自动组合成不真实的记忆,这些不真实的记忆,我们错以为是真实记忆。简单点说我们的脑子在欺骗我们。
书里讲了一个真实的案件,轰动全美的阿米罗特性侵冤案。一个四岁半的孩子在生理上有些特殊反应,引起母亲的警觉,然后舅舅跟他描述的自己曾经的性侵经历。孩子搞不清楚是什么状况,他晕菜了,他说他经历这些。冤案就成了。
妈妈只是看到孩子不停的去尿尿,频繁地尿床,还牙牙学语。就以为被性侵了。孩子的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叫“退行”,他在模仿16个月大的弟弟。
两孩家庭,老大是很容易有退行行为的,这种行为源于父母对两个孩子的不同的态度,当对弟弟关照有加的,对老大会有所忽视时。老大在潜意识里自觉不自觉地就退行了。认为这样就会得到更多的爱。只是这个妈妈误读了。
经舅舅的“开导”,幼儿园的工作人员阿米罗特倒了大霉,然后所有的园内小朋友在家长恐慌的情绪下,在诱导性的语言的刺激下,很多孩子们都说自己受到了侵犯。
为什么会这样?权威在发挥着作用,整个事件中有“心理专家,警察”的介入。孩子们都很小,还没有独立思辨能力,他们是要服从权威的。再说警察本身就代表着正义。心理专家又跟孩子们“抠”细节,抠着抠着就抠成“真的”了,冤案就顺理成章地发生了,飞来个十年的牢狱之灾。
另外一个原因是“恐慌,焦虑”的情绪。在情绪裹挟的状态下,脑海里的记忆碎片会自然重构。一重构就信以为真了。
回过来想想,我们会说孩子是不会撒谎的。其实不是这样的,是孩子分不清真实与虚假。又想象力丰富。这在提醒我们用理智看待孩子口中的事。
孩子分不清了我们能明白,我们大人有很强的理性的思维,就能够分清楚哪些是虚假记忆,哪些不是虚假记忆?其实更糟糕,我们成年人有了理性就用合理化,合理化那些虚假记忆,坚定虚假记忆的真实性,又碍于自尊了,所以更愿意去承认这个虚假记忆的存在。成年人更加麻烦。
书中提到了“语言”,语言的诱导性。我一直是语言的囚奴,愿意被一些美好而得怦然心动的词语裹挟。语言会给自己不同的体验。用“碰撞、撞毁、冲撞”,去预测车速完全不一样,激烈词预测的车速就要大大的高于平常的词。
如何运用好我们的语言,客观描述事实,是对我们每个成年人提出的一个要求,每个人都有自己情感倾向。我们会自觉不自觉地选用一些语言来为我们的偏好、情感倾向来服务。
也因为恐慌和焦虑,“谣言”就横空出世了。网络上一直是“造谣、辟谣”的此起彼伏。是大家的焦虑情绪在供养。有些人利用了大众的恐慌和焦虑,对大众进行着情绪的裹挟——造谣滋事。互联网时代,我们很多记忆就是交互着共同产生的。
现在是广告时代,广告是对大脑的强行入侵。那我们怎么来保持独立清醒度?
——觉知。觉知自己的情绪,闭上眼睛,有一些镜头在大脑中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闪,这个时候可能就在说明你心中积压的情绪特别多,正好被这个谣言给调动出来了,这时就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说冥想。
——保持批判性思维。问“真的是这样的吗?难道真的是这么离奇吗?”然后顺着这个逻辑去推断这个事件可信度。
——让子弹飞一会儿,观望。看看事件是怎么发展的。
——用事实说话,蹭谣言的热度,这个太高级了。谣言怎么说的,你就怎么去做,然后把结果显现出来,用实践去破谣。
第二个实验《电击实验:服从,乖孩子的罪名》。这个实验看了让人非常震撼。阿道夫艾希曼,二战中臭名昭著的最终解决方案的主要负责人,他出庭作证的时候,他还在为自己辩护——只是在服从命令。
这里就引出了在权威之下,有些人会泯灭良心,做出了一些反人类的事件。而有些人不会,是因为有独立的思辨能力。
米尔格拉姆,推动了社会心理学量化研究进程,犹太人,做了著名的电击实验。招募志愿者,给4.5美元报酬,说明实验目的——用电击的方法来提高学习效率。换句话说:电击你,是为你好。结果会发现很多人是会服从命令,只要回答错误就电击,且加大电击强度。受试者痛苦,扭曲,狰狞,抽搐……权威说:他只是有点疼,不会永久性的组织伤害,没有关系的,请继续。受试者内心会有挣扎,但他依然会服从命令
实验有个预设,受试者连续三次提出,不愿意电击了。就停止实验,给他贴上一个标签,反抗了权威指令。但几乎没有人连续三次提出“结束”。
进行了19次相关的实验,改变了受试者间的距离和位置,发现结果还是比较一致——多数人在权威的指令下,会伤害陌生人的。
这个实验跟我们提出:从说服的背后,看见人的攻击性。作为群居动物的人类,天生有服从权威的倾向,在权威之下,一个好人会瞬间变成一个坏蛋。
服从是什么?是一种讨好,讨好的背后是什么?是一种恐惧。恐惧来源哪?来源孩子小时候,抚养者对待他的方式。
其实我们已经知道,孩子是用攻击性来跟这个世界建立关系。孩子首先接触的是妈妈的乳房,他吮吸,咬妈妈的乳房来跟妈妈建立关系。而“咬”是孩子天性中,我们人类天性中的攻击性。如果这个孩子咬了妈妈的乳头,妈妈是用一种抱持的爱的方式,回应孩子的攻击性,那孩子的生命力就会被很好的保护住,安全感的建立——我是被爱的,他人是值得信任的。如果妈妈对孩子的攻击性采取的是批评的厌恶的反馈方式,那么这个孩子会内疚——觉得自己是不被爱的,周围的人是不值得信任的。这样的孩子有可能更多可能产生“盲目服从”。
我们如何去保护好孩子的攻击性?攻击性还可以解读成生命力,是充满活力和动力的。我们成年人会说“保持住你的愤怒”,也就是说保持住你的生命的张力。如何保护好孩子的攻击性——“看见”孩子。孩子一旦被看见,懂了孩子,人性中的攻击性就会转化为滋养生命的一个动力。我们成年人也是需要被看见的。被看见就是被爱被理解,我们终生都会追求的这种愿望。
我想把最后的一段话读一下,特别好的一段话:人性是丰富多彩的,既有光明也有黑暗,而所谓光明和黑暗都是我们人为赋予的意义,人性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我们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尤其是当我们被其他生命“看见”并理解的时候,这种“看见”和理解本身就是意义。
今天的分享结束了,分享得不太满意,重点不突出又啰嗦。但我还是准备坦然接纳自己,拥抱自己。
系列回顾:
【阅读分享】《不要挑战人性》分享一
【阅读分享】《不要挑战人性》分享二
【领读分享】《认知觉醒》分享十七
广而告之,“老梅的碎碎念”有个读书群,欢迎你来。群很纯粹,不闹、自在、有收获。
备注:艺术作品来自“功夫水彩”公众号,侵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权威的服从:一次逼近人性真相的心理学实验
拷问人性
一个普通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
多少罪恶,假服从之名而行?
《对权威的服从》一次逼近人性真相的心理学实验
《对权威的服从》:一次逼近人性真相的心理学实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