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工资5000,我只干5000的活”:不懂吃亏,到底有多亏?

快下班的时候,部门来了一项紧急任务,领导安排小倩和刚子一起完成。

小倩犹豫再三,还是敲了领导办公室的门:“领导,这项工作是刚子工作范畴内的,我的岗位职责里没有这项工作。”(不要问我为什么,确实是故事原版。)

领导说,这项任务很紧急,明天就要报出去,大家都分担一下。

小倩只好应声回答,但是心里有一万个不乐意。

干活的时候,她一边跟朋友吐槽:“一个月只给我们5000块钱,却想要我们出10000块钱的力,我们领导想的美啊。”

越吐槽越委屈,越委屈越不想干,本来1个小时就能干完的工作,结果干了3个小时,还没能脱手。

如果这么思考问题,到底我们获得的多?还是失去的多?

我们来算一笔账。

假定我们22岁进入职场,60岁退休,职场的跑道有38年时间,依照上述逻辑关系仿佛可以推倒出这样的成长路径:公司发5000元工资,只干5000元的活儿,那你这一辈子也就只值5000元。

聪明的人:老板给5000的工资,就干5000的活,多一分都不干,因为亏了自己,苦了自己,10年后还是5000,还在原来的岗位,做着相同的工作。

智慧的人:老板给5000的工资,愿意干10000的活,不嫌累,不嫌苦,因为学到的比赚到的多,很快乐。十年后,智慧的人拿了20000,开始做主管。

相同的起点,智慧的人有可能就是聪明的人以后的领导,而导致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思维方式。

为什么我们说是思维方式?而不是能力?不是其他?

再举个例子,小艺是通过成熟人才招聘进入某公司的,当时公司给的待遇是高级主管,但是在部门重组的时候小艺觉得自己的部门工作价值不高,选择了另外一个高大上的部门,结果因为竞争压力很大,进去之后只拿到了科员的待遇。于是,情绪一直不高,觉得自己最起码也是个高级主管,虽说到了理想的部门,但是待遇却掉了好几个档,心里颇有不满。她每次领工作任务都是心不甘情不愿,导致新部门领导觉得她工作态度有问题,再加上她的报告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漏洞,领导一度想要调整她到别的部门。越是这样她越运用自己的“隐形情绪”进行向上或对周边进行攻击,遇事拖延、关键时刻掉链子、工作输出质量低等等,于是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里,不能自拔。

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呢?

一个人能取得多大成就,创造多大业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思维。

稻盛和夫有一个公式,是这样的: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他认为,热情和能力是从0分-100分,但思维方式是从-100分-100分,一旦思维方式出现了问题,热情越高,能力越强,结果就可能越是糟糕。

那么在职业生涯中,有没有值得借鉴的思维方式呢?

1

创业思维

为什么我们说具有创业思维很重要呢?

创业心态的核心聚焦在解决问题,是一种把事情做到极致的态度,一种哪怕全世界都嘲笑你,你只笃定自己信仰的全情。

创业思维会让你思考自己凭什么在社会立足,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如果不这么想,也许等你到了35-45岁,也会遇到中年危机,比如当下的工作很鸡肋,但是出去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留下来只想吐槽和不满。

中兴30几岁的员工被裁,究其原因,其实还是自己的才华配不上自己的年龄。而按照年龄段来说,显然,企业会招到性价比更高的年轻员工。企业不是慈善家,企业的存在首要的目标就是要生存下去,创收、压缩成本,尽可能的多拿利润。

具有创业思维的人,是在给自己打工,而所经营的这间公司,正是自己本人。

你依靠什么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你要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品牌?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想要可持续发展,你的长板和短板分别是什么?如何让长板更长,为你赚钱?如何让短板变长,不断增强巩固扩大你的护城河领域?而这些都是你这家公司的无形资产。

这都是作为创业思维思考和践行的问题。

公司的消亡都是从停止成长开始,我们以前耳熟能详的诺基亚,就是一个例子。而你这家公司也不能例外,如何让自己一直能够产生正向的价值,一直保持正向的现金流呢?如果你这家公司不想破产,想要持续经营的话,这就是你必须思考的问题。

同时,创业思维,将自己前置于风口,因为再也没有人替你承担风险和托底,所以遇到问题你也无法再推脱,如果此刻你不解决问题,下一刻你就会被问题解决掉,就是这么残忍。而且,也就更注重效率。商机转瞬即逝,机会千载难逢,有时候就是看谁跑的早,先占到坑,比如现在的微信公众号,早已是一片红海,此刻要想再脱颖而出,除非你做的内容非常优质。

也就是说,具备创业思维的人其实更主动。

这让我又想起前两天在群里看到小S发的一则求助消息:“今天我被部门领导批斗了,说我被调到部门之后,虽然公司现在没有什么事情, 但我也不主动的找他领任务,每天都闲着”。

稻盛和夫说公司里一般有三种人:不燃型、可燃型、自燃型。

不燃型的人的工作一般都比较被动;可燃型的人在领导分派任务后还是可以较好的完成工作的;自燃型的人就是不需要领导分派任务,也会主动积极思考,并付诸实践。

要想将自己的能量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让工作顺利进行,让人际和谐圆满,让自己不断升值,就必须热爱自己的工作,努力成为那个具备创业思维的自燃型人。

具备这样思维的人,也更有希望成为团队的领导者。

2

复利思维

为什么将复利思维放在创业思维之后,这是因为我们这间公司创造的收益和利润要多多益善,如何做到呢?

利用复利思维。

“复利”一词在经济学上的专有名词,代表资产可以通过“复利”,像滚雪球一样,将会越滚越大。

我们来看一个公式:

爱因斯坦曾说: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因为它揭示了财富快速增长的秘密。如果从年轻时坚持投资,随着时间的延续,回报将非常惊人。

只要你每天坚持比别人多做一点点,人生的积累将会大不同。而如果你每天都懈怠一点点,你有的也几乎会全部被剥夺。

如果,我们将“复利”一词运用到工作中,也能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结果。

工作中的复利思维,其本质就是: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反过来加强A,不断循环,互相促进。

资产增值的关键是复利,个人发展也是如此。让你曾经的经验和成功,变成你的本金,让每一次学习成长和新的职位,不断的扩大充实本金,为下一个台阶打好基础做好准备,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稻盛和夫说的好,工作就是我们普通人,最为重要的修炼道场,我们在工作中可以修炼成为更好的人。

如果一件工作,是自己没有接触到的领域,哪怕是自己擅长的部分,是不是也有自己可以学习的东西。

将这样的工作看做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是自己增长才能才干的机会。

这样一想,与这段工作的关系,就好像是某个阳光正好的午后,有了一场突然而至的邂逅,自己怀着喜悦的心情,也会工作的兴高采烈。

我们来看看复利思维下的巴菲特、吴秀波:

巴菲特,是复利思维的绝佳代言人,他的年化收益率平均19.1%,看起来毫不起眼,也并不十分惊人,但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开始投资,同时他也活得足够久,依靠50多年复利积累,成为了全球最富的人之一。巴菲特之所以伟大,更在于他能保持50年以上长期优秀,优秀是一种习惯。想到这里,我忽然有了锻炼身体的冲动。

吴晓波,一位新秀流行财经作家,1990年参加工作,做新华社的财经记者,那时候他的月薪是70元。从1996年开始,他以非常惊人的毅力和魄力,每年写一本书,然后利用写书拿来的稿费买一套房。1999年的时候,他买下了千岛湖上的一座小岛,如今这座小岛的估值已达数千万元。现在,吴晓波是中国稿酬最高的作家之一,在杭州中心的西湖办公,号称“一个亿也买不动”的独立经济作家。

分享巴菲特、吴秀波的故事,是因为他们深刻体现了复利思维,如果你是在做累积性的事情,你的雪球就会越滚越大,而你付出的时间就是坡,只要坡足够长,雪球只会越来越大。

如何去无限去扩展这个坡长的方法有两点:一是找准方向,持续深耕,做到卓越;二是找到几个利润虽不那么深,但是却可以平衡的点,进行多方投资,权重相加也是可以的。

3

成长思维

成长思维,让我们自己这间公司永续运转,不关门、不倒闭,持续增值。

在职场中,很多时候也会遇到“你PPT做的那么好,能不能帮我修改一下PPT?”“你文采很好,能不能帮我看一下文稿?你税务能力很强,能不能帮我看个方案?”等问题。

这个时候,不妨先思考几个问题:

我们如果接下这个任务,对我们来说能学到什么东西?

这件事情做好之后,我们能从中获得什么?

如果我们现在拒绝,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

思考完了之后,如果要接受,就转化思维方式,开开心心的干活。

帮同事做PPT,那么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学懂PPT编辑技巧、版面设计;协助销售制定引流计划,那么我们要通过这次任务,弄懂引流、增粉、促进、转存等营销的方法;为经理整理会议记录,那么我们在这次工作中,要学会快捷准确要点记录、书面排版、表述技巧等等。

想到一位朋友,他在公司是一支笔,文科出身,办公室多年经验,后来做企管。每到年底,是公司各部门总结计划最繁忙的时候,有的部门和领导就会找这朋友帮忙修改材料。

他觉得自己没接触过的领域,都会欣然答应。即使自己干到很晚,牺牲了很多业余时间,也从来都没有埋怨。因为他知道他从这些资料中学到了其他人学不到的知识,有些资料平时甚至都接触不到,这让他涉猎广泛,对公司的整个运营也了然于心。

他毕业不到7年,就做到了部门经理。不仅是因为他文字功底好,也因为他之前接触过各个业务领域的东西,通过写作也对其他领域有了更加深入的见解,所以算是一次迭代升级。

千万不要变成,活也干了,什么也没学到,还没积累下一个好口碑,非常糟心。

记得有个朋友,我们简称为大胖吧,他每次遇到事情都咋咋呼呼的。有一次一个项目经理找他接了一个case,这个case所在的行业是大胖所擅长的领域,于是这个经理就找大胖帮忙,大胖满口就答应了,但是大胖心里非常不爽,觉得自己手头工作一大堆,凭什么还要帮你的忙?于是在整个过程中,骂骂咧咧的帮助同事完成了任务。但是这个事情却传到了那个项目经理的耳朵中,那个项目经理对他嗤之以鼻,并说“要帮忙就帮忙,不帮忙直接拒绝也能接受,像他这样的真受不了”。事情做完了以后,那个项目经理连一句感谢也没有,于是大胖很不满,觉得自己付出了,却连一句感谢也没有。那个项目经理呢,尽量躲大胖远远地。这就是出力不讨好。

如果一旦应承了做一件事情,不妨在自己的心里账户上建立一项这样的事项, 将这件事情划归到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内,聚焦于如何将事情做的更好,如何在更高效的完成这件事情本身,反而更有意义。

当你用积极的行动去做事情的时候,就会产生积极回馈,当你用消极的想法做事情的时候,就会产生消极的回馈。

更何况,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些拔节的瞬间,是前期多次失败积累的效应。成长是个很微妙的事情,你不知道它会发生在哪个时刻,如果恰巧就需要一哆嗦爬上坡的点,你选择了放弃,那该有多么遗憾。

“耐克模型”告诉我们,一个人掉进坑里,然后又从坑里爬出来的过程。从最左边的钩开始,主人公的人生故事一直在往下降,下降最底部的时候,触底反弹,然后开始往上缓慢爬坡,从开始糟糕痛苦的状态,到另外一个成功的状态。

4

写在最后

从周围的情况来看,很多人都被一些不健康的思维方式所影响,偏离轨道,深受其害。

比如,28天教你学会写作,27天教你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给多少钱干多少活,出门在外不要吃亏……

所以,最后还想说一说,职场中的那些“思维坑”。

不要被副业思维所害

很多年轻人都被这样的标题害死了:“不靠工资月入7万的年轻人副业在做啥?”“30岁不靠工资活的人,都很早明白这一点”“普通人如何通过副业月入5万?”

导致大家现在都很想赚快钱,以为本职工作只要朝九晚五混沌度日即可,依靠副业照样可以风生水起逍遥自在,这是对价值观的扭曲。

大部分普通人都应该洞悉的真相是:那些真正牛的人,其实不是说干着一份鸡肋的工作,再去想方设法做着一份副业,他们最主要的核心在于让自己值钱。很多人都是在主业上干的很好,依赖于主业所产生的附加值,进行副业投资的。

因为人的时间、精力、能量都是有限的,如果你把时间花费在了不同的多个领域,无疑于兔子拔萝卜,有可能到最后你什么也得不到。

选择一个方向,选定一个目标,持续深耕下去。

《抢占心智》里江南春说他当年做分众传媒时,很多人都不理解。因为当时正是大众传媒盛行的时候,但是他觉得大众已经一片红海,要在这片海里厮杀,拔得头筹显得渺茫。经过慎重考虑,他看到了分众这个蓝海市场,看到了商机,在这个垂直领域内持续深耕,后来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职场是价值导向

职场是价值导向的,先让自己值钱,再去跟老板谈钱。在你还不值钱的时候,就扎扎实实的夯内功。

一旦到了一个岗位上,老板其实就是在看这个岗位的产出的,超越预期的人才会被嘉奖。

就拿我们公司打扫卫生的阿姨来说,他们一个月也就不到3000块钱,还有马路上的环卫工人一个月不到4000块钱,工作辛苦,收入微薄。

但是我们对他们的期待值会放的很低吗?因为工资低,所以,我们觉得办公室打扫的干不干净无所谓,马路扫的马马虎虎也能理解?

你当然不会这么想,在雇佣关系下,一个人一旦接受了雇佣关系,每月领取薪水,无论薪水高低,都需要很好的完成工作任务,做的不好就是失职。

要么干,要么滚,千万别混。

工作,说到底,就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主观上自己要有所成长,客观上要为公司创造价值。

应付一下其实很容易,混日子也容易,但是你混日子,日子最后会废掉你。

要干,就干到最好。

要么,就重新出发,混日子就是在消耗自己。

褚时健说:“做一件事,力气一样花,马马虎虎地做力气就白花了,认真总是没有错。”

看起来吃亏,才是真正的赢家。

这个世界上没有白吃的亏,稻盛和夫说,他现在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很难说,是在以前哪个人生节点上,做了什么事情。

很多灵感的爆发,其实只是你积累到了,所以,量的积累没到一定程度之前,先别太看重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贫富差距将越来越大,赚钱不是靠勤奋,而要具有“复利思维”
富人的顶级思维
哪些副业不能做?
为什么别人工作不努力,却能取得很大成绩?这3种思维方式很重要
思维方式决定了一个人的层次,改变思维惯性,需要从这8点做起
亲身经历告诉你,千万别告诉你的同事,你有额外的收入来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