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迈入基地化开发时代,光伏电站开始主动适应电网与土地的应用需求

我国新能源发展正进入新的阶段,在中国新能源电力发展论坛上,多位行业专家表示,大型地面光伏电站的开发已经进入基地化发展阶段,尤其是三北与西南地区,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风光基地与西南地区的水风光互补大基地,已经成为当前国家主推的重点方向。国家主管部门相关领导多次在公开场合介绍说明大型风光基地对于双碳目标以及发挥保供基地能力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国家能源局与省级主管部门也在多管齐下,推动大型风光基地的开发与进度。

随着渗透率的快速提高,新能源基地化发展也在技术层面进一步探索与其他电源形式融合以及多种能源互补的发展途径。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王霁雪在上述论坛发言中指出,“新能源大基地规划的规模庞大,但与此同时也面临资源选择以及消纳困难的问题,从资源保障以及送出通道和消纳安排以及配套调峰都要有相应的安排。单打独斗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式,要走好煤炭与煤电、煤电与可再生能源的联营、多电源品种一体化开发以及跨界融合等发展路径。”

事实上,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除了开发模式的转变之外,新能源的快速上量在进一步考验着电网的应对能力与调峰压力。行业也愈发认识到,新能源的发展重点,除了产品端通过提高转换效率、保障供应链来达到降本增效的核心动力之外,从平价上网到平价应用,仍面临着诸多的成本压力,包括灵活性电源投资、系统调峰运行成本等等。

除了电网压力之外,新能源面临的又一挑战是土地。实际上,用地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新能源,尤其是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的重要因素。去年以来,中东部地区多个省份陆续收紧光伏用地政策,“一地难求”已经成为中东部甚至西南地区的新能源发展瓶颈。多个省份光伏电站开发人员表示,土地已经成为项目推进最“棘手”的问题,很多项目找不到合适的土地而耽误了进度。

土地和电网是摆在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面前的两大核心问题,虽然由来已久,但在新的发展阶段,直面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在光伏电站应用端,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风光同场、光伏复合项目等设计方案更新,推动光伏用地的节约化与高效利用;另一方面,水风光、火风光等多能互补、源网荷储项目的推进与探索也是终端应用在平抑光伏电力波动方面进行的模式创新与应用创新。

与此同时,在产品端,行业也在新技术与新产品的应用研发中,将推动光伏电站“友好”发电、提高土地单亩发电效率作为着力点之一。天合光能中国区产品及市场总监唐正恺在中国新能源电力发展论坛上指出,2023年光伏电站系统会产生一个“质变”,而质变的核心是,光伏电站会逐步从被动变为主动。

“以前,光伏电站应用固定支架、没有储能,在建设完成之后,光伏电站是一个非常被动、没有能动性的发电系统,在建成之后20多年的运行时间里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而现在,安装了跟踪系统、储能之后,光伏电站系统的主观能动性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举例来说,在应用了跟踪系支架新型光伏电站系统中,跟踪支架每天都会跟随太阳来转动,面对极端天气会主动调整,发电曲线可以人为干预,实现AI智能调整。同时,光伏电站在配置上储能之后,将太阳能转为电能之后,还存在主动调节电力分配以及应用的空间”,唐正恺进一步解释道,新型的光伏电站系统具备软、硬件的智能协同,可以更好的适应当前的行业发展要求。


▼下方是广告

在光伏电站的硬件方面,供应链在2023年逐步稳定,各环节的价格与产能供应风险大幅降低,行业将降本增效的着力点放到了技术升级迭代上。一方面,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方面,2023年光伏行业正从P型转向N型的技术升级过程中,更高的发电效率使得N型组件在提高单亩土地发电效率方面作用显著。

另一方面,跟踪支架也给光伏电站发电系统提供了新的探索思路。“跟踪支架可以优化中国光伏电站的设计方案,除了提高发电量之外,由于跟踪支架的应用特性,可以改善光伏电站出力曲线,同时在土地愈发稀缺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单位面积的电力产出”,针对国内应用跟踪支架的比例并不高的问题,唐正恺坦言:“这不是跟踪支架技术路线的问题,放眼海外光伏电站,跟踪支架的应用比例高达70%以上,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部分跟踪支架企业从研发设计就放松了对于产品品质的重视力度,这一点还需要支架产业的共同努力。”

单日跟踪和固定系统发电曲线对比

从发电侧而言,光伏发电系统从被动变为主动一定离不开储能对发电曲线的调节与支撑。尽管目前行业对于配置储能的争议颇大,但实际上争议的焦点本身在于政策与市场机制的不平衡导致的储能资源浪费与闲置问题。就其本身而言,配置储能对于改善光伏电站的出力曲线,增强电网友好性,是可行并且经过实践的。

在储能系统研发上,天合光能将重点放在了可靠、高效与安全上,通过自研电芯建立三道安全防线,同时占地面积减少50%、万次循环精准控温使得储能投资更为经济高效。

不仅如此,随着光伏电站应用软、硬件的升级,系统的复杂程度要远高于此前传统的光伏电站。譬如,跟踪支架的应用需要从产品设计出发,对项目进行细节踏勘,配合设计院完成方案拟定到安装调试等等,能否匹配上行业快速发展需要的服务体系已经成为考验解决方案供应商的一大课题。

鉴于此,天合光能将跟踪支架、组件、储能统一服务体系,链接项目全周期,涵盖售前技术响应、品质生产管理、整体售后质保等所有环节,统一窗口对接更好的满足行业快速发展的与方案迭代升级的需求。

面对光伏电站发展阶段的一重重挑战,需要光伏产业上下游的戮力同心。可以预见的是,光伏电站的开发投资,已经不再是之前粗放式的设计与施工,新阶段的发展需要行业贡献更多的技术研发与模式探索,以精细化的思路共同推动新能源行业与新型能源系统的双向“奔赴”!

责任编辑:臧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光互补”光伏电站的官方定义及基本要求
并、离网发电系统
某70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技术方案书
我国光伏支架行业前景:政策利好+下游光伏组件市场带动 未来仍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20200111青海新能源“远嫁”:我从高原来……
电池储能技术介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