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无声告白》

注:本公众号的所有图文均出自作者本人,如果转载请注明出处。(公众号“麦浪孤帆”)


翻开这本书,我脑袋里就变得乱七八糟;一下子出现了太多的名字——并不熟悉的外国名字。或许因为出现的名字太多的缘故,没翻几页内心就开始有些抗拒,虽然目光还是坚持将一行行的文字过一遍脑子。

但还是·······我确信自己对这个无能为力。

我根本分不清谁是谁,但既然已经翻开了扉页、掉进了这混沌中,就还是强迫自己坚持着将故事看完吧!就在我觉得自己即将放弃这个聚集了很多人的故事时——直到第四章结束,我才在杂乱的思绪中找到了一点点感觉——这是个不幸的故事。

至于主角倒也只是似乎找到了——自卑、自责、责备、期望、失望·······

虽然作者将家庭背景放在了美国,但不得不承认其实故事很中国。当然,除了这个家庭拥有三个孩子,而很长一段时间里的中国家庭里只有一个孩子。至于文字中父母对孩子的那种主观的期盼,则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

整书沉闷在啰啰嗦嗦的细节刻画中,把一家人的生活搞得死气沉沉;看着看着就莫名的有种透不过气的压抑,似乎这些刻画得细致入微的平常就是为了让朱迪雅“把自己杀死”而刻意安排的一样。

整的故事穿过我的脑海,除了学生时代的玛丽琳和李教授约会时泛过一抹夕阳余晖般的美好之外尽是灰白黑。

似乎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在为了让这家人尽快退去一切属于美好的颜色而刻意准备的,越来越暗、越来越暗,仿佛头顶上的天空聚集了一大堆的乌云,却除了将之前太阳留下的炙热全部聚拢之外并没有刮点风或下点雨的打算,直到一切都死的气沉沉······

看到第七章我就耐不住性子了,想将书撕个粉碎。越来越多曾经的“谆谆教诲”和“苦口婆心”从记忆深处醒来,家人老师们的期盼、懊恼却空了脑袋的自己······14的数学和24分的英语······这就是我交给“望子成龙”的答卷。

这是本抠伤疤的书,字里行间满是自卑、自责、责备、期望、失望······唯独没有发现哪一个是本该属于自己的那个自己。虽然身为人母的玛丽琳挣扎过、虽然·······但是她失败了,于是决定将一切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尽数留给二女儿朱迪雅。

于是孩子在她的“引导”下逐渐失去了自己——在压抑中迷失、迷失中绝望、绝望中杀了自己,连同母亲的希望也一并杀死。

如果朱迪雅的“去”是种解脱的话,歇斯里地找寻真凶、等待着复仇的玛丽琳则是最大的悲哀。

內斯期待着能和父亲聊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却得到了不一样的奖励——狠狠的一巴掌。汉娜最年轻,眼睛也最清澈;谁也不知道——只有她看得最清楚。

故事自始至终人问过她们(故事中的所有人)想要什么?他们也没问过身边的人想要什么。只是简单的以为“我希望的就是他想要或者应该想要的”。

如果玛丽琳送朱迪雅书前问一句“你喜欢什么?”然后“你自己挑适合自己的鞋,然后向着你的理想奔跑吧!”是不是故事就会浪漫些、这一家人的生活中颜色会丰富些。

故事需要这样灰暗的背景,又绝望才会有人去反思,而生活需要阳光的衬托,这样我们的相拥下的阴暗处才不至于长霉。孩子需要指引、建议,却不需要举着鞭子告诉他“我觉得你应该去那里,因为那是我的梦境”。

用一句书中的话来结束:外面已经没有了春天的气息,风又干又涩,日渐升高的气温让院子里的水仙花低下头,茎秆残破,无精打采地趴伏着黄色花瓣已然凋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8岁妈妈和21岁儿子的故事爆红后,我读懂了《无声告白》里那个可悲的母亲
女性要寻找自我,就一定要不顾家庭和孩子吗?
《无声告白》 ——对社会、时代、人性的无声探询【有书共读】
《无声告白》读后感
我读《无声告白》
在这个孤独的世界里,请给家人一个拥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