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希瑞 | 那些远逝的时光(外两篇)

那些远逝的时光(外两篇)

   作者 | 陈希瑞

《太阳岛上》,是一首八十年代风靡一时的流行曲。歌中唱明媚的夏日里天空多么晴朗,美丽的太阳岛多么令人神往……。我们这个偏远的胶东农村,虽然在伏天没有美丽的太阳岛避暑,却有家乡的大湾、小水库和小河可以消夏。

先说一个小插曲。儿时的伏天,听说村里有个大胖子,天热得受不了,灵机一动,叫人把一架木梯子,倾地置入水井里,他老人家赤身露体,下到井水中,端坐木梯之上,凉气森森,果然凉快。当然,此事只宜说说,不可学做。

那时,我正读小学三年级到了伏天,看见我们的韩老师,穿一条大裤衩子,肩膀搭一条毛巾,大摇大摆去了村东南角的水库洗澡。当着韩老师的面,我们是不敢去的,瞅着他不在,我跟着哥哥下了水,却只会在水边狗刨,打澎澎而已,深水是万万不敢去的。哥哥水性好,硬要托着我下深水,吓得我哇哇叫一连呛了几口水,也算是经历了一点风浪。

村前就有一个小型篮球场大的大湾,一到夏天,几场大雨滂沱,大湾就满了,成了我们儿时的乐园,拿瓦片打水漂,看谁打的远打的多,比个胜负。在水中扎猛子,看谁游的远。大栓水性好,不光游远,踩水居然能露出小鸡鸡,仰游还能露出来,那才叫厉害小闺女见了捂脸绕开走,我们拍着巴掌直叫好。

在大湾里玩够了,目标就转移到河里。到了五年级,我们还有一个顶重要的任务,就是割草剜菜,每天不背回家一篓子草回一篮子菜,就不算个好孩子。这样,我们常常来到村西的河滩上割草。热了,就扑通一声,跳进里,一天不知扑通多少回。下到河里,除了你来我往打水仗,除了扎猛子、一口气憋在水里,看谁憋时间长,还一口气游到对岸,跑进人家瓜地里偷瓜吃。一个个大肚子西瓜抱回来了,一个个花皮瓜吃进了里,惹得看瓜老头撵到河沿,跺着脚,干咋呼一顿。

最有趣的,是我和弟弟妹妹,爬上树够一些柳条子,缠缠绕绕,编织成一顶大草帽子,戴在头上,颇像小兵张嘎,故意做出一副机警的样子,伸出做成八字状的手,指着弟弟妹妹一声断喝,别动,举起手来,我是八路!滑稽的样子,惹得他们哈哈大笑

白天在外面疯跑够了,晚上吃了饭,我和弟弟妹妹就赖在草帘子上,数天上的星星,看着爬满门楼的葫芦开出了朵朵洁白的花朵,看着母亲摇着一把大蒲扇,给我们扇风讲牛郎织女的故事。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一两床用麦秸草编制而成的厚草帘子,那是农家不可或缺的消暑纳凉的席梦思。母亲的大蒲扇,摇啊摇,摇走了一个个盛夏酷暑,我们在母亲的蒲扇中长大。

顶淘气的,要数大栓和小刚,呆在教室里出汗嫌热,趁韩老师没注意,偷偷跑出来,跑到村西河里下水洗澡,到河对岸瓜地里偷瓜。两人玩兴正浓,晌天了饿了也不回来,又去了河西大栓他姥娘家里找饭吃,谎称放假不上班。姥娘心疼外甥,忙忙活活给他俩包饺子吃。又累又乏的两人狼吞虎咽吃了饺子,一觉睡到半下午。此时此刻,韩老师急得要了命,号令全体师生一齐出动,浩浩荡荡去大湾去水库去河里,满世界寻找大栓和小刚,呼唤他俩名字的声音此起彼伏,响彻旷野。一觉醒来的大栓和小刚,知道闯了大祸,只得跟韩老师认错服软,罚站是少不了的……    如今,一到了酷热难耐的炎炎夏日,加上可恶的蚊子作怪,多少人直呼“把夏天踢出四季之外”,似乎才算解气。好在有空调风扇可以消暑凉快,但在小时候,没有这些优越条件,几乎天天泡在水里,才叫过瘾哪!

跟着大人栽地瓜

仲夏时节,下午刚落了一场急雨,村边土路上有些泥泞,杂草丛生的大湾小沟里,水涨了上来,蛤蟆们呱呱叫得正欢,只闻其声,不见其影。西边天空中分明透出一些晚霞,跟阴沉沉的天空,有些截然不同的色调。 

傍晚出去散步,路过邻居大婶家的菜园子。雨后的几垄地瓜、苞米和花生,长势十分喜人。此时,七十五、六岁的大婶,正隔着扁豆架摘扁豆,那白玉般的扁豆,在绿叶的衬托下,分外惹人瞩目。 

大婶主动跟我搭话,絮絮着说,一连下了几场雨,园子里的地瓜苞米和花生一个劲儿疯长。你看那地瓜,地瓜蔓子爬得有多长,放在早年生产队的时候,早早就绞了蔓子,上坡里栽地瓜了! 

一番话,触动了我封存已久的记忆。我的思绪,就像那长长的地瓜蔓子,丝丝缕缕,蜿蜒绵长,回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旧时光。 

儿时的夏天,雨水很大,几场大雨,村前的大湾就涨满了。每逢此时,大人们就会赤着大脚板,身披蓑衣或雨布,三五成群结伴到地里绞春地瓜蔓子,背到大湾边,将长长的地瓜蔓子,绞成一拃长的短蔓,在水里洗干净,装进偏篓里,准备栽在地里。在那地瓜当家的年月,生产队里的麦子收获了,接下来,就是栽夏地瓜,大伙都叫麦地瓜。待秋天收获了麦地瓜,储存在地窖里,就有了一冬一春的口粮。

原本这是大人们干的营生,才十岁的我,偏要学着他们的样子干。看大婶她们绞好了一些地瓜蔓儿,抢着抱起来,跑到水边洗一洗,再整整齐齐装进偏篓里。大婶她们纷纷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都七嘴八舌地说,自小看老,这孩子挺勤快,等长大了肯定爱劳动!

见我在大人堆里跑来跑去,老秋队长却要我一边玩去,别在这里碍手碍脚。父亲却认真地说,孩子就得从小抓起,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就叫孩子学着干吧!那个时候,父亲担任生产队会计,说话好使管用,队长也不好驳他的面子。得到父亲的支持和大婶她们的赞许,我干得更有劲了。

碰上这样的天气,土路早已变成泥水路,路面泥泞擦滑,车子是不能推了,大人们只好两人抬一只偏篓,冒着淅淅沥沥的雨丝,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村外的田野走去。

早就听大人们说,下雨天,最适宜压(栽的意思)地瓜,成活率高。我身披着一块小雨布,跟着大人们来到地里,一时无从下手,打算先观察一下父亲他们如何干活再说。雨水早已把地瓜垄泡软了,地瓜垄沟里有了浑浊的积水,人进到沟里,双脚一下子陷进泥里。只见父亲和大婶他们,一字摆开,每人一垄,各人左手臂揽住一些地瓜蔓儿,右手拿起一根,叶子朝上,迅捷地埋进地里。待手中的地瓜蔓儿慢慢减少,早就有人送过来一些,赶得你马不停蹄栽下去。我看见,父亲不时地伸出臂膊,摸一把脸上的水,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

我学着大人的样子,一会儿给大人们送地瓜蔓儿,一会儿也要装模作样地亲手栽下几棵,虽说有点歪歪扭扭,但总可以说得过去。大婶起身歇息之时,一眼瞅见了我的“杰作”,对身旁的人说,瞧瞧这孩子,还挺会干活!老秋队长见我干得很起劲,朝我父亲说,孩子爱劳动,都是你教育的好。等下晚(晚上)记工分,别忘了给孩子记上两分。至于后来记上两分不记上两分,早就无从考究了,但儿时跟着大人们雨天栽地瓜的一幕幕情景,犹记在心

现如今的孩子,除了玩手机玩游戏,怕是连麦苗韭菜都不一定分得清,这些陈谷子烂芝麻,谁还会懂呢!

跟着老师去种田

一个夏日的傍晚,耳边蝉鸣声声,饭后散步,我安步当车,来在村后的场院边。

此时此刻,绚丽的晚霞染红了西边天,染红了远处高高的树林子、半人高青青的苞米,以及长势喜人的花生。

正值麦收结束以后,场院里没有了往日的繁忙,没有了机声隆隆与喧哗。我收回目光,放眼小路两边,左边是一片场院,右边中间有一处池塘,前面也是场院,后面是一片杨树林子,林子里间作着几垄花生和地瓜,乡邻老秋叔正在地里拔草。我把地租给种地大户,好几年不种地了,平时很少到过这里,分不清哪块地是谁家的,我便上前跟老秋叔打招呼。从交谈中得知,老秋叔的这块地,是以前村里小学的“自留地”,后来学校取消合并了,留下的地归了公,现在由他来耕种……

伴随着老秋叔的叙说,我的思绪一下子飞回到上世纪七十年代。

在我幼小的记忆里,脚下这片土地上,池塘北面,原先有一处烧砖的大窑,池塘就是常年挖土形成的;池塘南面就是我们村小学的自留地,自留地面积不大,也不过二亩地左右。

那时候,我不过十来岁,韩老师经常带领我们,来到村后的自留地干活,种豆子,种苞米,轮番种植。记忆中,有一年种了豆子,夏天,我们像一群麻雀似的,按照韩老师的吩咐,叽叽喳喳四散开来,在豆子地里拔草。同学们拔得很快,不一会儿我就落在后面。我四下一看,原来他们只捡大草拔,小草不管。我一时心急,也加快了进度。夏天雨多,豆子疯长,草也旺盛,一不小心,豆苗会连根拔出来,草留在地里。

我生怕挨韩老师训斥,悄悄把拔出来的豆苗扔进身边的沟里,用草盖住;来不及了,就把豆苗丢在脚下,再用草盖住。

不料,我的小动作,韩老师全看在眼里。我脸发烧,以为韩老师会发火,硬着头皮,等着他的批评,谁知他走过来,心平气和地跟我谈心,说,粗心了吧?要记住,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心浮气躁! 韩老师指着别人拔过的地方说,看见了吧,别看他们拔得快,豆子周围还是拉下不少草,这都是心浮气躁、敷衍了事的结果,要从小养成做事认真的好习惯。韩老师一边说着,一边弯腰去拔草,仔细寻找着没拔出来的草。我看到,韩老师满脸汗水、身上的衣衫也被汗水浸透了。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心浮气躁,要从小养成做事认真的好习惯!韩老师的谆谆告诫,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打上了深深地烙印。

转眼小学五年级毕业了,我13岁那年,升上了联中。记得离学校三里多路的一个村子,有我们六年级的一块“自留地”,有时种苞米,有时种豆子。我们在劳动中体验到快乐,得到了磨练。那时候,没有除草剂之类的药物,种上庄稼,就得像农民伯伯一样,一遍遍锄地。锄地是很累人的,出力流汗不说,腰酸背痛更是在所难免。我们班主任宗老师嘱咐我们,锄地不能性子急,得沉住气。 

记得到了下午劳动课,宗老师带着我们步行三里地,去自留地劳动。我们从家里各自带了小撅,到地里去锄地拔草。刚开始,大家干得很起劲儿,没多久,就拉开了距离,有的冲在前头,有的慢腾腾落在后头。一位大高个儿同学,不好好干活,老跟别的同学搞小动作取闹,影响劳动,结果挨了宗老师批评。我有了在小学劳动的经历和教训,干活卖力,非常认真。宗老师不光当众表扬了我,后来还发给我一张劳动奖状。

两任老师的精神鼓励,化为我的实际动力。后来,学校动工兴建新校舍,宗老师带领我们参加劳动,在一次搬砖劳动中,别人搬三块,我搬五块,非要比别人多搬几块不可,一不小心,砖块倒了,打破手指出了血。宗老师马上掏出四毛钱,要我去医院包扎。我去医院包扎了,医生见我是个孩子,也没要钱,我回来如实相告,又把四毛钱交给了宗老师。宗老师一次次在班里表扬我,说我是个爱劳动很诚实的好孩子。

劳动是最美的风景,劳动是一种锻炼,劳动是一种修养,劳动是一种美德,我们用劳动诠释着美好生活。在学校的“自留地”里,我们的身心得到了锻炼,磨练了意志,是一笔终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记得每到过年的时候,父亲总会在大门上,贴上这样一副对联:勤俭是美德,劳动最光荣。其用意不言而喻,就是教育我们,要从小养成爱劳动的美德,珍惜每一粒粮食,这是对我们人生最好的教育与启迪。

期推荐

               荆家兄弟的泥塑人生          王玉芹的土地情结

“七一”前夕忆先烈

退稿信里的青春

悠悠报纸副刊情 

 扒毛虫、蚊子及其他

       我的高考作文(两篇)

陈希瑞 | 自卑的人

伏尔加河上的桨声

话到嘴边又咽下(外一篇

倒春寒里的暖流 

战疫情

鸟鸣啼春(外一篇

秋来山里红

聚散两依依

新《泰坦尼克号》

庄农最为先

悠悠报纸副刊情

声音的故事

新秋获歌 

看戏

父亲的几次醉酒经历

小河淌水

遥远的春草

美丽圣洁的百合花

快乐老家

小人物的众生相 天路 

西8003330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淇皓】火热的劳动
家庭劳动实践
不爱劳动的他——黄颐升(四年级)2016.11.10
最新最全班主任评语【2】
爱劳动的人和不爱劳动的人到底有什么区别?这组图说出真相了…… | 劳动节快乐
爱劳动[江城子(新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