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天背诵一首方歌丨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汤

你愿意跟我每天背诵一首方歌吗?

NO.11

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

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清.汪昂《汤头歌诀》

出自《太平惠民合剂局方》

组成:龙胆草6g,黄芩9g,栀子9g,泽泻12g,木通6g,当归3g,生地黄9g,柴胡6g,生甘草6g,车前子9g。

龙胆泻肝汤的主治有两条,一是肝经有热,热而化火,循经上炎,突出表现为头痛,胁肋灼痛。二是肝胆湿热下注,因肝经经脉络绕阴器,故而出现阴痒、阴汗、阴肿等症状。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

功效: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

辩证:口苦,尿赤,舌苔黄,脉弦数且有力。

主治 肝胆经湿热

1.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2.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方解:本方证是由肝胆实火上炎或肝胆湿热循经下注所致。肝经绕阴器,布胁肋,连日系,入巅顶;胆经起于目内眦,布耳前后入耳中,一支入股中,绕阴部,另一支布胁肋。

肝胆之火循经上炎则头部、耳目作痛,或听力失聪,旁及两胁则胁痛且口苦;

热循经下注则为阴痒、阴肿、筋痿、阴汗;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皆为火盛及湿热之象。

治宜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既能泻肝胆实火,又能利肝经湿热,泻火除湿,两擅其功,切中病机,故为君药。

黄芩、栀子苦寒泻火、燥湿清热,加强君药泻火除湿之力,用以为臣。

湿热的主要出路,是利导下行,从膀胱渗泄,故又用渗湿泄热之泽泻、木通、车前子,导湿热从水道而去;

肝乃藏血之脏,若为实火所伤,阴血亦随之消耗;且方中诸药以苦燥渗利伤阴之品居多,故用当归、生地养血滋阴,使邪去而阴血不伤,以上皆为佐药。

肝体阴用阳,性喜疏泄条达而恶抑郁,火邪内郁,肝胆之气不舒,骤用大剂苦寒降泄之品,既恐肝胆之气被抑,又虑折伤肝胆生发之机,故又用柴胡疏畅肝胆之气,并能引诸药归于肝胆之经;甘草调和诸药,护胃安中。二药并兼佐使之用。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泻中有补,利中有滋,降中寓升,祛邪而不伤正,泻火而不伐胃,使火降热清,湿浊得利,循经所发诸症皆可相应而愈。

运用:

1、凡见有肝胆实火上炎或肝胆湿热下注的症状(但见任何一个症状即可,不必全部具备),同时兼有口苦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者即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2、加减法:

若肝胆实火较盛,可去木通、车前子可加黄连、夏枯草、木贼以助泄火之力;

湿盛热轻,去黄芩、生地,加薏苡仁、赤茯苓以增利湿之功;

若玉茎生疮,或便毒悬痈,以及阴囊肿痛,红热甚者,可去柴胡,加连翘、黄连、大黄以泻火解毒。

湿热带下黄臭者,加黄柏、苍术、薏苡仁、牛膝以助清利湿热除带之力。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顽固性偏头痛、头部湿疹、高血压、急性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外耳道疖肿、鼻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以及泌尿生殖系炎症、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外阴炎、睾丸炎、腹股沟淋巴腺炎、急性盆腔炎、带状疱疹等病属肝经实火、湿热者。

4.使用注意方中药多苦寒,易伤脾胃,故对脾胃虚寒和阴虚阳亢之证,皆非所宜。

 12 保和丸

11 三仁汤 

 10小青龙汤 

 09 麻黄汤 

  08 桂枝汤 

07 四物汤 

 06 四逆散 

  05 参苓白术散 

 04 小柴胡汤 

 03 四神丸 

 02 葛根汤 

01 四君子汤

01桂枝汤 方

02  桂枝加桂方 治奔豚方

03 桂枝加葛根汤方 颈椎病 

 04 瓜蒌桂枝汤方 治柔痉(脑膜炎)

 05 桂枝加黄芪汤  治黄汗

06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 

伤寒论纯条文背诵版

《金匮要略》全本条文背诵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实践与补遗------医方真谛3:龙胆泻肝汤临床广用
龙胆泻肝汤
肝经湿热肋部同,龙胆泻肝汤有用
方剂之清热剂之清脏腑热之龙胆泻肝汤
【中药方剂】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汤方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