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上热欲呕下寒腹痛方:黄连汤(张仲景方)


黄连汤

文/敏敏

黄连汤是太阳病中的厥阴病中的方剂。仅仅是七味药的小方。

《伤寒论》173条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者,黄连汤主之。

此则热积在胸,而邪伤在腹也。

热积于胸,则胃气上逆,故欲呕吐,邪伤于腹,则脾胃肝胆大小肠气机逆乱,故腹中痛。

此寒热互杂而伤于人者,治之亦必寒热共施,故黄连清泄胸中之郁热,以干姜温散腹中之积寒,以桂枝甘草辛甘化阳复体内阳春之气,以人参甘草扶脾胃元真之气,以半夏降逆而止呕吐,此黄连汤之所为也。

黄连汤方

黄连三两,甘草三两(炙),干姜三两,桂枝三两,人参二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劈)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三服。

该方是经典的胃肠病方,传统的清上温下、和胃降逆方,具有止腹痛、止呕吐、止泻、助睡眠等功效,适用于腹痛呕吐、寒热夹杂者。

王晋三曰:黄连汤,和剂也。即柴胡汤变法,以挂枝易柴汤,以黄连易黄芩,以干姜易生姜。胸中热,欲呕吐,腹中痛者,全因胃中有邪气,阻遏升降之机。故用参枣姜夏,专和胃气,使饮入胃中,听胃气之上下敷布,交通阴阳。再用桂枝,发太阳之气。载引黄连,从上焦阳分泻热,不使其深入太阳,有碍虚寒腹痛。

黄连汤与半夏泻心汤的组成很相近,那么这个方子实际上就是半夏泻心汤去了黄芩,那么加了桂枝三两;黄连呢把量加到了三两,由一两加到了三两;人参呢减了一两,减成了二两。

本方证比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胸中烦热更重,更明显,所以黄连的量更大。本条虽未言下利,但就药物论,治疗呕而下利当亦有验。

两方均能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呕吐、腹痛等,但黄连汤擅长治疗痛呕,半夏泻心汤擅长治疗热痞。

从体质状态来看,黄连汤证是半夏泻心汤证的虚弱化。与半夏泻心汤证相比,黄连汤证之人变得又黄又瘦,唇不那么红了,脉搏变得无力缓慢了,血糖变高了,性功能减退……

霍乱的时候,针「委中穴」、「外关穴」,内服「黄连汤」,针加药,大约二天就好了。

歌诀:

黄连汤内用干姜,半夏人参甘草藏,

更用桂枝兼大枣,寒热平调呕痛止。

声明: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治食物入口即吐方: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张仲景方)

寒热错杂证方: 麻黄升麻汤(张仲景方)

回阳救逆第一方:“四逆散”(张仲景方)

治疗上热下寒的经典方剂:乌梅丸(张仲景方)

寒邪的克星:“当归四逆汤”(张仲景方)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清荷文苑欢迎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黄连汤:升降阴阳。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
经方临床模拟练习-每日一案(第546期)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九八)黄连汤
黄连汤
生姜汤,生姜泄肠汤,生姜和中汤,生姜半夏汤,生姜甘草汤,生姜橘皮汤,生姜生附汤,桂枝生姜枳实汤,生姜泻心汤,,
肠胃不和之寒热错杂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