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她学伤寒】《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90---93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90---93

文/敏敏

第二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篇

90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这条论述汗下先后的治疗原则。

条文译为:本应当先发汗的用泻下法,这是错误的;如果先发汗,这样的治法不为错误。本应当先泻下而反用发汗法,是为错误;如先泻下,这样的治疗不为错误。文中有两处“本”字,是本应当的意思,文中前一处是“复下之”,后一处是“反汗之”,“复”与“反”都有“反而”的意思。有先就有后,前面有“先发汗”,就应当有“后下之”,接着才是“治不为逆”;后面的“若先下之”,应当接着有“后发汗”,然后才是“治不为逆”。这是省文。用“先”字表示更深一层次了,其意为病有表里缓急,治有先后次第,先后误施,病必不除。所以必须掌握条文中的“本发汗”和“本先下之”的精神,不可失序。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病有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这句话的意思是病人有表证又有里证,是先治表还是先治里?要取决于表里缓急,表急先治表,里急先治里。

因为这个病啊本来是应该先发汗的病,却不发汗,而反下之,这就是施治之逆了。如果先发汗呢?治之不为逆,这是第一种讲法。那么还有第二种讲法,本来先应该发汗,而先下之,这是施治之逆;如果先发汗了,那么发汗之后有可下的证候而下之,治不为逆,这么讲也通的。

但是底下这一条啊就不行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那么应该先下的病,而反发其汗,这就是治逆。如果先下之呢,「治不为逆」。这个就不能像上面那一段有第二种讲法了,根据上条的第二种说法,本来应该先下,而反先发汗,这是施治之逆。要是下之后,有发汗的机会再发汗,这是治不为逆,这么讲在理论上是讲得通的,但在实际上没有,没有一个病啊可以先泻下之后再发汗的病,像阳明病了,泻下完了还发汗,没有那个事。所以根据这一条知道上面那一条啊,也不能作第二种那个解释。

本先温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温之,治不为逆。先温,后再解表是可以的,这后头都有的。但是这个下之后再汗,是没有这个例子的。我们在临床上也没有这种实际的病的反应,也没有这个样子的。

所以这段讲还根据前头第一个讲得对,就是病啊有宜汗的,有宜下的,那么古人说了,「阳盛阴虚,汗之则死;阳虚阴盛,下之则亡」。所以该下的发汗了,或者该发汗的下了,都是逆治。别看刚才说的是后世的说法,其实是内经上的。这个地方阴阳啊,阳就指着热,阴就指着津液。阳盛阴虚,就是津液亏,发汗它还去伤津液,所以不能发汗,这个津液不能让它亏。这个伤寒它不这么讲,这个书这个阴阳啊与内经上所讲的阴阳是不同的,它这个阳常指着津液,咱们前头有很多条文了,可以回头看看。

内经上说这个阳盛就是热盛,阴虚就是津液虚,这个不能发汗;热不盛,而津液特别充分,可以发汗,内经上是这么说的,但是这个是有语病的,因为真正阳虚,真正没有热,也不能发汗,你要知道啊,所以这句话有语病。因此后世医家根据这个甚至于说「桂枝下咽,阳盛则毙」,这里的阳都指着热盛。其实桂枝汤治的病哪一种没有热?都有热,但是那个热是表热,不是说是有热就不能用桂枝,这是错的。表有热,还是非用不可。所以拿内经来注解伤寒论,有的地方就注得不通。底下就承着这一条,说这个汗下先后的问题。

91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这一条举例论述表里缓急的治法,承上一条说明表里缓急的治疗原则。治则上称“变法”,“变常法”的意思。

“伤寒,医下之”是病的来路,伤寒本应当用汗法反而用下法,随着泻下就下利、完谷不化。说明误下损伤脾肾之阳,肾阳虚衰则完谷不化,叫“下利清谷”。这时还有“身疼痛”,说明伤寒表证仍存在,既有表复有里,而里之脾肾阳衰成为主要矛盾。如果强发虚人之汗,后果不堪设想,会更伤里阳而出现亡阳之变,所以急当救里,用四逆汤回阳救里急,治下利清谷不止。服了四逆汤后,大小便恢复正常,身疼痛仍然存在,这时身疼痛的表症就成为主要矛盾,急当救表,用桂枝汤治疗。这时虽有身疼痛也不能用麻黄汤,因误下伤阳。经治疗,阳气刚恢复,不耐峻攻,宜桂枝汤解肌和表,因桂枝汤尚有解表扶正的作用。

文中“清谷”为不消化的谷食;“清便”是大便,清通圊,通假字。

伤寒呀没有下之法,所以它上面说「本应汗之,而反下之,此为逆也」。看起来是伤寒,法当发汗,而医下之,这是错误的,因而造成底下这种情况,「续得下利清谷不止」,就继下药之后肚子拉个没完了,继续下利,同时呢排泄物是「清谷不止」。

「清」,我们解释过,如厕叫做清,清谷就是排泄的大便完谷不化,清谷的「清」在这块是个动词,就是排便,排的都是完谷,而不是正常的大便。那么本来这里头没有病,却用下法,这就是诛罚无辜了。由于泻药,造成里边虚,里虚为寒,所以这个误治,反而造成虚寒下利清谷之病了。

「身疼痛者」,表示这个时候表还不解,可是这个要是里虚寒而有表证,应该舍表救里,这是定法,前头也讲了,我们在临床上也是这样的,即使它不是由于这个误治,可是这个人既有表证又有里证,而里证需要温补,你就要舍表救里;反之,如果里证需要攻伐,像太阳阳明这种并病,那你得先解表后攻里。这是定法,是我们要知道的。

「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就表」,这一段有两个解释,这第一个是虽然误下,但是清便自调,清便自调就是大便正常了,没有续得下利而清谷不止,他没有这种情况,可还是有这个身疼痛,这是表没解呀,那你还得解表,别管里了,它里没有问题嘛,这是第一个解释法。这还可以这么解释,那么续得下利清谷不止,经过救里而清便自调之后,这时候你再解表,也讲得通。

这一段啊也有两个看法,一个说的虽然误下,没有上边的情形而清便自调,那要有身疼痛,急当救表,这个讲法也行;另一个呢,就是已经有续得下利清谷不止,急当救里,救里之后,已经清便自调了,这阵你再救其表,都讲得通。对于这段文字,这两种说法都有理的。究其实作者着重哪一点,也不得而知。

据我看呢,还是我们前头讲的那个对,原本应该发汗而误下,可是误下不一定就下利清谷啊,不一定的,要是下利清谷呢,这就是虚寒了,这里的定法就是先救里后解表;否则,没有这个情形,身疼痛还是表没解,该解表还得救表。那么救里呢一般用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为什么用桂枝汤?这前头也讲得很多了,桂枝汤的应用啊,都是根据体液有丧失之后了,还有表证不解,这时解表你只能用桂枝汤。

不管是发汗后、下之后,都会亡血、亡津液,这个时候表不解不能用麻黄汤,只能用桂枝汤,这个在临床上很重要啊,这也是定法了。在临床上,无论它吃了其它的发汗药,或者吃了泻药,这个表没解,虽然是不汗出,也不能使麻黄汤,要使桂枝汤。所以这个地方它说救表宜桂枝汤,非常地肯定了,这要注意。那么一开始得病,在伤寒这个阶段就没有汗,那你当然用麻黄汤。

92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这是前后没有回文,不衔接了。「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很含蓄啊,这个咱们可以看看少阴篇,这节就是从少阴篇这节来的,跟麻黄附子细辛汤那节有关,你们看看,少阴篇301这一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它是根据这条来的。

少阴病也在表嘛,它开始得的时候,这个少阴病啊,以不发热为常的,脉也不沉,所以这个少阴病在太阳篇前头就有提及,「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就是指着发于太阳病,发于阴就指着说的发于少阴病,所以这个一般感冒也是有少阴病的,在临床上要注意,不过这个少阴病少见,比较常发生在身体素虚或者是老年人,它开始得病就是少阴病,这个体温呢,病人不觉得发热,但是你要去量,他体温也挺高的,所以这个发病开始,不发热,只是恶寒,大概是有少阴病。

那么这个呢就是,少阴病始得之,反倒发热,本来少阴病以不发热为常,而它反发热,脉一般也不沉,而脉反沉,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这就是除了表证外,体内还有停饮。这个脉沉啊,《金匮要略》上有讲,「脉得诸沉,当责之于水」,里有水,脉就现沉,那么这个就是少阴病加上里有水。这个少阴病就是表阴证,它在表的期间最短,就是两三天而已,如果里头有水,一往传里,非传到太阴不可,所以这个时候啊赶紧去饮,所以它搁细辛嘛,细辛也是主水饮的一个药,同样小青龙汤去饮,里头也搁细辛不是嘛,我们这一段就是接着这301条来说的。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指着就是这个「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这一段。「若不差」,就是有上面的病症,给服了麻黄附子细辛汤,而病还不好。「身体疼痛」,身体疼痛还是有表证啊,虽然有表证,但是已经吃过麻黄附子细辛汤病没好,而且脉沉,那么说明不能再发汗了,少阴病不像这个太阳病,少阴病发汗后病不解,那么这也得赶紧救里了,所以宜四逆汤,温其里以去其水饮。

由于这个少阴病要转入太阴病,这个死亡率相当地高啊,所以大家要留心老年人的感冒,稍有不慎,死亡的非常地多。就是说要得了少阴病这种感冒,发生传里而并发太阴病的时候,死亡率相当地高,因此这个时候得了麻黄附子细辛汤证而脉沉,虽然有表证,还是以里为主,这个里头阴寒太盛了,得赶紧舍表救里,或者是个当救其里呀,这就是根据这一条来说的,当然有用四逆汤的机会,这些个地方都说的很好。

不过这个一般注家都搞错了,他没前后看,所以没看出这里搁「若不差」的用意,这个书上的不解呀、不差呀,他不是随便搁这么两个字,都有用意的,要是随便搁两个字就没意思了。所以像这个「头痛发热,脉反沉」,它搁个「若不差」,是什么意思啊?如果就只是说若不好,这在文句上就讲不通了,它隐含着这个病人经过治疗,什么样的治疗呢,就是根据301那一条,所以它说「病发热头痛,脉反沉」,它是表证啊,脉不应该沉的,可是由于里头有停水,里头停水意味着胃虚才能停水,也就是虚寒,依法呀一方面要解表,根据301那一条,同时它用细辛去其寒饮。那么吃这个药还不行,表示这个阴寒太深,得赶紧舍表救里,它是这么一个意思。

所以这一段要是根据字面上讲,讲不通,得合着这301条看才有意思。那么四逆汤前头讲过了,就是甘草、干姜、附子,甘草干姜汤加附子,这是温里最有力量的药了,后头说的温里回阳啊,其实就是温里。

93 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这一条论述汗下失序的变证,以及自愈的机转和余证的治疗方向。太阳病为表病,应先汗而先下,为误治,故不愈。

因此,再发汗是汗下失序。这样的错误治法使表里俱虚,因此“致冒”,冒就是头晕目眩。其原因是泻下伤了里阴,发汗伤了表阳;里阴指肠胃的津液,表阳指太阳经表的阳气。里阴表阳俱虚,故头晕目眩。“冒家汗出自愈”,是说因汗下失序导致头晕目眩的人汗出会自愈。为什么会“汗出自愈”呢?因为汗出提示津液复,表气和,营卫调和就会自愈。如果津伤里虚,胃干肠燥成实,谓里未和,虽然头目眩晕通过自汗而愈,而里未和,可用调胃承气汤一类轻微泻下剂。

这个太阳病,法当汗解呀。那么这里根据这个前面,就是「本发汗,而复下之」、「本先下之,而复发汗」,就根据这一条,所以这个「先下」是误治就是逆治。

太阳病依法当汗解,应当发汗,那么要是先下,那病不会好的。「而不愈」,下了之后,医生一看,病没好,又给人发汗,这都是错误的。那么太阳病误下后,表不解,也不能再发汗,只能用桂枝汤,所以要特别记住这桂枝本为解肌呀,汗下之后,表不解,只能用桂枝汤。另外,这伤寒论里说发汗啊都指着是麻黄汤。

那么这个大夫就乱来了,先吃泻药就已经错了,而表不解应该用桂枝汤以解肌,不应该用麻黄汤以发汗。「因复发汗」,可是他又用麻黄汤来复发汗了,一误再误,这个下之虚其里,发汗呢虚其表,以至于表里都虚了。「其人因致冒」,为什么呢?这前头不是有嘛,「发汗,若吐、若下」这都能够亡津液、亡血液,这个就是由于表里俱虚,人丧失了大量的体液,就是贫血了,就会「致冒」,这个「冒」,就是昏冒,就是现在咱们说脑贫血,不过这是一时的,不是素日贫血了,他是由于恶治的关系,造成一时它脑贫血而昏冒。

「冒家汗出自愈」,那么如果没有其它的毛病,这个冒它只是一时的现象,津液恢复就好了。津液恢复,表和了就要出汗,这个就是自愈的现象。「冒家汗出自愈」,不是让你发汗,这个汗出说明津液已和了,营卫已调,这津液恢复,血液也不贫了,这冒就好了。

那么底下这有个解释,就是「汗出,表和故也」。由于这个汗下失法,造成津液、血液都虚,一时地眩冒发作。那么如果它要是自己出汗了,表示津液已恢复了,就是表和了,那么津液也恢复了,它这个冒就自然好了嘛,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如果这时候你看里头还没有和,丧失体液太多了,那么大便也干,那么你再「然后复下之」,再和其胃,这个可以跟2930条那个调胃承气汤参看,底下这一段也是接着这一段讲的。

(引之胡希恕、倪海厦、胡要所伤寒论讲座)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1~3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4~6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7~10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11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12~13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14~15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16~19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20~22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23~25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26---28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29---30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31---32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33---34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35---37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38---39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40---41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42---45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46---47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48---50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51---54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55---60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61---62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63---64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65---66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67---70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71---75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76---80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81---82
《伤寒论》条文解读 太阳病脉证83---8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稿2
《伤寒论》六经病中头痛条文辨析
白话伤寒论21)肠胃感冒
《伤寒论》中关于头痛相关条文的总结
伤寒杂病论义疏卷十三下(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名老中医经验集赵金铎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