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热播剧《女心理师》中的故事,多少人正在经历

最近,一部剧火了!

上线一周时,播放热度飙升全网第一,占据各大视频指数热度榜之首!

不是因为别的,

而是其中的案例故事正是我们普通大众正在面对的心理问题:

抑郁症、焦虑症、讨好型人格、产后抑郁、高压父母等诸多需要被正视及给予更多关注的社会心理问题。

我们本以为像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离我们很远,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1

我国每10个产妇中

就有1个患有产后抑郁症

剧中的詹璐,面对突然意外的二胎,打乱了整个生活节奏,也因为这个孩子,各种家庭矛盾也变得突出。

在生完孩子的3年里,詹璐不仅时常焦虑失眠,而且还经常泪流满面,冲动起来更是想杀害自己的孩子。

然而在丈夫和婆婆看来,詹璐就是矫情、玻璃心、没事找事.......

而詹璐所经历的正是部分产后女性所经历的——产后抑郁症

我国每年大约有1500万新手妈妈,其中有6-8成在产期或者产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有20%的几率会发展为产后抑郁症。

据调查,我国每10个产妇中就有1个患有产后抑郁症。

对产后抑郁的不理解,认为只是矫情、没事找事,是发生产后悲剧的重要原因。

2

没病找病

实乃“心病”

有没有人有这样的经历:

觉得自己呼吸困难,有濒死感,失眠,食欲不振,浑身难受,总觉得自己生病了,但是检查结果却正常。

剧中的荀总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所以他总是来到医院看病,告诉医生自己整天坐立不安,躺下整晚睡不着,吃东西也没有胃口,浑身难受,跑遍各大医院,检查结果都是正常的,医生都告诉他没有病,可他却感觉自己病重甚至是得了绝症。

后来经过贺顿了解荀总属于心病,心理学称之为惊恐障碍,这种症状最开始的时候 会意识到身体的变化,进而频繁地去看医生,医生会查出身体状况一切正常,紧接着,下一次发作会更加的严重,甚至呕吐,喘不过气,而少数人会特别关注这个情况,并为此感到焦虑,才变成一个问题。

而像荀总这样的病人,临床中多见!

相当多的惊恐障碍患者同时有这样的体验——

强烈恐惧,好像即将要死去或即将失去理智,难以忍受。同时感到心悸,好像心脏要从口腔跳出来,有胸闷、胸痛、气急、喉头堵塞窒息感,因此惊叫、呼救或跑出室外。有的伴有显著植物神经症状,如过度换气、头晕、多汗、面部潮红或苍白、震颤、手脚麻木、胃肠道不适;感到自我的全部或部分似乎是不真实、遥远或虚假;或者感到外界不真实等痛苦体验。

3

父母的为你好

并不是真的好

剧中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尤娜,因为父母的婚姻关系破裂、遭受校园霸凌等原因,陷入了自我价值怀疑,并做出了伤害自己以博得关注的危险行为。

从一开始偷东西,故意割伤自己,到摔下舞台等自残行为,再到站在天台上试图跳楼,尤娜一切的行为动因,都是为了获得父母关系的和谐与其对自己的关注。

类似于尤娜这样的孩子生活中有很多,孩子的心思是我们大人体会不到的敏感。

去年有一名12岁的小女孩,因父母离婚选择了自杀,她的遗书中写道:“希望妈妈走出阴影,跟爸爸复婚,希望爸爸改掉坏毛病,让妈妈笑口常开。”

从言语中可以感受到,孩子敏锐的察觉到父母之间的异常,并且希望用自己的离开,能够让爸妈重新在一起,获得幸福与快乐。

事实上,这种“好”并不是孩子想要的。比起“为你好”,他们更希望的父母的坦白与尊重。

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自杀率高居不下,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与父母有关。而“为你好”,则是把孩子推向绝望境地的常见原因之一。

4

宁愿委屈自己

只为讨好别人

剧中的莫宇是个职场老好人,即使他早上刚刚淋了一场雨到公司,也会因为同事让他带杯奶茶,而再次冲进雨里,帮同事把奶茶买好。即使进公司将近半年,领导叫不出他的名字,但是同事之间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还是会让他干。

其实,很多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莫宇的影子,经常无意识地讨好别人,在生活中,面对别人的要求,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都拉不下脸来直接拒绝。

我们总是害怕拒绝别人,或者说抹不开面子。

小到帮别人处理一份文件,大到借钱,为别人的人生买单,甚至为了自己的面子,宁愿委屈自己,牺牲自己的生活,只为了讨好别人。

《奇葩说》辩手董婧说过:“今天你素颜上班,她说你丑,明天你化妆上班,她说你小妖精;不要去讨好身边的人,他们真的很难讨好。”

所以,做真实的自己,不管别人怎么看,至少自己喜欢那样的自己。

5

将压抑转化成暴食

发泄情绪的病态

与尤娜一样,剧中同样受伤于亲子关系的,还有暴食症女孩蒋静,她因活在强势母亲的管控下无法挣脱,选择通过极端爆饮爆食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

妈妈嘴里一直有一句话:“小静,咱们一定要争气,一定要让别人知道咱们不靠别人,也能活得很好。”

多年的压抑,转化成了蒋静的暴食。每次她觉得焦虑,压力很大的时候,都会用食物填满自己。

吃饭的时候,大脑空白,什么都不想。

吃完之后,害怕长胖,疯狂去催吐。

暴食症又叫做神经性贪食症,属于一种心理疾病,表现为在没有饥饿感的情况下无法控制自己大量进食,但在感到饱胀感之后陷入极度自责和痛苦,会用不健康的方式来清除吃进的食物,比如催吐节食或者吃药等等,对身材和体重变化极为敏感,容易导致焦虑和抑郁的症状。

《女心理师》目前正在热播中,剧中有各种各样的人群,他们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但其实他们又何尝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呢?

心理问题一直以来是很容易被大家所忽视和避讳的,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正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但在当前普遍的认知中,大部分人在面对心理问题时,会选择拖一拖,大家认为只有患有病理性心理疾病的人,才需要进行求助,需要进行心理治疗。

其实不然,在任何焦虑、烦躁、不知所措等低落情绪出现的时候,都可以找心理咨询师进行专业咨询,他们会引导你梳理出你目前所遭遇的糟糕情绪的前因后果,给予你一种被接纳感,从而打破不良情绪铸建的黑色闭环,让光亮逐渐重新进入。

(点击图片,在线测试抑郁程度)

(点击图片,在线测试焦虑程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理学:父母在陪伴患抑郁症的孩子时,要谨记这五点!
厌食、暴食、失眠…18岁高中生患重度抑郁想自杀!青少年心理问题,要重视!
难治性抑郁症的真相6:患者的厌食/贪食行为,可通过这些步骤逐渐缓解
身体痛、咬手指、暴食……心理咨询师教你发现情绪症状
有些人,他们不快乐......
面对抑郁症或者躁郁的孩子,父母该以怎样的态度和心理来面对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