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评A185:战争与和平——读《20世纪简史:从无线电到柏林墙》

/望月听雪

       犹记得那个跨越千禧年的日子,举国欢庆,走进新世纪,跨进新千年,何其幸运可以历经千年伊始的日子,送走了二十世纪,迎来一个欣欣向荣的二十一世纪。然而这个新千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傲视前方的,在二十世纪伤痕累累历经劫难的日子过去之后,终于浴火重生、凤凰涅槃,跨越了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战争的硝烟弥漫了整个世界之后终于烟消云散,拨云见日般重现曙光。“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一起倒转时光的年轮,回到二十世纪,惊世骇俗,发生了很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事件。“战争与和平”是这个时代的主基调,亦是此书的主旨所在,“和平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告别了冷兵器时代,现代武装让战争愈加残酷惨烈,惨绝人寰地上演了史无前例的两次世界大战。

       二十世纪之初,灿如旭日,横空出世,承载着人类前所未有的希冀。告别了十九世纪的霍乱、大瘟疫,当时的人们有理由期待,自此以后世界将一帆风顺,生活将祥和安宁。然而事与愿违,世纪初的一场世界大战让踌躇满志的人们手足无措,悲观至极。二十世纪下半叶的和平时期里,包括铁幕落下、太空竞赛和计算机的兴起在内的很多事件,都受到之前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但战争之外,本书更追溯医学方面的非凡发现、汽车飞机和无线电的影响、女性地位的提升、绿色运动、第三世界国家的解放、对体育的狂热、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世界前途的变化,还有鲜有人注意的小片段,日常生活的诸多鲜活场面。随着交通手段的发展,二十世纪的世界越来越小,世界大战、经济危机、意识形态的对抗之外,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构成了色彩斑斓的历史图景。笔者让一个世纪前的历史复活了,跨越千年的一次熟悉又陌生的全球之旅。

       大致因为这是中译本,开篇即是笔者的中国之行,一个外国人眼中的文革时代,那个动荡的岁月,处处是“破四旧”、大字报、喊打喊杀、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十年文革,血迹斑斑,罄竹难书,一场空前绝后的全民族的浩劫。这段经历记叙在杰弗里·布莱内的《跨越红色世界》里,列车轰鸣,载着他从香港开始,连访五个共产主义国家,中国、蒙古、苏联、波兰和东德,红彤彤的世界里却天翻地覆,抛却了经济发展,破坏了诸多的历史文化文物,一味地钻营进自以为是的运动中。笔者看到的是经济的落后,人们日常都是艰苦的体力劳动,极低的生活水平,当时笔者的想法是,大概自己有生之年,将看不到这个曾经盛极一时的文明古国的发展进步了,作为泱泱华夏的炎黄子孙,真是可悲可叹!

       ——如日中天的欧洲:遥远的帝国

       二十世纪之初,清朝的末时代,当中国还沉浸在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之中时,欧洲已经主宰了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区。海上的远洋巨轮和大型战舰,大多飘扬着英德法的旗帜。大部分的大城市及其著名宫殿、博物馆、艺术馆和高等院校都在欧洲。世界上大多数的铁路和电报线路,都由欧洲人来建造或出资建造。地球上的主要岛屿,大部分都是英国、荷兰、法国、葡萄牙、西班牙或德国的领地或殖民地。几乎整个非洲和所有的太平洋岛屿,都在欧洲的统治下。在亚洲,不受欧洲帝国统治的主要国家,只剩下中国和日本。

       当欧洲的外交家和商人觊觎资源丰富的中国时,中国还在沉睡中。这个拥有世界上最庞大人口的国家,也可能被列强视作地产瓜分,岌岌可危。复兴后的日本在1894—1895年的战争中打败中国,而中国却能保持国土的完整无缺,实属幸运。简言之,欧洲与美国在侵吞或控制中国领土的问题上各怀野心,相持不下。当台湾刚被日本侵吞之时,像上海、澳门和香港这些中国港口已然在欧洲的控制之下。 

       这些在二十世纪初看来强大的欧洲帝国,仍在继续扩张自己的野心。它们都将在20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四分五裂、分崩离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非正义战争

       19世纪末20年代初,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纷繁复杂,但基本矛盾有三对,即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

       法德矛盾十分尖锐。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失去了原来在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国内各个阶层一致要求报仇雪恨,德国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极大扩充军备。俄奥矛盾的表现是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多年来,俄罗斯打着大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半岛上的南方斯拉夫人居住地区进行扩展,地处中欧的君合国奥匈帝国也在向巴尔干半岛西北部扩张,又怕在自己统治下的南方斯拉夫人,脱离奥匈帝国的统治而独立。英国从它传统的外交政策上出发,力求维持欧洲大陆势力的均衡,既不愿意德国过分强大,也不愿意看到俄国的势力在巴尔干半岛过于膨胀,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的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开始激化,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属同盟国阵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则属协约国阵营。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但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战中,各种新式武器如飞机、毒气、坦克、远程大炮相继投入战争,是武器发展史的重要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当参战各国坐下来清点得失的时候,大部分国家都沮丧的发现,自己损失参战。美国似乎是个例外。他们在一战结束后,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虽然在武器装备上,仍然比不上英国、法国,但依然可以肯定,美国在一战中捞到了不少油水。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最初阶段,便宣布了自己的中立态度。然后,它开始在拉美、远东一带,积极的发展贸易。不断的巩固在这些地方的利益,捞取大量的外贸利益。他们借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牢牢的把一些重要资源抓在自己手中。尤其是拉美国家,像巴西的咖啡、墨西哥的石油,智利的锡矿等等,美国人都将它们揽入怀中。除了美国官方,大量的美国私人资本也开始到海外贸易。趁着欧洲国家来不及反应,趁机积蓄实力。美国在当时,不仅趁机占领海外市场,还向参战国中的协约国卖资源。它将全世界40%的黄金都牢牢抓在手中,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简称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从而在世界东方形成第一个战争策源地。之后中国政府向国联求助,却并未得到国联的积极回应。当时西方大国普遍奉行绥靖政策,意图通过纵容法西斯的行径来换取暂时的和平,由此日本得以自行其是。这场事变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二战已经浮现。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内战、慕尼黑阴谋等等事件最终的妥协策略,助长了法西斯的嚣张气焰。德意志第三帝国更加肆无忌惮,第二年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全境,德意志第三帝国军事和经济实力大增,加速了侵略扩展的步伐。苏联对英、法两国更加不信任,出于自己国家的安全考虑,1939年,苏联与德意志第三帝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由此,在与苏联商讨了瓜分波兰和东欧势力范围,得到苏联的中立保证之后,希特勒决定放手一搏。这一条约进一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经济危机、法西斯独裁、一战祸因、国际联盟的失败,到二战前国际联盟已经形同虚设,无力阻止法西斯势力的扩张,回天乏力之余,已然步入生灵涂炭的边缘。之后,战场涉及之广,战事涉及国之多,无与伦比。波兰战役、法兰西战役、敦刻尔克大撤退、不列颠空战、巴巴罗萨计划、中途岛海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柏林会战、冲绳岛登陆战等重要战役,相继登场,死伤无数,同名电影中的场面历历再现了当时尸横遍野、惨绝人寰的场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是如何被“饿死”的。随着珍珠港的滚滚黑烟,太平洋战场迅速扩大。到了1944年,盟军已经开始反攻日本本土,但日本的抵抗力度也随之加大。美国人惜命,一场登陆战就能死上万人,后面不知道还需要登陆多少次,这样的结果是不能承受的。当时美军估计,如果逐步推进,战争要打到1947年,还要靠100万士兵的伤亡才能办到。于是美军决定对日本实施封锁,切断物资供应,削弱其战斗潜力,“要让小日本什么也得不到。”二战时期的日本物资运输大部分通过内海进行航运,海上交通线就是日本的“生命线”,所以海上封锁是最有效最致命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美军在下关海峡布放水雷2030枚,迟滞了日本对冲绳岛的支援。到了5月份,美军开始重点封锁敌人的工业中心。东京、大阪等重要港口以及濑户内海都在重点关怀的范围之内。经过一番辛勤的耕耘,濑户内海成为“死海”,日本各大工业区之间的海上交通瘫痪。从中国、朝鲜运往日本的货船只能在本州岛西边卸货,国内工业城市严重缺乏资源,国民生产濒临停顿。考虑到本州西边还能正常卸货,美军又把水雷开发到了本州岛西边海域,日本舰艇从最初几十艘受到威胁扩展到上千艘被困。在饥饿战役的最后阶段,美军的布雷地点扩展到朝鲜半岛的周边海域,迫使日本与中国、朝鲜运输线路的断绝。当时日本22个造船厂中瘫痪了19个,无数损伤的船只得不到修理。到了1945年7月份,日本国内的企业家警告军界如果战争再继续下去,将有700万国民被饿死。政府高层也承认,如果战争继续,势必会造成“民族之灭亡”,到了1946年秋天,全国只会有两种人:死人和频临死亡的人。

       二十世纪不仅仅被战争主宰着,也有科技文化大幅度发展的积极方面。“被捕的音乐家站在牢房铁窗前,用牙刷指挥着她的抗议音乐。年轻牧师马丁·路德·金站在林肯纪念堂的台阶上,向世界宣告'我有一个梦想’。披头士、滚石乐队和鲍勃·迪伦的电吉他代表了第一代的舞台魅力。反主流文化成为20世纪别样的色彩,越走越远。英国诗人阿尔弗雷德·诺伊斯曾遥想月亮是'掷到雾霭弥漫的海面上的幽玄的帆船’。如今,在太空探索的漫长征途中,人类已经抵达了月亮和夜空,它们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神秘感。”

       “在充满战争与和平演替、心灵求索的史诗般运行中,的确有一种冥冥之中'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命运规律’,它有充满道德意蕴的天,俯视着莽莽人寰,演绎着人世沧桑。”“如果设想人类生活可以用理性来支配,那么,生活的可能性就被消灭了。”这是《战争与和平》故事尾声中的结论,“人道主义与博爱精神”是其主旨。

       往事已随风而逝,而硝烟散尽之后,留下的是无尽的哀伤,伤痛之后的巨人重新站起来,立于世界之巅,俯瞰芸芸众生、天下苍生。“天地间,浩然正气长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资本主义扩张下的暗流涌动——“一战”爆发的必然
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有五大帝国在20世纪消失
一战史丨巴尔干半岛问题,为何在近代成为一战爆发的“导火索”
惊天大浩劫: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最大的三个帝国全部消失,是哪三个帝国?
两次世界大战的故事(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