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代河西边防组织补证

于光建,闫婷婷

(西北师范大学 历史地理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

摘 要:河西地区是唐王朝十分重要的边防要地,故唐代在河西地区设置了大量的军事防御机构,但历代传世文献对一些基层的机构多有缺失。通过敦煌吐鲁番出土文献对唐代在河西设置的镇、守捉、戍、烽作一钩沉补阙,以期能够管窥更或是重新构建唐代河西边防体系。

关键词:唐代;河西;敦煌吐鲁番文书;镇;守捉;戍;烽

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76(2007)02—0049—04

河西地区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优越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社会条件,历史时期成为历代中原王朝

[1]

所锐意进取和经略之战略要地。清人顾祖禹:“欲保秦陇,必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之言无疑是对河西战略地位之重要所做的最为精辟之阐述,有唐一代亦不例外。禇遂良曾上疏唐太宗:“河西者,中

[2]

国之心腹”,自唐建基,其最大的威胁便是来自北方的突厥以及河湟地区的吐蕃。而河西诸州则正处于北抵漠北,南通河湟,西进西域,隔绝羌胡的战略襟要,因此加强河西地区的军事防御体系成为唐王朝拱卫关陇,经略西域,巩固其统治的关键,故有唐一代在处于边防要地的河西地区设置布防了诸多军事机构。《新唐书》载:“夫所谓方镇者,节度使之兵也。原其始,起于边将之屯防者。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

[3]

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除军、镇、守捉之外,还设置了戍、烽作为边防的基层组织。但唐代历史文献对边防镇、戍、守捉、烽类型数量有所失载,本文试图通过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关唐代河西镇、守捉、戍、烽等基层军防机构作一梳理补遗。笔者学识浅薄,难免挂一漏万,敬请方家指正赐教。

一、《新唐书》、《旧唐书》及《元和郡县图志》所载河西军防组织 据《旧唐书》卷三十八志第十八《地理志》记载:“河西节度使,断隔羌胡。统赤水、大斗、建康、宁寇、玉门、墨离、豆卢、新泉等八军,张掖、交城、白亭三守捉。河西节度使治,在凉州,管兵七万三千人,马万九千四百疋,衣赐岁百八十万疋段。”

附《旧唐书地理志》所载河西诸军、守捉表

赤水军

大斗军

建康军 甘州西二百里 5300 500

宁寇军

玉门军

墨离军瓜州西北千里5000 400

豆卢军 沙州城内4300400

新泉军会州西北二百里

张掖交城守捉 守捉 凉州南二里 500

白亭 守捉

凉州

治 凉州

西二

所 城内

百里 兵 33000 7500 马 3000 2400 总 计 收稿日期:2006—10—11

凉州肃州东北西二千里 百里

5200600

凉州凉州西西二北五百百里 里 1000

1700

《地理志》载兵:73000人;马:9400匹;衣赐:每年180万匹段

此表统计为:兵63500人;马7300匹,新泉军和宁寇军未计入

作者简介:于光建(1981—),男,甘肃武威人,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西北历史地理;闫婷婷 (1983—)女,山东邹城人,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研究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沈乐平| 敦煌遗书百讲(40):敦煌遗书所见之地方官署印
盛唐时期的军力分布,看看唐朝有多少兵力在边疆
河西节度使
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唐朝军事实力最强大的朔方军为何没有割据?
并非只代表割据和叛乱:浅析安史之乱前节度使的积极作用
【历史】民勤县的历史沿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