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塞下曲》 欣赏

《塞下曲1》(唐 卢纶)

林暗草惊风2

将军夜引弓3

平明4寻白羽5

6在石棱7中。

这是一首边塞诗。故事见于《史记  李将军列传》(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著)记载当时名将李广将军猎虎的事迹。诗的前两句写事件发生:暗黑的夜色里,一位将军正带人巡逻,忽然,前面山林里一阵骚动,瞬间狂风大作,草丛被惊得刷啦啦起伏抖动;树枝摇晃起落处恍惚有一头猛虎扑来。说时迟那时快,将军闻风而动,利箭满弦激射而出……后两句写事件的结果:次日清晨,将军吩咐兵士到昨晚经历的林间,射虎的现场,他们不禁大吃一惊:晨光璨烂之中,分明看见被射中的竟然不是老虎,而是一座巨石,默然蹲在草丛里,那枝白羽箭竟深深钻进石棱里去了!是的,是坚硬突兀的石棱!这需要多雄劲的臂力,多深厚的功夫啊!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出生于蒲(今山西永济),祖籍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市),卢纶一生不得意,只是因为权贵的推荐,才作了很短时期的官,可以说是得利于社交。唐中期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卢诗工于写景,形象鲜明,语言简练,边塞诗气势不凡,尚有盛唐气象,其中尤以《塞下曲》数首最为有名。

鉴赏:

司马迁记录的是:“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中(zhòng)石没镞(箭头),视之,石也。”而诗人叙述的是当时没有去看结果,等第二天早晨才发现将军射的不是老虎。有人可能要问:为什么不当场点明射中的是石头呢? 还要到第二天才知道原来是这样一个故事。

小读者朋友们自己想一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艺术处理手法呢?首先,一箭封喉百发百中的将军认定老虎是必死无疑,他从容不迫地继续边防巡逻,毕竟事情有轻重缓急,来犯之敌才是攻防的要害——这样可以表现将军胸怀全局、渊渟岳峙的战术智慧,以及艺高人胆大的乐观自信。第二,巧设“悬念”可以大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冲击力,使得人物形象更鲜活生动,此外把场景设计在白天,会让人一目了然看得清楚,夜里去看,当然也能发现事情的真相,但很难取得现在这样鲜明如画的戏剧效果。

中国古诗很讲究含蓄,最注重言外之意。诗人虽然没有直言赞美这位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的将军,但是侧面描写的修辞方法甚至更加强了我们的联想:如果射中的真是老虎将会射成什么样子?如果在战场上射击敌军兵马呢?于是,一个盘马弯弓、巍然屹立的英雄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塞下曲(卢纶)
卢纶《塞下曲 其二》“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全诗翻译注释及赏析
塞下曲·林暗草惊风 卢纶原文赏析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其二
第二十四首:首句的一个“惊”字真是出彩至极
听蒙曼品唐诗之八十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