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蒋寅|清代诗词评注(二)
3、吴伟业(1609-1672)
字骏公,号梅村。江南太仓(今属江苏)人。少聪敏,年十四能属文,为同里张溥所知。崇祯四年(1631),年二十三,中殿试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充实录纂修官。历官南京国子司业、左中允、左谕德、左庶子,皆未尝赴任,肆力于诗。明社既屋,福王称帝于南京,召拜少詹事,不数月引去。顺治十年(1653),慎交、同声两社大会十郡士人五百余名于虎丘,被推为盟主。清廷因亟物色之,地方官逼迫万状,不得不入都。授秘书院侍讲,迁国子监祭酒,以丁忧告归。卒时遗命以僧装殓,题墓曰“诗人吴梅村之墓”。著述今存《绥寇纪略》、《梅村集》、《梅村家藏稿》及戏曲《秣陵春》、《临春台》、《通天台》。诗尤长于七言歌行,“格律本乎四杰而情韵为深,议论类乎香山而风华为胜”(《四库全书总目》),号梅村体。
圆圆曲[1]
鼎湖当日弃人间[2],破敌收京下玉关[3]。
恸哭六军俱缟素[4],冲冠一怒为红颜[5]。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6]。
电扫黄巾定黑山[7],哭罢君亲再相见[8]。
相见初经田窦家[9],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箜篌伎[10],等取将军油壁车[11]。
家本姑苏浣花里[12],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13],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14],门前一片横塘水[15]。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16]?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只有泪沾衣。
熏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17],教就新声倾坐客。
坐客飞觞红日暮[18],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皙通侯最少年[19],拣取花枝屡回顾。
早携娇鸟出樊笼[20],待得银河几时渡[21]?
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
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
遍索绿珠围内第[22],强呼绛树出雕栏[23]。
若非将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
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烛迎来在战场[24],啼妆满面残红印[25]。
专征箫鼓向秦川[26],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
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27]。
教曲妓师怜尚在,浣沙女伴忆同行。
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28]。
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明珠万斛愁[29],关山漂泊腰支细。
错怨狂风扬落花[30],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31]。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32],一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33],越女如花看不足[34]。
香径尘生鸟自啼[35],屧廊人去苔空绿[36]。
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37]。
为君别唱吴宫曲[38],汉水东南日夜流。
[注释]
[1]据诗中叙事至吴三桂进兵陕西、驻节汉中止,疑作于顺治八年(1651)。圆圆:陈圆圆,明末苏州名妓,吴三桂之妾。吴三桂出镇山海关,李自成攻陷北京,陈圆圆被掳。三桂出于私恨,引清兵入关,最终夺回圆圆,携至云南。结局传说不一,或谓出家为女冠,或谓清兵攻克云南时自缢。
[2]鼎湖:《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中略)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后世以“鼎湖龙去”喻帝王之薨,这里指李自成破北京后崇祯帝缢死景山。
[3]玉关:玉门关,这里代指山海关。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攻李自成军。
[4]六军:周代制度,天子六军,这里泛指军队。缟素:为帝薨穿戴白色衣巾。
[5]冲冠:形容愤怒的样子。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6]逆贼:指李自成。荒宴:沉湎酒色。
[7]电扫:军势迅捷如闪电。《后汉书·吴汉传》:“电扫群孽。”黄巾:东汉灵帝时,张角起义军头裹黄巾,称黄巾军。黑山:东汉末张燕领导的起义军称黑山军。这里都代指李自成起义军。
[8]亲:吴三桂之父吴襄,为李自成所杀。
[9]田窦:田蚡、窦婴,均为西汉外戚,此指田贵妃之父田弘遇,或说指周皇后之父周奎。
[10]箜篌伎:指陈圆圆。箜篌,类似竖琴的一种竖立弹拨乐器。
[11]油壁车:用油涂饰车壁的华丽小车,南朝齐时钱塘名妓苏小小经常乘坐。《玉台新咏》所收《苏小小歌》云:“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12]姑苏:春秋时吴国都城,今江苏苏州市。浣花里:辛文房《唐才子传·薛涛传》:“涛字洪度,成都乐妓也。(中略)居浣花里,种菖蒲满门。”此代指陈圆圆居所。
[13]夫差:春秋末吴国国君,攻破越国后,越王勾践进献越女西施,以消磨其斗志,后终被越所灭。
[14]采莲人:指西施。
[15]横塘:在苏州城西南。
[16]豪强:指田弘遇(或指周奎)。
[17]永巷:宫中的深巷。
[18]飞觞:传觞畅饮之意。觞,酒器。
[19]通侯:秦汉时代侯爵的最高一等,又称彻侯、列侯。这里指吴三桂。
[20]娇鸟:指陈圆圆。
[21]银河:天河,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喻吴三桂与陈圆圆少聚多别。
[22]绿珠:西晋石崇之妾。赵王伦专政,石崇失势,伦党孙秀捕崇,欲夺绿珠,绿珠自坠楼而死。此指李自成攻占北京,圆圆为闯军所掳。
[23]绛树:魏时名歌女,与绿珠之典同义。
[24]蜡炬:王嘉《拾遗记》卷七:“灵芸未至京师数十里,膏烛之光,相续不灭。”这里借魏文帝迎接薛灵芸之事,喻吴三桂列箫鼓迎接陈圆圆。
[25]啼妆:汉代女子在目下拭粉,有如啼痕,故名。《后汉书·五行志一》:“啼妆者,薄拭目下若啼处。”
[26]专征:古代帝王授予将帅的特权,不待天子之命,可自行征伐。此言吴三桂有不向清廷奏请便可自行决断的权力。秦川、金牛道、斜谷、散关,都是吴三桂进兵陕西,驻节汉中所经历的地名。
[27]谓陈圆圆已别家乡多年。
[28]擅侯王:指吴三桂降清后被封为平西王。
[29]一斛明珠:唐明皇原宠梅妃,后移爱杨玉环,梅妃失宠而迁居上阳宫。但明皇偶或思之,曾送她一斛外国进贡的明珠,并命乐官谱《一斛珠》之曲。
[30]“错怨”句:指田弘遇(或周奎)将陈圆圆强携至京,陈氏倍受摧残。
[31]“尝闻”二句:倾城、倾国,指绝色的女子。《汉书·后戚传》载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周郎,三国时吴国元帅。《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孙)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此言吴三桂因纳陈圆圆为妾一事而出名。
[32]全家白骨:指吴三桂全家被李自成所杀。
[33]馆娃:即馆娃宫,夫差为西施所筑的宫苑。
[34]越女如花:用李白《越王台》:“越女如花满春殿。”
[35]香径:采香泾,在今苏州市西。
[36]屧廊:即响屧廊,吴宫中以木条铺成的路,西施走过发出响声。屧,鞋的木底。
[37]梁州:指汉中南郑,古为梁州地。
[38]吴宫曲:吴王夫差宫中的乐曲。这里双关吴三桂。
[鉴赏]
在吴梅村的诗作中,如果要举一首最脍炙人口的作品,那一定就是《圆圆曲》了。它不仅是“梅村体”歌行的代表作,也是清代有名的叙事诗。向来论者将它与白居易的《长恨歌》相提并论,不是没有道理的。它同样也是借一个女子的传奇身世来书写时代动乱的重大题材,在对女主角陈圆圆身不由己的悲惨命运寄予同情之余,又讽刺了拥兵自重的吴三桂无视国家兴亡而因个人私情失节事敌的匹夫之勇。诗中“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各联,无不用笔调的夸张庄重与事实的荒唐构成强烈的反差,而尽显讽刺、调侃之意。最后又以吴王夫差沉溺声色而亡国的历史之鉴,映照吴三桂“换羽移宫”、“珠歌翠舞”的现实,仿佛预言了他最终败亡的结局。当时陆次云作《圆圆传》,曾指出:“梅村效《琵琶》、《长恨》体作《圆圆曲》,以刺三桂,曰'冲冠一怒为红颜’,盖实录也。三桂赍重币求去此诗,吴勿许。当其盛时,祭酒能显斥其非,却其赂遗而不顾,于甲寅之乱似早有以见其微者。呜呼,梅村非诗史之董狐也哉!”其实就风格渊源而论,《圆圆曲》的格调或许更近于初唐歌行,有着轻飏婉丽的风格和流畅和谐的韵律,只不过并未严守四句一转韵的格式,而是顺应叙事的节奏略有变化而已。
过淮阴有感(其二)[1]
登高怅望八公山[2],琪树丹崖未可攀[3]。莫想阴符遇黄石[4],好将鸿宝驻朱颜[5]。浮生所欠止一死,尘世无由识九还[6]。我本淮王旧鸡犬[7],不随仙去落人间。
[注释]
  [1] 此诗为康熙十一年(1654)应诏赴京途中眺望八公山而作。淮阴,今江苏清江市。
  [2]八公山:在安徽省寿县北,有淮南王刘安庙。刘安信道术,门客八公能炼丹化金,后随刘安登此山,埋金于地,白日升天。见郦道元《水经注·淝水》。
  [3]琪树:玉树;丹崖:红色的石崖,都指八公山的树木和山石。
  [4]阴符:即《阴符经》,古代兵法。黄石:秦汉间隐士黄石公。张良在下邳 (今属江苏)遇见黄石公,获传授《太公兵法》,见《史记·留侯世家》。
  [5]鸿宝:淮南王刘安门下宾客所纂讲道术的书,见《汉书·刘向传》)。
  [6]九还:道家炼丹,九经循环而成。
[7]淮王旧鸡犬:据葛洪《神仙传》载,刘安升天时,剩下的丹药被鸡犬吃了,也得升天。
  
  [鉴赏]
  同为贰臣,钱谦益一直遭人唾弃,而吴伟业却多获原谅。这不能不说与梅村晚年诗中萦绕不绝的忏悔之情有关。虽说仕清前后仅两年,但对于吴梅村来说,这段经历却是生命中永远的耻辱。无论他置身于稠人广众之中,还是惊觉于夜半梦回之际,这段岁月的所经所历都会蓦然浮现于脑海,强制他重复体验那生不如死的屈辱感觉。于是,他生命残余的时间,就成了羞耻感不断拷问灵魂的精神炼狱。本诗以淮南王刘安升天的故事为依托,将崇祯帝喻为淮南王,将自己比作鸡犬,而反用原典之义,真诚地吐露了改朝换代之际未能殉国而沦为贰臣的悔咎和痛苦之情。“浮生所欠止一死”一句,语气绝决而更显得绝望;“我本淮王旧鸡犬”,比喻巧妙而又紧扣八公山,使悔咎之情表达得深沉而浓烈。

原载《清诗鉴赏》,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版,有兴趣的读者可点击链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典诗词漫话】官场诗客------陈圆圆与吴三桂
雄奇灵秀--八公山(旅游览胜)
刘安与八公山
吴伟业诗选
吴伟业
安徽淮南特产-----八公山豆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