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灶马
形态特征
突灶螽(图1)——若虫

体长36-38mm,体色红褐色至黑褐色,体型宽大,体背隆突或驼背状,故称“驼螽”。体表坚实,前胸背板有2条不明显的纵纹,无翅膀,靠后腿摩擦鸣叫。六肢长,关节及胫节具棘刺,转节黄白色,后脚腿节异常粗大,侧缘淡黄褐色具线状斑纹。本种属于大型的种类,分布于低中海拔山区,常于夜晚出没、鸣叫。   可入药(参见【药用价值】   )。

生长环境

傍晚开始活动。杂食,也吃小昆虫。是有名的洞窟性及群栖性昆虫。突灶螽是在昆虫中分布最广的一种,我国的南北东西都有它的存在。 此虫夏季常见于田野草石、土隙间,入秋后进入居民室内的厨房、灶间、或餐馆、豆腐坊的宅基、墙角、砖瓦的缝隙间,喜欢生活在炉灶等温暖的地方。一年四季都是它生长繁殖的季节。 突灶螽有趋光性,有时夜间它会跳到灯光附近。   该虫在野外时以植物的茎、果、叶为食,在室内则以饭粒、菜屑等为食。对人无害。

主要价值
突灶螽(图4)

【功 效】:拨刺消肿。 【主 治】:治竹刺入肉。

【性味归经】:辛,咸,温。入肺、脾二经。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

【别 名】:灶鸡(俗称)

【考 证】:始载于《本草纲目》。  

(图片地址:图1,图2,图3   ,图4   )

繁殖方法

交配

突灶螽(图3)

雌性一般选择体型较大的雄性进行交配。交配前,它们互相用触角触碰,之后,雌性慢慢爬上雄性后背,生殖器与雄性的对接。与其他螽斯类一样,雄性开始收缩腹部排出精托,整个过程约二十分钟左右。精托排出后,雄性独自离开觅食以补充体力,以便下次交配;而雌性会把腹部向前弓,咬食精托以获得营养。成虫每交配一次,身体便会衰老一些,直到死亡。

产卵与孵化

交配后3-14天雌性就会产卵,产卵时雌性把产卵管插入土中3cm并排出卵粒。一只雌虫一次可产最多百枚卵。卵形似米粒,呈褐色。

卵在自然条件下开始孵化,次年夏天一龄若虫破土而出倒挂在植物上利用重力进行第一次蜕皮。每只需经历几次蜕皮后才可变为成虫,每蜕一次皮,身体都会长大一些。最后一次蜕皮后约3-5天后雌、雄性成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Ⅵ)直翅目昆虫--蟋蟀
昆虫丨萤火虫
你觉得昆虫的鼻子在哪里?
生性凶猛,长相让人不寒而栗的动物,在东南亚和南方是一道美食
揭秘你所不知道的蚜虫
动物千奇百怪的生殖方式(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