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只用了3小时,他的失眠、抑郁大有缓解!这种“神奇”方法不能照搬,但能学习

本文字数约:4286 字       

阅读时间7 分钟

本文章节:

01、只用了3小时,他的失眠、抑郁大大缓解

02、患者和家长拓宽认知边界,对康复非常重要

以上为本文的音频,如有需要可点击聆听

“仅用了几个小时,就治愈了抑郁症”,这靠不靠谱?

有的机构和专家保证能治好患者的抑郁症、双相障碍,这能不能信?

一般来说,患者、家属对上述类似的说法要保持警惕。几个小时能治好抑郁症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概率很低,对于绝大部分患者来说几乎不可能。

而且每个患者的症状不同、家庭情况不同,患病背后的心理根源不同,一家人的配合度也不同,所以精神心理障碍的治疗效果是难以打包票的。

无论孩子得的是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还是其它精神心理障碍,如果遇到有医疗机构承诺一定能把孩子治好话,父母反而要警惕这是否为“某田系”的医院。

不过,如果满足了一些特定条件的话,确实可能只需几个小时就能帮助患者明显地缓解、甚至消除一些症状。

去年,我就遇到过这样的真实例子。

只用了3小时,他的失眠、抑郁大大缓解

一天晚上,我结束了忙碌的诊疗工作,刚想休息下,突然手机铃声响了。

我拿起一看,很惊讶,竟然是我的大学好哥们李军。自从毕业后,我跟他好久没联系了,我第一反应是他可能要来广州找我叙旧了。

没想到,我听到的却是李军失落的声音。聊了几句,他突然说,“老何,江湖救急,我感觉我快撑不住了!”

我吓了一跳,忙问怎么回事?

李军说觉得自己出了心理问题,很可能是罹患抑郁症了。他本来性格乐观、热情,现在却长期失眠、情绪低落、不爱跟人打交道。

李军越说越难受,甚至带哭腔了,“老何,我已经独自承受了10几年了,硬撑着,没吃药,我真的是太难受了。我知道你是做这方面工作的,帮帮我吧!”

他的负性情绪很强烈,在电话里也不方便更详细地了解他的经历与遭遇。我只好先安抚他的情绪,我答应了会帮助他,并让他抽空来广州跟我面对面地交流。李军说很感谢,很快就订了来广州的机票。

虽然我心里做好了准备,但我看见李军的时候,心里还是吓了一跳。他愁容满面,长期失眠令他略显疲态,与大学时期那个阳光、积极的男孩简直判若两人。

我问他,到底遇到什么事了?

李军吞吞吐吐,犹豫了许久,才向我讲出压在心底的秘密。这个秘密与他的家族有关,一直以来只有他知道,我是第二个知道的。这件事涉及很多个人隐私,在此就不便透露了。

李军自从多年前知道这个家族的秘密后,一直郁郁寡欢,深陷在焦虑、恐惧的情绪中。很快就出现了失眠、情绪低落的症状,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严重影响了工作、生活。

他还说了一件令他感到后怕的事情。有一次,妻子开车与他一起出去,两个人因生活琐事吵了起来。李军非常压抑,脑海里又闪过了那个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家族秘密。

在那一瞬间,他觉得非常绝望,甚至作出了想跳车轻生的动作,幸好被妻子拦下来了。“要是我老婆当时没拦着我,我可能真的已经死了!”那个秘密一直萦绕着李军,他很容易变得情绪激动,难以自控,“我真的很害怕我会出意外!”

我问他,这件事压在他心里十几年了,他为什么不尝试去看精神科医生,或者找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

李军说自己上网搜过这方面的信息,看完后认为自己很可能得了抑郁症。他又搜索抑郁症,但网上很多信息说抑郁症与遗传有关。这让他更恐惧,很担心会遗传给自己孩子。

他还意识到,即使他去找了精神科医生,真的确诊为抑郁症,医生也只会给他开药。但那个家族的秘密仍然在,他也没法跟大夫说,他就还是会被负性情绪折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军认为现在的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大多都比较年轻,人生阅历有限,并不一定能真正地帮助到他。而且,李军一想到要向不熟悉的人说出这个秘密,“这简直不可能”。

所以,这些年来李军独自承受,连最亲近的妻子、孩子都不知道他的巨大压力。他感觉自己的情绪濒临崩溃了,才下决心向我求救。

听了他的叙述,我告诉他,“老李,其实你得的不是抑郁症,而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如果说你有符合抑郁症的症状,那也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继发抑郁发作,不是真正的抑郁症!”

李军很惊讶。我没等他张口问,就继续解释了下去。

他现在的症状看起来跟抑郁症很像,但其实都是从他突然获知的那个家族秘密后才出现的。那个秘密令他痛苦、恐惧,对他造成了重大的心理创伤,足以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他总是难以自控地想起创伤画面,甚至感觉又回到了当时那个情景(闪回),持续地做噩梦、失眠,警觉性提高,难以集中精神,暴躁易怒等等,这都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典型症状。

而PTSD的病因非常明确,主要就是心理社会因素,是患者经历过的创伤事件,并不是生物学因素,李军不必担心遗传的问题。

而且就算是抑郁症、双相障碍,这两种精神心理障碍的遗传因素目前还没有定论。越来越多研究者认为是通过表观遗传机制来遗传的,这种机制不是遗传基因本身,而是遗传基因的表达形式。

而基因的表达是后天可逆的,可以通过良好的成长环境、家庭氛围、药物、心理治疗等因素进行改变。而我们在临床中已经发现,抑郁症或者双相障碍的病因主要是后天的心理社会因素,是病理性记忆导致的。

李军听了我的话,如释重负。除了那个家族秘密之外,其实他最在意、最恐惧的是怕把病遗传给心爱的孩子,现在他知道这个问题不存在了,自然松了一口气。

但我提醒他,如果他的这个精神心理问题不解决,他长期处于压抑、焦虑下,这肯定会影响到家庭氛围,然后再影响到亲子关系和孩子的心理健康,一环接一环。从这个角度看,他的问题亟需重视、解决,不能再拖了。

那天,我还跟他讲解了更多科学精神心理学的知识,帮助他拓宽认知边界,免于恐惧。我还利用“良性沟通三步曲”——共情、倾听及积极引导,帮助他从更积极、理性的角度去看待并分析这个家族秘密,甚至提供一些具体化建议,有助于他修复心理创伤,以及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修复他的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如何“坏事变好事”等等。

我跟李军畅谈了3个多小时,后来他又在广州待了1、2天,我陪着他,放松放松心情,他就回去了。

很快,我收到了他的信息,“老何,我太开心了,我这几天睡得很踏实,多年失眠的问题居然解决了!”

李军非常感谢我,说他一定会把我的话记在心里,用我教他的方法调整自身的情绪,试着慢慢疗愈心理创伤。

大概半年后,我又收到他的信息。他说感觉自己好了一大半了,不会再无法控制地想起那个家族秘密了,情绪有明显的好转,与妻子和孩子的关系也好了很多,生活、工作都顺利了很多!

我真的打心底为我这个哥们儿而高兴!我能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朋友排忧解难,我也非常有成就感!

患者和家长拓宽认知边界,对康复非常重要

其实,这件事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我的预料。

我本以为,李军那天跟我见面之后,虽然对自己的问题了解得更加深入了,负性情绪也会有所缓解,但后续可能有所反复,我随时做好了他会再找我求助的心理准备。但没想到,他恢复得这么好!

我仅仅跟他谈了几个小时,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效果?我认真思考后,认为这可能有3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他对我有高度的信任和认可。李军本来跟我的关系就很好,虽然多年没见,但大学同窗时那种信任感、熟悉感几乎一点都没变。

而且,他知道我现在是精神心理医生,在精神心理障碍的高效康复方面有一定的突破,他也知道我能理解他、用专业知识帮助他。基于这双重因素,他甚至愿意把原本只有他一个人知道的秘密告诉我。

其实,光是倾诉这个秘密,说出自己的压抑和痛苦,这已经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个因素,在我的“良性沟通三步曲”下,李军在短时间内拓宽了认知边界,提升了认知层次,这对于他来说非常关键。

“良性沟通三部曲”指的是共情、倾听、积极引导。简单来说,共情主要是指能够关心、理解别人的感受,倾听则指能够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诉说,不会随便打断、评价,并在听的过程中抓住问题的重点和关键点。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富有同理心,人生阅历比较丰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不错的话,只要多加练习,要做到这两点并不会太难。

而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在于积极引导。理解别人、听别人讲话不难,但要根据别人遇到的难题和困惑,给出有效的分析和建议,这非常考验一个人的认知边界和认知层次。

如果能成功做到这一步的话,其实也是引导别人拓宽了认知边界、提高了认知层次。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及过认知的4个层次:

第一层: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即以为自己无所不知,自以为是的认知状态;

第二层:知道自己不知道;即对未知领域充满敬畏,看到自己的差距与不足,并准备丰富自己的认知;

第三层:知道自己知道;即抓住了事情的规律,提升了自己的认知;

第四层:不知道自己知道;即保持空杯心态,认知的最高境界。

李军在跟我见面之前,他对自己精神心理问题的认知层次就停留在“第二层”。他意识到出问题了,但不确定是什么问题,也不知道怎么办,他实在痛苦难耐,所以找我求助。

我通过交谈,短时间内帮助他将这方面的认知提升到了“第三层”。他了解了相应的科学知识,尤其是知道病因、遗传方面的信息后,他心里的恐惧大大缓解了。

对于那个令他痛苦的家族秘密,虽然这没有消失,但李军的认知层次也提升了,知道了如何用更理性、积极的角度去看待,甚至是应对。

网上有句话,“看得越通透,活得越淡定”。这里的通透不全是指豁达、淡泊,其实也指一个人的认知边界和认知层次。看到了事情的规律和本质后,事情变得不再那么可怕、那么不确定了,内心自然就淡定了。

第三个因素,是李军本身的悟性很高,一听就明白了,也愿意积极使用我教的方法调节情绪,运用得越来越熟练。当然,这里面还是有信任度高的因素。

当然,李军这个例子带有特殊性,难以照搬和复制。对于绝大部分精神心理障碍患者来说,不能寄希望于通过这种方式走向康复。不过,这件事可以对患者父母们带来一些启发,帮助孩子加快康复。

比如,父母要看到信任本身带来的积极作用。在大夫们的专业程度、经验丰富度都差不多的情况下,最好选择孩子信任的、认可的大夫,选择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时也是同理。

又比如,孩子患病了,父母要先降低自己的焦虑,缓解恐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尽快学习高效的、科学精神心理学知识,拓宽认知边界,尽可能提高认知层次,知道这个所谓的病到底是怎么回事。

很多父母总是担心抑郁症、双相障碍会终身难愈,一辈子都要吃药,孩子再也没法正常学习、工作,甚至还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如果持有这种认知,父母肯定惶惶不可终日,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焦虑和绝望,甚至也有这样的悲观想法的话,肯定更加难以走向康复。

但我们已经对这两种疾病详细科普过了。如果父母能够深入理解孩子的患病根源,尤其是了解到具体的病理性记忆,采取正确、科学的应对方法,孩子完全有可能康复,回到人生正轨,甚至变得更加成熟、优秀,也不必担心遗传的问题。

父母掌握这些科学的知识后,再引导孩子一起提升认知层次,免于恐惧,一家人共同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逐渐摆脱病魔。

希望患者父母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用高效的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大脑,尽快找到正确的、适合孩子的康复路线图,为孩子的康复助力。




热门文章:

看过大夫、心理医生都不行?PTSD患者还可以用“家庭自助治疗”加快康复

如果得了PTSD,有哪些治疗方法可以选?有多大几率能治好?

这种心理干预,可以高效修复重大心理创伤,PTSD患者快速走向康复


热门视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名“学渣”在一学期内冲进前10,他是怎么做到的?
【糖·文字稿】弗洛伊德错了吗? |揭开“哀伤”的面纱
产后抑郁症
抑郁了?孩子越独立心理越健康吗?
佛系自救是当代人的情绪拯救法宝,但为什么你还是很抑郁?
患有抑郁、双相的孩子休学了,父母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后续的复学才更加顺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