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台苏联相机的比较
​徕卡iiif是一台颜值十分美丽的相机,令人想起谍战电影卡萨布兰卡。它的颜值让我一度心痒难耐,但是在冷静下来后,总是又觉得它太老,使用不便。在不确定懒惰的自己是否能适应它不便的操作的时候,总觉得它的价格对我而言风险太大了。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瞥见了与之相似的苏联相机,fed和Zorki原型机。稍经研究,才发现类似于禄来双反,徕卡的这种巴纳克机型也一度风靡全球,成为各个国家的各大厂商,竞相模仿的一种机型。不但有苏联的这两个品牌,日本、英国厂商也都有模仿。但在这些仿品中,苏联机型是最便宜的。在这个背景下,我买了我的第一台苏联巴纳克机,Zorki C。它的价格、颜值、手感和成像质量迅速征服了我。我也一发不可收拾的买了四台在当年和今天口碑都很好的经典苏联相机,fed原型机,Zorki C,fed2和Zorki 4。今天我就来介绍介绍和对比对比这四台老家伙。

​首先出产的是fed原型机。fed原型机从战前生产到战后,前前后后产销量总共70多万台,无论从销售的时间跨度看,还是数量看,它都算是一台在商业上十分成功的机器和十分受消费者欢迎的机器了。fed原型机是斯大林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实现全面工业化的产物,它的生产和销售,标志着苏联从一个农业国,全面进化成工业国的伟大转变。当然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发生了种种备受争议的历史事件。fed这个厂牌,是弗里德.埃德蒙.捷尔任斯基的缩写,不单是为了纪念这个为农业集中制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立下汗马功劳的内务部创始人,也是为了向工厂的前身,位于哈尔科夫的捷尔任斯基公社致敬。我这台是产于1937年的fed C型机,机器左肩铭刻着内务部人民委员会、苏联、哈尔科夫、捷尔任斯基联合公社的铭文,配套的镜头是KMZ厂为fed定制的Industar-10型镜头。由于战前还没有镀膜技术,因此这枚镜头也是没有镀膜的白玻璃镜头。苏联在战前还没有蔡司技术,因此若说Industar缩脖头技术全来源于蔡司的天塞头,那是错误的。

​1937年的这台fed原型机的做工和手感都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并没有像网上传言的那这样“不如Zorki”。但这台fed原型机装胶卷的那里十分紧,不知道是战前机器制式不同,还是我这台遇到了次品的原因。对比战前的白玻璃镜头和战后的Industar-22镜头,镜头的成像质量差了不少,在f3.5-f8之间各档光圈22型中心、边缘锐度都吊打10型,色彩表现力也好很多。但也许这缺陷美,真是今天所谓的“白玻璃味”吧。fed原型机和Zorki C都是取景、黄斑分离的设计,除了取景器小的缺点外,其实取景器亮度和黄斑明晰度都不错。
​然后我们说说战后的Zorki。Zorki的前身是一家二战期间的,位于莫斯科郊外的军用光学仪器厂。战后苏联获得了很多蔡司图纸、原材料和生产线,作为战争赔款。fed厂在吃下这些技术后,不但升级了自己的产品,也帮助这家战时光学仪器厂改组成了一家民用商业光学仪器厂,就是Zorki。Zorki原型机几乎完全是fed原型机的仿制品。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巴纳克机型仍是受到消费者广泛认可的一种机型,Zorki原型机的市场受到fed的一些分流,但仍然卖的不错,有大几十万台的销量。Zorki原型机的生产不但给Zorki厂积累了相当的市场经验,创造了得以进行进一步技术研发的资本,也帮助Zorki厂熟悉了民用技术。在此基础上,Zorki在原型机的基础上作出改进,加了闪光灯同步功能,推出了Zorki C。和原型机相比,C型在加入了闪光灯同步功能的同时也稍稍加高了顶盖,比原型机重了那么十几克。但其他功能都一样。Zorki C的取景器、对焦装置、装卷方式和fed原型机并没什么两样。而我这台Zorki C的快门拨盘加入了中心柱的设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随时记住自己设定好的快门速度。可以说在操作上,这台生产于1957年的巴纳克机,Zorki C是非常的好用了。


战后,Industar厂牌获得了蔡司的技术支撑,重新计算了光学结构,并加上了自主研发的镀膜,推出了新型缩脖头,Industar-22。这款镜头是Industar-10型的升级款,而Zorki C配的正是这样一款不可多得的好镜头。镜头中心锐度很高,当光圈收缩到f8之后,边缘锐度也可用了。同时,对比Industar-10,它的色彩表现和抗逆光能力也得到了大大提高。

​聊到苏联生产的L39镜头接口的苏联相机的时候,最为人所乐道的是,产销172万台的Zorki 4。这通常会被认为是一台产销量十分恐怖的,风靡全球的相机。然而时常被人所忽略的是这台产销208万台的fed2相机。与之对比整个徕卡iii型相机总共产销30万台出头。fed2完全改变了fed原型机的设计,将黄斑窗口和取景窗口二合为一,同时改变了上卷方式。“脱裤子”的上卷方式,比巴纳克机方便许多,更易用,也更为市场所接受。同时,fed2的黄斑对焦基线非常的长。这个设计大大提高了对焦精度,尤其是对中远焦镜头而言。
​我这台产于1957年的fed2,是蓝色皮饰的特供版本,产量比较少。它配置了Industar-26镜头。对于Industar厂牌的标头而言,传统构造的镜头在色彩表现、暗角、畸变和锐度方面都全方位吊打拉脖头。这颗Industar-26镜头是一颗综合素质很高的镜头,它的各项光学指标,无论是放在那个年代,还是这个年代对于他的价格而言,都算是十分给力了。

​但fed2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它的取景对焦窗口非常的暗,虽然黄斑看的很清楚,但这都让他在今天沦为了一台“晴天”机。



​最后粉墨登场的是Zorki品牌的骄傲,也是今天苏联L39接口旁轴最著名的Zorki 4。在fed2合并了取景器和黄斑窗口之后,Zorki厂也跟进了这项技术,在过渡性的Zorki2之后推出了Zorki3。3代对比2代增加了慢门和1/1000秒快门,而Zorki 3C额外增加了闪光同步,3M进一步将慢门整合到了快门拨盘里,并加入了自拍倒计时功能。4代在3M的基础上,改观了机型,一步到位的提供了上述所有功能,并致力于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4代的品控是不如3代的。但今天只要选好的,其实也无所谓。
​Zorki 4与fed2对比起来,其最大亮点在于对焦/取景窗口非常明亮,即使在咖啡馆这种暗光环境里一样非常明晰,很容易对焦和取景。但修相机的师傅说这台机器的自拍系统很容易坏,最好不要用。
​Zorki 4分内销版和出口版。内销版的字是印上的,出口版的字是刻上的,因此内销版的字容易掉色,尤其是快门拨盘上的快门数字。
​我这台Zorki 4是十月革命五十周年纪念版。绝大多数纪念版苏联相机的产量都很大,不是限量版的概念。但我这台确相当于限量版。1967年,正逢十月革命五十周年,各个厂商分别推出自己的纪念版相机,Zorki也不例外。于是设计出了这台五十周年纪念版Zorki 4。但领导不是很满意这个纪念版标志的设计,也是由于美工设计师把纪念标识放在了机身后面,不太明显。机身左肩肩部又显得太过于空旷,因此在领导的指示下,这种样式的Zorki 4生产了很少量,就改了设计。这就勉强算个“错版”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试机(INDUSTAR-50+FED-2)
工业垃圾FED 5b
不到一百块买了一台老相机,没想到居然是徕卡伪装的
简单的美
关于徕卡,你要知道这些!
徕卡的味道 M9P MM SL2-S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