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异域观察:美国的秘密--无所不在的“市场主义”


孙嘉明/文

        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是一个将市场意识与个人本位观念结合在一起,并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国度,由此形成了典型的、美国式的“市场主义”文化,市场无处不在,无孔不入。这种“市场主义”文化实际上是美国人精神理念的体现:那就是个人本位,选择自由,人权至上,机会均等。因此,即便在学术会议、学校生活、入学申请等看似与市场无关的领域中,都会有着市场主义文化的痕迹,在美国的这些年,我经历了几个有趣的场景:

学术年会——观念交流的市场

        我曾参加了数次全美国社会学年会(ASA),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且不谈历年年会都选址在一个风景宜人的城市,让我可以“公费旅游”地边开会边饱览华盛顿、洛杉矶、芝加哥等城市的风光。而更吸引我的是年会的风格:完全市场化的学术交流方式使我大开眼界。会议组织者用Marketism Idea(市场化理念),创造出一种“观念交流的市场”氛围,使与会者能够完全自由地从“市场”中选择其感兴趣的东西。

        会前,组织者即发出了会议征文通知,除美国社会学协会成员具有当然的与会资格外,组织者还通过协会网站,广而告之那些有兴趣参加会议的国内外学者、学生,以递交论文的形式申请参加会议。凡论文被选中者,即可获得会议邀请信,你便可以出席会议了。参加会议的当天,与会者在现场先得注册(一般需要付一笔会议费),然后取得一个身份卡,把它别在你的衣服上,便可在各个演讲分会场里游走,找自己满意的报告题目。

        通常年会设有一个主会场,但并没有国内开年会时的那种等级显明,领导依次就座的大场面。而是在一个大宴会厅里,与会者不分上下主次地站立着,先由主持人来一番开场白,会议主办方对参会者表示感谢,大家鼓掌之后,所谓的The idea exchange market(观念交流市场)就正式“开张”了。你可以拿着人手一册的会议目录,到任何一个分会场或演讲厅里去寻找令你特别感兴趣的主题。不过更省力的方法是:在会议专设的电脑检索网页或手机APP上,输入你最感兴趣的主题,立刻就会得到确切的时间、地点和主讲人等相关信息,你只要按图索骥就是了。事实上,所有分会场的主持人也是通过“招标”方式选出来的,任何人若有主持分会场的兴趣,同时也需要有相应的资历,即可成为某一分会场(专题讨论会)的主持人。被邀请参加分会场主题讨论的发言人,按规定只能讲二十分钟,由主持人提醒你“时间期限已到”,接下来便是大家的“圆桌”式的自由讨论,每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对某一学术问题的观点,体现出“市场”的公平原则。如果你愿意,在讨论会结束时,可将你的电子邮件地址留下,以利于在今后继续保持对有关这一专题的讨论和交流。

        逛完这样的"市场"之后,你自然会去浏览一下由会议组织者举办的书市,或者出席大型的、联谊性的“派对”,要不就去游览城市景观,所有这些活动都是一种开放性的选择,令你自由自在又乐在其中,并期待着来年再进入这样的“任你游”式的"观念交流市场",逛出新感受,淘出新观念。

大学校园——个人兴趣爱好的"集贸市场"

        在美国的大学中,学生之间交往通常建立在共同的兴趣爱好基础之上。除了课程规定的活动外,几乎很少有以班为单位的所谓集体活动。学生在校的所有活动以“自由选择”,“尊重个性”为原则。在选课过程中,学生也根据自己的专业要求和兴趣爱好来选择课程。由于学生各自的进度和兴趣不同,有关必修课上课次序也会有所不同。这样,选中相同课程的学生们就成为名副其实的“同学”:即同一学期上同一门课程。课程结束后,“同学”关系也就自动解散。学校对每个专业都有规定的课程,除了少量的必修课外,大量的是选修课。学生除了课程之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时间安排参加校内的各种活动。一旦修满学分,完成规定的课程,学生即可申请学位:学分面前,学位平等。显然,在美国的大学里,学校的功能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等各方面的帮助,出发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并给予学生充分的个人选择自由。在那里,学校为学生们提供的是一个“学习的市场”,学生则是这个市场中的“上帝”、学校的顾客,他们各取所需,量力而行,自由自在地学习和生活着。

        不仅选课有“市场化”的特点,服务同样也是如此。比如学校的学生咨询中心,其服务内容琳琅满目:免费提供“公众演讲咨询”、“压力舒缓咨询”、“自我防卫咨询”、“多元文化咨询”和“就业选择咨询”等,同时备有电话热线提供即时服务。与此同时,学校还提供许多免费讲座,你只要在校园网上登录一下,马上可以收到确认信,到时候你只管按时到场参与就是了。此外,以人为本的美国大学还设有专门的服务设施为某些伤残学生(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提供方便,包括手语解释,阅读帮助,考试准备,笔记代抄以及各种技术性的帮助等等。学校健身中心对所有在校生提供桑拿浴、游泳池、保龄球馆和桌球在内的各种设施,同时配有各种身心健康讲座,诸如营养知识,健身方法,性生活安全等。

        学生中不乏许多自愿服务者,他们在校园网上登出广告,自告奋勇为大家服务。如为同学提供英语口语训练,为同学解答数学难题等。不过,也有一些学生以交换作为提供帮助的前提。如用解答计算机知识的方式面换取英语口语训练的机会。甚至还有学生明码标价换取服务,比如:愿以每小时10美金的价格换取解答SAS统计难题或计算机的编程问题的帮助等。林林总总的服务项目造就了一个热热闹闹的校园“集贸市场”。

        为了体验在校园“市场”里做“上帝”的滋味,我曾参加了一个写作中心的活动,即为在校学生提供免费的“作文编辑”的帮助。我先打电话预约,然后在规定的时间赶到中心参加活动。在一个宽畅的大厅里,有许多避免干扰的分割区。我签到后就被安排到其中一个分割区内的座位上坐下。不到几分钟,就走来一位点我名字的女大学生,经过"验明正身"之后,她笑容可掬地自我介绍起来。原来她是英语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她所选修的课程中,规定要安排几周的时间为学校的写作中心提供义务咨询服务。于是,她拿着我事先准备好的文章,边读边和我讲解如何用文字表达思想,如何让语言阐述更为准确,如何注意语法修辞等。作为本科高年级英语文学专业的学生,通过这样的义务咨询活动,不仅学有所用,而且为英语非母语的国际学生提供了及时的帮助。果然,半小时交流之后,经她修改后的文章,语言更为生动,文字表达更为流畅。当我起身向她告辞时,她一周的二小时的义务咨询服务也快告结束了。

开会抽奖,招生中彩——个人"幸运市场"

        在美国我参加过不少花样繁多的会议,如校学生会举办的校长咨询会、体育颁奖大会、还有孩子学校的家长会。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抽奖,会议组织者大多采用抽奖方式来设法吸引听众,减少出席者的迟到或早退现象。一进会场,就有人塞你一张摇奖号,等会议结束再叫号。如果你对这些会议的内容不感兴趣,随时可以退场,不过幸运开奖就轮不到你了。虽说奖品并非人人有份,东西也不值多少钱,但美国人都希望自己比较幸运,自然啰,喜欢幸运降临时那份感觉的人,通常能坚持到会议的最后一分钟。如此这般,会议组织者用少量的支出获得更多自始至终在场的参会者,在实现会议目的同时,赢得大家的欢喜。

        抽奖,在美国几乎是遍地开花。因为它基于“均等”理念,用“公平”的方式操作,使人们毫不怀疑其公正性。且不说美国的彩票业之发达,单凭中彩而成百万富翁的人每年就有几十人。即便是一些社会资源的分配,也靠抽奖、中彩来解决。非常简单:中奖(彩)是你的运气,不中是你没福气,这样倒也公平合理。就拿美国的“重点中学”这个“稀缺资源”来说,所谓的重点学校是根据学生考试成绩的统计资料来区分的,一个地区有好多所中学,其统计结果每年都公布于众,学校的声誉便一目了然。有些统计资料是需要花钱买的,比如某校学生家庭的平均收入、住房条件等。因为这些条件将会影响到该校学生的群体素质和文化氛围。即使是市属的或州属的重点学校,招生也没有任何限制,否则犯有“歧视”之嫌,谁也不愿意冒那个违法的“罪名”。但学校明文规定名额有限,能否录取,仅凭运气一一开奖。开奖比例则根据报名的人数来定,因为报名人数直接反映了学校声誉如何,同时,也反映出市民对这一学校的认可。

        记得几年前我儿子来美定居,做家长的自然希望给他找一个所谓的“重点”学校就读。于是,我煞有介事地找了个声誉较好的中学去报名。进了学校,接待员非常和气地问明我的来由并告诉我:取一份表,当场填好(或带回家填好)后交给学校,表上附有何时必须将表反馈给学校,何时为最后摇奖期限,何时你将收到摇奖结果等说明。二个月后,我收到了该校的回信,上面写着:“摇奖的结果是:很遗憾,您的孩子本学期不幸未被录取,希望下次再争取”。啊,那就意味着继续摇奖,继续等待幸运的降临。然而,我却再没有兴趣摇下去了。

        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是一个将市场意识与个人本位观念结合在一起,并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国度,由此形成了典型的、美国式的“市场主义”文化:市场无处不在,无孔不入。这种“市场主义”文化实际上是美国人精神理念的体现:那就是个人本位,选择自由,人权至上,机会均等。

(本文原载于《社会》杂志2003年第十期,稍有改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彬武:教育评价改革是一场真正意义的教育变革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成功经验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启示
中医在海外这么火,走,我们去美国办个中医学校!
梵蒂冈——大重启的大本营
回归本位
让学生“野”起来,须回归育人本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