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外零距离】访美札记(二):信步百老汇

        “海外零距离”是根据主人公(本人或他人)在美国生活、观察、和参与的实录而写成。主要的原始资料都是来自事件发生的当天或当时的第一手记录。因此,也可以看成是以人类学或社会学的民族志方法(Ethnography) 所作的一种实证研究。“海外零距离”系列是客观、真实地记录并配以图片和视频的多媒体文本。


时间: 1997年4月

地点:曼哈顿,百老汇

        颜先生住在曼哈顿的up town第86街,距曼哈顿的中央绿地不远。英文中up town通常指的是住宅区,而down towm是指的商业区。早上,应主人颜先生之邀参观他家附近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从他家出门左拐二个街区,再往前走不远就到了。

        颜先生说平时博物馆是收费的,我正好赶巧,碰到每周有一天免费对公众开放日(为低收入者提供获得艺术熏陶的机会)。进入博物馆,其宏伟建筑令人肃然起敬,这似乎告诫人们:进入参观,你的言行举止须得体才行。这不就印证了社会学中所说的“场景效应”对人的影响吗?博物馆内灯火通明,其展品以及灯光设计都是匠心独具,别有一番功夫。所有的服务人员和观众都是那样的彬彬有礼。似乎这样的场面以前仅在电影中看到过。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由第五大道(Fifth Avenue)与80街-84街(80th Street to 84th street)的一组庞大建筑组成。它是于1870年在一群银行家、商人、艺术家倡议下发起而建立的。建馆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和发展艺术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了推动艺术的通识教育,并为大众提供相应的指导。” 博物馆内的展品目不暇接,其展品之丰富,纵贯古今,横跨东西,是我自小有记忆以来未曾见到过的。据资料介绍,馆内的陈列室共有248个,常年展出几万件展品。然而,这仅仅是博物馆总库存的冰山一角——“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所有展品数量已达300万件。正如人们所说,曼哈顿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与“联合国总部”一起,构成了人类过去跟未来的两大交汇点:前者(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记录着人类的过去,而后者(联合国总部)则在规划和展望着人类的的未来。

        由于颜先生还要去他的办公室,而我也有徒步漫游百老汇的打算。因此也无意细心观赏,驻足于此,只是走马观花似的扫过眼前的展品。于是,在和颜先生道别之后,我便径自南下沿着第五大道朝纽约最繁华的百老汇(Broadway)走去。第五大道是整个曼哈顿岛的南北向主干大道。道路两旁是玻璃幕墙闪闪发亮的高楼大厦。在中央公园附近除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之外,还有惠特尼美术馆、索罗门·古根汉美术馆、库珀·休伊特设计博物馆等著名的美术博物馆等,因此被称为“艺术馆道”。第五大道一直往南,沿街有帝国大厦、纽约公共图书馆、洛克菲勒中心、圣帕特里克教堂等。而在60街到34街之间的第五大道,则被称为“梦之街”,因为这里聚集了许多著名的品牌商店,是高级购物街区。其整体布局和外观既整洁又高雅,并略带上层社会傲慢的风蕴。

        走在街上,不时可以看到西装革履的男士和身穿时装的女士,拿着公文包,进出高楼大厦,呈现出一幅高雅、时尚的美国式现代生活图景。不时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清洁工在清扫街道;  巡警站在某一部位仔细观察着什么。大街上行人身披黑色羊绒大衣,匆匆而行。与上海的号称中国的“第五大道”的淮海路相比,显得行人稀疏。

        从第五大道一路走到百老汇,整个的感觉就似乎是在梦幻之中。大道两旁大楼栉比林立,代表美国金融巨头和商业大亨的许多划时代建筑高耸云端。其建筑风格各具特色,有些甚至己有百年历史。真可以说曼哈顿本身就是世界建筑的博物馆,她集中展示了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建筑式样,欧洲的建筑风格在这儿可以尽览无余。从小在上海长大的人,都知道上海外滩一带西洋建筑“高大上”的格调,既洋派又典雅,成了90年代以前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今天到了曼哈顿,就感觉是小巫见大巫了。外滩的欧式建筑仅仅是那么一排,而这里曼哈顿的欧式建筑则是整个一片。确切地说是一大片,它是外滩的几十倍呀(90年代的上海高层建筑有限,如今已大为改观,但也是散布格局)。这样的雄伟壮观建筑群,在我生平中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一感觉恐怕也只是在90年代是如此)。

        百老汇其实是一条由南向北斜穿整个曼哈顿岛的大道。过去只是听说它是美国艺术和文化的集中展示地,今天一睹它的风采实为震撼。特别是在百老汇大街41街至53街之间,这里汇集起了众多遐迩闻名的剧院。百老汇戏剧表演艺术的无与伦比的成就,使它成了世界戏剧艺术永恒魅力的象征和代表。

        从百老汇大道往南走到42街,便是时代广场(Times Square)。说是广场,其实只是一块街区而已。其中心也就是西42街与百老汇大道交会处,又称“世界的十字路口”。周围所聚集的几十家商场和剧院,形成繁盛的娱乐及购物中心。然而它的辐射范围可以囊括东西向的第六大道到第九大道、以及南北向的西39街到西52街。这里有众多百老汇的剧院、大量耀眼的霓虹光管广告、及大屏幕宣传板,已经深入人心,成为纽约的象征,体现了曼哈顿强烈的现代都市特性。

        走到百老汇大街的尽头处,再继续往西,便是有名的中国城(Chinatown )了。走进入中国城,便有一种类似到了香港的感觉,到处都是华文的招牌,行人拥挤,地上则不时可看到些垃圾。当然,对于我这样的中国人来说,即便是在国外,只要一到了中国城,就再熟悉不过的了。甚至在中国城的行人中,黄皮肤黑头发居多,也分辨不出他们是“美国人”,还是正宗的中国人。而这些人中绝大多数估计都已经是美籍华人了。据说在纽约的华人有30多万(那是90年代的人口记录。2010年统计已有68万)。此时,已经是下午2点左右,我的肚子早己向我提抗议了,于是我走进了一家广东人开的“自由餐厅”就餐。这是我第一次在纽约的中国城里吃中国厨师做的西式午餐:牛排饭。

        吃完午饭,走出餐厅,即准备从曼哈顿南部的中国城返回北部住处。一路往北走去,我已经感到精疲力尽了。我未曾想到纽约的曼哈顿竟是如此之大,光是从北向南徒步漫游百老汇这一条街,就让我走了大半天。要我再从南向北往回走,恐怕已没有“回天之力”了。于是,我决定坐地铁返回住处。

        纽约的地铁线比我到过的日本大阪和东京还要多,它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走下地铁车站,使人有一种陈旧的感觉。它没有像上海地铁一号线那样豪华,机车质量或许也没有上海的那样现代,不过它的便捷程度,远远要大于上海地铁的“一条线”(那是90年代的上海,现在上海的地铁已四通八达了)。纽约地铁线已形成了一个地下交通网。除了纽约,在美国可能没有其地方可以如此方便的不用开自己的私家车外出办事的。不消十来分钟,我便回到了住处邻近的车站:86街站。走到住处,我已感觉眼皮在打架。此时是下午4点,正是上海的凌晨4点。即使是做夜班活的到了这个时候也是最艰难的时刻。在初到美国的一、两天内,两地的时差会左右一个人的生活节律。于是我随身躺下,很快便进入了梦乡。

海外零距离系列:

【海外零距离】访美札记 (一):飞越太平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第一都会----钮 约
纽约最值得去的50个地方
曼哈顿第五大道
纽约 TOP13 游玩主题推荐
纽约曼哈顿热门街区全解析
【原创】走进曼哈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