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特稿| 致青年: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01

勇气

我和学生谈话,他们即将去实习两个月,我跟他们说,实习可能是想象不到的辛苦。

我知道,他们这一代学生大都出生于95后,除了学习之外,可能从来没有吃过人生的苦。

一个女孩子说:老师,人生没有吃不了的苦,工人们可以做到,我们也可以。

果然,我看到他们朋友圈里分享的实习时的快乐、不易、辛苦,但是都没有抱怨,更多的是体察是感受是成长。

我想,这是乐观,是悲悯,是活在当下直面生活的勇气。

一个学生趁着假期去一个乡村支教,条件很艰苦,他却觉得快乐,他说,每次看到孩子纯真的眼神,感觉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他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张站在山顶的照片,下面是他支教的乡村,配的文字是:“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他说:老师,我大学毕业后先不找工作,先在这里当两年老师,看看能给孩子们做点什么。

我想,这是担当,是责任,是勇于承担使命的青春梦想。

一个学生跟我谈论理想,谈论现实,谈论古今中外。

他说:现在中国真的有很多地方发展的并不太好,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是什么导致了现在的状况,于是读了很多书,走了很多地方,也跟很多人交流过。然后他说:虽然我还是一知半解,但是我想明白了,与其失望,不如行动,多读点书,多学点知识。

我想,这是理想,是成长,是直面现实后敢于行动的勇气与担当。

他们都是青年,是这个国家千千万万个普通青年中的一员,他们是这个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过去一百多年间为祖国为民族而不断呐喊的青年,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这个国家一代代青年人的梦想与希望。

02

担当

1911年4月24日,25岁的林觉民在微弱的油灯下给妻子写信:“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我不知道他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与老父与爱妻告别,慷慨求死。

林觉民,1887年出生,福建人,少年时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后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从容就义。那一年,他24岁。

为了民族大义,为了天下人的幸福,他年轻悲壮的身影永远地留在了共和国的历史里。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这次会议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取消二十一条的要求,并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面对这些不平等条约,北洋政府迫于压力,打算签字。

消息一出,全国沸腾。“胶州亡矣! 山东亡矣!国不国矣!”

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又是青年人站了出来。

28岁的湖南青年匡互生一把火烧了赵家楼,持续了一个多月的五四运动席卷全国。

22岁的罗家伦15分钟内完成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这是中国青年的奋力疾呼,是中国青年的热情澎湃。面对强大的社会压力,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在巴黎合约上签字。

从此,仁人志士们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挽救国家危亡。五四运动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也为中国大地带来了一个新的思潮——马克思主义。

1935年,当日本帝国主义的铁骑踏上华北大地,当国民政府不断签下各类不平等协约,当祖国面临危机,当民族面临危机,“国为待死之国,民为待死之民”,当“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时,又是青年人站了出来,他们反对“华北自治”,反对内战,他们渴望救亡图存,他们发出呼吁: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于是,爆发了一二·九运动。

他们带着对民族与国家的责任与担当走出课堂倔强地挺立在寒风里,他们怀揣着梦想与热情冲出城门奔向延安,他们不惧牺牲奔向革命前线,他们是为了拯救民族与国家存亡而不断抗争与奋斗的青年。

他们的呼声穿越时光的微尘,一往无前,回荡在历史的风云变幻里。

03

奋发

历史的烟尘已逝,时代滚滚向前。中国在一代代青年的奋勇努力下,快速发展。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青年。

当今中国再也不是过去那个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国家,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怎样为这个国家与民族做点事?

在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提出要求: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青年要在和平的年代为国家为民族做点事,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青年人要有家国情怀。

家是人生开始的地方,国,是人生理想的源泉。家国情怀指的是主体对共同体的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家国情怀,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家国情怀,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也是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一种最质朴的情感,也是每个青年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每个青年的时代责任,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实现自己的价值。

青年人要有理想信念。

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向往,而信念则是相信理想能够实现的判断。青年人要有远大理想。

2014年,我上课,问学生,你的理想是什么?一个学生回答:我的理想是在大凉山区建一所小学,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资源。一个学生说:我的理想是让全天下的残疾人在我的帮助下变得更有尊严。

那一刻,我很震惊,震惊于年轻学生的理想,我在他们身上看到希望。这是青年人应该有的理想与信念。

这就是古人说的“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莫为终身之计,而有后世之虑。”

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读书,其实就是新时代青年人的理想与信念。

担当就是责任,就是为身边每一个人负责的精神。

青年人要有过硬本领。

青春是不能虚度的,不然老了,怎么去回忆年轻的时光。

国家发展的伟大事业不能只靠理想与情怀,更需要的是每个青年扎扎实实学习知识,掌握本领。

只有掌握了本领才能把自己的理想信念落实到实处。

中央党校教授张希贤说:年轻人,这是你的活儿,这是这辈子要干的事儿,要投身于国家发展的伟大事业。

对青年学生提出要求:青年要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高文化素养,增长知识,练就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曾经看过一段话,特别想送给青年: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

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代青年人的理想与责任
坚定理想信念,书写奋斗人生
申论范文-以青春之我 成就中国之梦
满分作文:敢为青春,不负韶华
传承五四精神 做新时代优秀青年
面试素材积累:青年奋斗的事例积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