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辅导员做科研|参考文献那些事(一)

前些天在“高校辅导员在线”公众号上发了一篇《高校辅导员一定要做科研吗?》,不少朋友看到后表示认同,并鼓励我谈谈辅导员如何做科研。这个话题不好谈,更不敢谈,因为自己还只是一个刚入门的小学生。范蕊老师之前让我在她的公众号开个小专栏,对此我也是感到微微的惶恐。一是怕砸了“陌上花开”的招牌;二是最近重心不在此,写专栏似乎有些“不务正业”,尽管我是一个非常愿意思考和分享的人。好在范蕊老师对我要求不高,让我不用考虑更文频率,有时间、有想法就写一点。

最近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正好发现了一些问题,今天就借“陌上花开”的平台聊聊参考文献那些事。都是些肤浅之见、感性之思,不求全面,但求有所启迪。

01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参考文献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细节。
选题确定下来之后,我们一般就会对这个方向的前沿进展、研究动态有了初步的把握。接下来便是通过大量阅读文献,对有关这个问题资料进行广泛的考察,以为自己的选题寻求切入点和突破点。

学术研究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活动,创新是对现有研究不足的弥补或突破,因此任何研究课题的确立,都要充分考虑到现有的研究基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的趋势以及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的可能性。在前人思考过的地方,发现重新思考的空间,这是对学术的尊重。就像莱布尼兹总结的学术原则所说的那样,“研究旁人的创造发明方法是成为成功的创造者的前提”。沈壮海教授也曾说过,不读文献就下笔充其量只能是“写作”,而不是“研究”。事实确实如此,不读文献,就提不出问题,即使提出了问题,那也不是真问题,要么就是别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这样的选题只会是重复劳动,没有价值和贡献可言。

如何衡量文献功夫是否做足了呢?我想至少要从四个方面来考察。
今天先说说文献搜集。梁启超曾说:“资料,从量的方面看,要求丰备;从质的方面看,要求确实。所以资料搜罗和别择,实占全工作十分之七八。”可见文献搜集在研究中的重要性。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搜集文献的方法很多,需要用心去想办法,有的人思路开阔,会想办法找到目标文献;而有的人思路办法有限,文献搜集的路径就比较单一。获取科研文献的最主要途径是通过各大文献数据库检索,如知网、万方、维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超星学习通等中文数据库,《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优秀论文转载平台,以及Web of Science、Springerlink、ProQuest、NCBI、EMBL、EBSCO、CALIS等外文数据库。

除了上述专业学术网站数据库外,如果想要获取年鉴数据、行业数据等宏观方面的资料,更多需要从一些行政主管部门网站、国际组织网站以及一些公共网站或数据库去查阅。

比如要查各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可以检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如果要找全国教育统计数据,则可通过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教育部主动公开基本目录等渠道。

此外,中国政府网、教育部政务网的信息公开与政策专题,也是很好的学习和研究资源,可添加到收藏夹,以便随时查阅最新政策、信息。

文献的搜集除了上面诸类方法以外,我们每天也会通过微信公众号、朋友圈、QQ群、微信群等渠道接触到各种信息资源,因此也要学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从海量的信息中找寻自己想要的文献。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选择权威媒体发布的资源,对一些转发的文献要追本溯源,找到信息的第一现场,比如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学习强国等。当然,如何利用合适的关键词找到自己想要的文献,如何从海量的资源中鉴别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即把一些看似不相关实则有着紧密联系的资料串联成自己想要的文献资源,来支撑自己的研究,这不仅要看我们对选题的认识程度以及研究思路,还要看我们的知识积累和信息敏感度。这就如同登高望远,只有博览群书才能扩展学术视野,方能增强学识深度与广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须臾间之所得,乃是日积月累之偶发。就选题找文献,按学科查文献,往往很难出新,故而必须要有跨界思维、发散思维,这样亦能避免就现象谈现象,就问题谈问题。

比如“思政课与其他课程同向同行的逻辑前提与路径优化”,这是一个很好的选题,既涉及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又涉及到课程思政,还涉及协同育人。拿到这个选题,估计不少人会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课”“同向同行”“路径”等关键词来检索文献,别问我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以前我就这么干过,这是最容易想到的思路。要知道,同一个选题可以有不同的切入角度。认真分析不难发现,这个选题其实涉及学科协同交叉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价值认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等维度,那么如何去检索文献,其实主要取决于我们对研究问题的理解程度。从理论视角看,选题可能还会涉及协同理论、生态位理论、组织域理论、共同体理论等,如果基于现在比较热的共同体理论来阐释,又可以拓展到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学科领域以及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的相关研究。如此一来,论文就有了丰厚的文献资源和理论支撑了。当然,并不是一定要在论文中用到这些理论,而是可以通过阅读这方面的文献,给自己打开一些不同的方向和思路。

02

最后要说说在阅读文献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这好像与主题关系不大,但毕竟是促成本次专栏的一个重要动因。

参考文献方面常见的问题:一是引文与原出处内容有出入,如直引是否逐字核对,确保无误,间引是否有歪曲、篡改原话;二是引文出处标注不规范,如作者名、书(刊)名、出版社名、出版日期(刊期)、页码等错乱。

如诺斯这段话:人们通过事先存在的心理构想来理解环境、解释环境,并用以解决他们所面对的问题。最先看到的一篇文献将“事先”误写成了“实现”,逗号也错标成了顿号。两处笔误明显让这句话读起来怪怪的,便顺着线索去核实,结果发现好几篇文献都是同样的错误,错误雷同,并非巧合,应该是有些引用了二手、三手文献。后来找到了所引用的这本《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但由于这几篇文献要么没有标注页码,要么页码标注错误,费了好半天功夫才找到原文的具体出处。

再如,在几篇C刊论文(按理引文标注应该相对规范些)的参考文献中发现了《毛泽东选集》第7卷、第8卷,《毛泽东选集》只有五卷,怎么会有7、8卷呢?好在这几篇论文标注的页码没错,后来在《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8卷中找到了原文,证明作者是把书名写错了。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是两本书。



下面这个应该就是态度问题了,同一条参考文献,结果把文章名和期刊名两个核心要素都写错了,原文是“大学”,参考文献写成了“高校”,原文出自《北京教育(高教)》,参考文献写成了《高教研究》,其实“高教研究”只是《北京教育(高教)》的一个专栏。只要作者细心核对,都不会出现这样明显的错误。



03

参考文献看似简单,但却是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功夫活”。曾经为了核对两位西班牙语作者姓名的翻译,花了三个小时求助“圈”内好友;曾经用了一天时间去寻找十几篇二手、三手文献的“一手”出处;也曾为了保证一条引文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专程驱车300多公里到南京图书馆查抄文献,并连夜赶回,在服务区跨年。

回想这些经历,除了感受到学术研究的清苦与不易外,更多的是收获与成长,踏实与安心。

以上皆是我的教训之谈,由于之前学术训练不够,写作时太过着急,吃了不少苦头,写出来与大家共勉,谬误之处,敬请多多批评!

·  END  ·

文字:贝才

排版:陌上花开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硕士小论文要求
优秀论文的五大要素
论文评审意见参考【精选6篇】
汇总| 学术规范与文献引用
“额,学术史梳理和研究动态评述?”“对,看看这个。”
撰写论文开题报告那些事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