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无信不立”, 真的吗?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是时,汉兵盛食多,项王兵罢食绝。汉遣陆贾说项王,请太公,项王弗听。汉王复使侯公往说项王,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许之。即归汉王父母妻子。军皆呼万岁。”这是楚汉相争的荥阳大战后期,刘邦守得住,但攻不出;项羽堵得住,但攻不下。刘邦主动与项羽和解,项羽提出以鸿沟为界,各自罢兵,中分天下。刘邦同意,于是“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 汉欲西归”。这时有两个人站了出来,一个是张良,一个是陈平。史记中记载:“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汉王听之。”接下来的结果就是项羽兵败垓下,无奈自杀;刘邦一统天下,建立了四百年大汉基业。

 

不诚信的刘邦、张良和陈平却功成名就、万古颂扬,诚信的项羽却兵败自杀、遗恨千古。你还说人无信不立吗?是不是有点怀疑人生?

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那么什么是义呢?西汉大儒董仲舒对义有一个解释:“义谓天下合宜之理。如果刘邦集团遵守约定,罢兵西归关中,中国就会出现东西分治的局面,随着楚汉实力的变化,楚汉战争还会爆发,生灵还会遭涂炭。从国家统一和百姓得以生息的大局来看,刘邦的不诚信更合乎董仲舒所说的“天下合宜之理”。当然,如果项羽不守信能消灭刘邦、建立统一政权也同样合乎“天下合宜之理”。

义,可以成为你不守信的理由。但还是那句话:诚信还是不诚信自己决定,但诚信或不诚信的结果都得自己承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帝王要忌“妇人之仁”
历史名人:楚汉相争,陈平如何设计除范增?
养虎遗患
韩信十面埋伏围困项羽,却留个口子网开一面?事实远非如此简单!
历代吊怀刘邦项羽的古诗63首,名家荟萃,都是论史高手
揭秘韩信为什么死心塌地跟着刘邦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