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中择校误区之一:选择去能去的最好的学校

择校是否成功,只有当孩子在学校上了一个学期后才渐渐地觉察出来。所以只有过来人才能真正明白当初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学校。

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去最好的学校,或者说是去能够去的最好的学校。不能说采用这个做法的所有家长都进入了误区,但是对一部分家长和孩子来说,这可能就是一个误区。

现在招收外地学生的私立学校比较多,学校的层次也不一样,不同层次的学校招收不同层次的学生。所以就造成一种事实:一个学校招生的学生成绩范围比较窄,最高分与最低分分差不大。虽然进校时的成绩差距不大,但是三年后的高考成绩的差距可比进校时的成绩差距就大多了。这也就是说,一部分学生经过三年高中学习在原来基础上进步了,一部分学生相对却是退步了。

实际上这些相对退步的学生可能就是在择校上出现了失误,毕竟我们择校的目的是进步,绝非是为了退步。这种情况尤其在高层次的学校中表现突出,比如衡A的生源,其前300名中最后一名的中考成绩恐怕比衡B第一名的成绩都好。但是三年后的高考成绩,衡B的学生有不少能进入衡A100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首先,一般情况下,中考成绩靠前的学生,三年后高考的成绩也会靠前,当然有个别的学生中考成绩不理想,但高考却成了黑马,这毕竟是少数,我们在这里说普遍现象。排名越靠前的学生,越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学习越积极、越起劲。相反,成绩越靠后,就越不容易得到老师的关注,可能学习劲头就会受到影响,久而久之,成绩就会出现相对退步,与前面的学生的成绩差距逐渐拉大。

其次,由于中考成绩排名靠后,一般来说进入高中后的平时考试成绩也会靠后,学生失去了优越感,在心理上受到打击,学习积极性会受到影响,久而久之,就不认为自己还是个优秀的学生了,甚至出现厌学心理,最终导致成绩下滑。

所以在选学校的时候,应该让孩子的成绩在所选择的学校中处在相对靠前的位置,这样可能更有利于孩子高中三年的学习。举例量化一下,A校和B校都能去,如果去A学校,孩子的成绩可能在后30%以内,如果去B校,可能在前30%,那么选择哪个呢?建议选择B校,孩子在B校的竞争环境中更有可能处于有利的位置、更有利于孩子三年的学习成长。不建议去能去的最好的学校。

一家之言,个人之见,仅供参考。

欲了解更多关于择校、新高考、选科和高校专业信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小鹄 | 莫要相信招生老师的坑蒙拐骗:高中择校的五大误区
衡水中学拉高了河北省高考录取分数线,有人气愤,但谁都无权责备
我国“最悠闲”的高中,假期从来不补课,高考成绩远超衡中!
衡水中学的是与非(专题,辑有9篇文章)
市区1万7千人参加中考 衡水初中也成外地家长眼中香饽饽
河北桃城中学咋了?学生痛斥而热搜消失,衡中模式害学生也救学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