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三步曲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三步曲
生命化课堂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获取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以及协作精神,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自主、更为生动活泼,小组合作学习成了物理教师们的首选。但由于在认识上的偏差,进入了一个个误区,从而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刻意追求”、“生搬硬套”“热热闹闹”、“样样俱全”的怪现象,最终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不容乐观的状况。为了摆脱这了现状,我们物理教研组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
生命化课堂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带来了课堂教学的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伴随着生命化课堂实验的逐步推广和进一步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浮现而出,摆在我们教师的面前。回顾一下我们的物理课堂,出现了一些“刻意追求”、“生搬硬套”的怪现象,好像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体现生命化课堂的理念,才能跟上新课改的步伐。“热热闹闹”、“样样俱全”的小组合作探究形式普遍存在,但真正意义上的、实质性的小组合作探究很少,我们老师只赋予了它外在的表现形式,没有从本质上、内部去挖掘,因此造成一堂课下来,问问学生:“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我也不知道”的局面,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效率不容乐观。这不得不让我们去重新审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那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效率呢?
我校物理组着重进行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教学活动,是生命化课堂理念下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弘扬了人的主体性,发挥了人的主体活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加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在合作活动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领导意识和民主价值观。作为教师,应当在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合作学习正是达成这一目标的一种有效途径。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的思路是:合作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它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师之间的合作为基本动力,以班级授课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多项技能为根本目标。我们的做法是:
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前提
小组成员间结构的合理性程度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为了确保合作竞争的公平合理性。在组建小组时首先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所谓组内异质,是指小组成员在性格、成绩、能力、家庭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和互补性。组内异质,组间必须是同质。即小组与小组之间尽量减小差异,使其各方面情况相当,特别是学业成绩方面,尽量使小组之间的竞争公平、合理。
其二是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可以先把一部分个性表现鲜明的学生在各自自愿的基础上分配到各组,以便潜移默化地感染影响其他学生;其余的学生按自己的意愿自由组合,使各组学生相互之间由于存在信赖感而畅所欲言。打破传统的固定模式,即前后桌四人小组、六人小组的合作学习模式。
二、有效调控、积极引导——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关键
在完成合理建组后,第二步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关键所在。能促使各组成员间养成相互尊重、荣辱与共的意识,培养学生在小组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学会参与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一股凝聚力、向心力,这是小组合作学习能否良性运行的核心所在。否则,合作学习只能是一种形式,势必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调控,积极引导,使之朝着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方向前进。为此,作为教师必须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科学分工,处理好个人与小组的关系。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组员间即有分工又有合作,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能,通过合作达到小组共同目标。具体分工如下:
小组组长。在探究中小组长的作用是:主持制定活动计划,组织、分配、协调小组活动(实验操作),组织、归纳实验操作的结论,这需要让组内每位学生思考后都能说出各自的想法,最后形成集体意见,并允许保留个人意见。
小组记录员。记录员负责把探究到的信息记录下来。为了避免记录员一个人包办代替,可以采取轮换制。实践中有些学生不乐意,生怕自己记不好,不会记,这就需要我们多鼓励他们,指出物理课的实验记录不像语文课那样对文字要求那么高,但在小组汇报时要让同学们都知道这代表什么意思。在汇报时,要鼓励紧张的学生慢慢说,说得不清可以重新来,只要能把小组的做法与意见向大家表述清楚就可以了。
小组操作员。负责按大家确定的方法、步骤进行探究、中间应该互相帮助。其基本操作形式是1号帮助4号,2、3号互帮互助,或3、4号操作,1、2号监督并及时提示注意事项,反之亦然。
2.积极引导,处理好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关系。
合作教学把全班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同质小组,无形中形成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我们重视引导,明确告诉他们,各小组之间展开竞争,主要是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动手动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注意吸纳别人的观点。教师在评价时,要转变教学评价观,应以团队为单位表扬、鼓励,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淡化个人分值,重视小组学生的整体表现,这种方式也有利于培养小组间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
3.积极引导,保证小组合作活动正常开展。
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常常遇见在同一小组里学生之间会闹这样、那样的矛盾,这是在所难免的。主要是小组的每个学生有自己的个性,且个性有差异。最常见的矛盾有以下两种:
(1)“他什么都不让我们做,都是他一个人做的,我们什么也没有做”。这在学生间显而易见。在实验中,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很少有机会人人都有一套实验仪器,有些学生就有意或无意地把一些仪器搬得靠近自己,甚至将有些小型仪器干脆抓在手中,这种现象在学生中间非常普遍。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及时引导,要求小组长发挥作用,协调好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但如果材料充足,人人都可以获得动手的机会,还出现这种现象时,我们又要引导他们,不要光会做,还要注意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2)“他们从来不与我们一起讨论、合作”。在视察小组活动时,我们还经常发现这样的两种现象:或是站在那儿看,一言不发;或是只顾自己玩,不愿把自己的准备的材料与其他同学分享。对于前者,我们要求小组长在分配任务时,要尽量人人动手,不会做,再出手相帮,但绝对不能完全代替他,让他享受到集体研究的快乐。对于后者,我们的做法是:每学期把要学生自带的材料清单列出,让各小组学生轮流带。为防止有些学生在上课前忘记带来,我们在每次课后提醒强调一下,然后由各小组的小组长负责落实。
4.恰当选择切入点,增强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在课题导入时开展合作学习
由于各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是有差异,因此对物质的特性认识就有不同,所采取的分辨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但大家在一起讨论后就可以集思广益、互相补充、共同提高。如在教学《密度》这一课时我组采用了如下导入:
师:1、这里有铜丝、铝丝、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你们能想出哪些方法来?
2、说明你们是怎么分辨的?(让学生讨论后选取几个小组代表分别回答)
生甲:根据颜色的不同来区分铜丝和铝丝。
生乙:根据软硬程度的不同来区分铜丝和铝丝。
生丙:根据气味的不同来区分水和酒精。
生丁:相同的体积时比较它们的质量。
……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要分辨物质,就要知道并且利用物质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如颜色、气味、软硬,就是物质的不同的特性。根据这几种特性,利用我们的眼、鼻、手等感觉器官,可将上面四种物质分辨出来。而相同的体积时它们的质量不同也是特性。
(2)在问题模糊之处应用合作学习。
在教学过程会遇到一些是而非是的问题,这时作为教师不要急于讲解,应当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辩论,并要求有不同见解的同学在小组中阐述自己的理由,然后由其他同学共同评判,最后统一答案。虽然这样可能是多花了点时间,但会突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经过辩论得出的答案学生记忆会更深刻。如在教学“运动与静止”这一知识点时,我组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观察如图1所示,回答问题:火车到底动还是不动?
教师引导:组织辩论比赛(提示各方要有各自的观点和结论成立的条件)。
学生活动:正方:小明派观点——相对于站台火车不动。反方:小华派观点——相对于已开行的列车火车动。
学生活动:分析得出辩论结果:要说明一个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首先要选定参照物,再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来做出判断,小明选取站牌,小华选取已开行的列车为参照物,所以他们的判断都是正确的。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辩论得出参照物、机械运动和静止的概念。
学生活动:在老师引导下列举一些实例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3)答案不唯一或开放时要组织合作学习。
对一些开放性问题,各小组成员各抒已见,目的是在多角度、多侧面的讨论探究中,使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认识更清楚、更全面。
案例1:将玻璃、水晶、铁、牛奶、水银、白酒按不同的分类方法把它们分为两类,并按照分类方式1(示例)填空
分类方法:按是否透明来分类
透明
不透明
玻璃、水晶、白酒
铁、牛奶、水银
分类方法:按什么来分类透明不透明玻璃、水晶、白酒、铁、牛奶、水银分类方式2(请填空)
分类方法:按           来分类
铁、玻璃、水晶、
水银、牛奶、白酒
分类方法:按什么来分类玻璃、水晶、白酒、铁、牛奶、水银分类方式3(请填空)
分类方法:按           来分类
(4)、在实验中的开展合作学习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习过程中有许多的实验,但是如果安排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大量的实验,获取每一个数据,课堂教学的时间明显不足,这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通过小组合作,既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合作的意义。
案例2:探究声音的产生
请学生设计方案:一张纸、一杯水,一个笔帽、一根橡皮筋,怎样使它们发出声音?你能不能设计方案使其他的物品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各组提出活动方案、讨论。
在学生探究过程中适当引导,启发,对于与众不同的方法给予鼓励。
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上述纸张在发声时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分别用摩擦、搓揉、指弹、撕等方法使纸发出声音,也可把它做成纸筒、纸笛、纸炮引起空气的振动发出声音。
一杯水倒在地上会发出声音。
向笔帽中吹气,会有声音;笔帽扔在地上会有声音。
拨动橡皮筋会有声音。
用手摸着喉头,然后发出声音,这时手有什么样的感觉。击打音叉,把发声的音叉的尖端接触面颊,有什么感觉。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得出结论: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出声音。
三、公平合理、双向评价——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
小组合作学习的各项活动能否行之有效地展开,必须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我们常用的方法是:采取组长、组员的双向评价,即组长给组员打分,组员给组长打分。每次上课前,教师发给每组一张实验情况记录单,作为老师了解每个学生上课表现的依据之一。其中各项达成指标如下:
小组合作能力主要看学生是否愿与他人在探究中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鼓励、积极配合;是否服从小组长的任务分配;当发生争执或争吵时,是否能以理服人;当同学指出自己缺点时,能不能虚心接受;是否从维护集体的荣誉出发,别人有困难,能否主动帮助等。
小组讨论时,是否愿意与他人交换意见;有了重要的发现以后是否还会继续相互倾听、赞赏、分享和评议;是否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等。
实验能力,主要是看学生是否能提出探究方法、思路和计划;是否会用简单的工具器材对事物进行观察、实验并作记录、分析、形成结论;在整个探究过程中,为小组作了多大的贡献等。
在小组学习活动时,教师不能等待、休息,也不能做其他的事情,而应该深入到各组中间,及时了解各组探究的进度、讨论的焦点、效果,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教师根据各小组探究的成果、回答问题的参与率、小组合作的氛围等,评定出本堂课的优胜小组,并做好记录。到期终评价时,优胜小组获得的次数作为最终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
实践证明,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小组组建,通过有效调控、积极引导,加上公平合理的评价手段,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每个学生各尽其能,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合作小组四位一体,体现了生命化教育的全员性,体现了“四个学会”——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生存,增强了探究活动的效果,提高了学习效率,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符合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培养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研究课题报告
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
小学教育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我对高效课堂的一些认识及探索
听中小学老师谈无领导小组讨论规则 ~~~相当通俗 ~~~相当亲切 ~~~
中期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