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抢走了县里的优质生源?

高考在即,高考前回到家乡渭南,与几个从事教育工作的朋友聊起了高考和教育。既然是闲聊,也就没有个分寸长短,无论亲身经历的还是道听途说的,也无论是该说的还是不该说的,没喝酒的时候说的,喝多了以后说的……反正是好话坏话都说了。既然说了,也就不怕别人听,因此,我们就这么一说,大家就这么一听。我们说完,大家看完听完,就算全完,不要引申,不要演绎,更不要着急上火,要不然就实在划不着了。

几个来自地方县(市)教育届的朋友(都是高中老师)首先发难:你渭南堂堂一个地级市,无论从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都要优于地方县(市),每年中考刚一结束,各县(市)还没有行动哩,前百名的“尖子”学生就被渭南市级的中学优先录取了。等人家录取完了,这才轮到各县(市)的高中录取。

从生源上说,渭南市市区各个高中的生源,比各个县(市)的生源好得太多了!先天优势,加上无可比拟的硬件优势,其他县市的高中只有眼红的份了!每年高考评比,各县(市)的成绩惨不忍睹也就在预料之中了。根本不在一个维度,没有啥可比性。

另一个说:渭南市教育部门把全市的优势资源都享用咋了!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学校生源,都是最优秀的,地方县(市)有啥哩?仅有的几个好老师,还都被高薪挖走了。好老师加上好学生,在全市硬件建设数一数二的高中上学,这还有啥比的?

咱就说我县里,虽然离市里远,几百公里的路哩。但是还是无法影响优秀教师和学生的流失。特别是近年来,我县有十几个优秀教师无一例外地跳槽到了市级中学任教。而我县里每年中考的成绩靠前的学生,基本上百分之八十都去了市高中念书。市里无论是工资待遇,还是奖学金数目,都是相当诱人的,也确实是市里的高中都不差钱,谁叫咱县里穷,学生中考成绩好,奖学金给不多,势扎不起。教师也熬煎,工资待遇差太多,咋竞争?

在这种情况下评比教学质量公平吗?根本不公平!可是谁给你说这话哩?大家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不是基层教师不努力,也不是县(市)的教师不负责任,是啥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我就不多说了。

第三个发言人说:这对咱县(市)区的高中教育来说,本身就是个恶性循环,好学生收不上来,高考考不好,学生就流失,收不上好学生,各县(市)的高中招收学生的条件只能一降再降,生源质量就很难保证了。这样咋能保证高考出成绩?高考不出成绩,以上线率、录取率为指标的学校排名就只能靠后,影响学生家长对学校教学能力的质疑,更无法保证生源。成绩一般的学生都不选择县里学校了,家长们争得把娃娃给渭南西安等大城市送哩。

再者说了,上级拨付的教育资金,不至于完全没有,但比起市级高中来说,肯定是差得多了。为啥?你不出成绩,学生不好好学胡捣蛋,人家成绩好学生还乖,这教育资金给谁多给谁少还用说哩?再一个,人家学校就在市区,近水楼台先得月,咱渭南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县(市)区的学校,跟人家市区的学校比起来,离得还是远,办事还是不方便。其他的就不说了!

第四个发言人慢条斯理地发言:说到底,高中教育学生基础很重要,生源决定成败,这话一点不夸张。俗话说得好:好地不用上,好树不用廓!收来了好学生,成绩马上就上去了。这本身就是小升初竞争生源的升级版。

二十年前,我县各个乡镇从其他乡镇挖好学生,提升自己的中考升学率,到现在这种状况仍然在继续,无非是主体换了,初中换成高中,乡镇换成了市上跟各个县(市)竞争生源了。

这种不平等的生源竞争模式,其实是教育资源垄断的恶果。而且现在又扩大到师资力量的竞争上,无论优秀老师还是优质资金投入,各县(市)跟市里肯定都没法比。

市教育系统的朋友终于说话了:你们都抱怨说市里抢了你们的生源,抢走了你们的老师,表面上看确实是这样,但是你们把教育教学成绩不佳的责任全部推到生源问题上,推到教师出走的问题上,推到市一级的教育系统资源分配的问题上,这本身就是不公正不客观的!

任何结果的产生,都是多方面的原因。咱渭南市区教育和各县(市)区之间的教育竞争出现这样的结果,就应该双向考虑。一方面县(市)区一级的教育教学水平确实亟待提高;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多方面提升学生成绩,不能一味怨天尤人。学校管理不好,学生哪有心思上好课?周围网吧娱乐设施遍布,你让学生能安心学习?这不是说笑话哩?

再一个,县里的财政补贴教育,肯定不如市里补贴得多,市里老师以及教职人员的收入水平确实高一个档次,人往高处走,市场经济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是客观规律。县里竞争不过市里的,咱市里能竞争过西安的?西安的还能竞争过北京的?北京的学生那么多还不都给国外跑的念书哩?这本身属于正常的流动,人们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进行市场化资源选择和配置,是客观规律的必然,不是人为因素能够左右的。

从这方面来说,生源不是绝对的,主要从你们各个学校本身的管理和教学上下功夫,不要总把责任推到客观原因上。咱都学辩证法,应该都知道: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外因只不过是食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这位老兄还没说完,其他人纷扰群起而攻之,一时间场面乱套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辩论着,甚至有的耳红脖子粗,唾沫飞溅,手舞足蹈……总之一句话,大家对于这种高考评比感到不公平,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情况下,怎么实现评比的公平?这是给教育管理部门留下的一个思考。

讨论到最后,大家热情不减。但是主要的分析和讨论,笔者已经记录下来了。其他的讨论,由他们去吧。油泼面上来了,管他三七二十一,叫我先咥一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读书】高考之外,县城中学里“被剩下的孩子”
林小英:县高中的孩子,出路在何方?
北京320名“低分生”进优质高中 中招改革进深水区
中考压分
衡水中学是毁了教育还是救了教育?
河南宝丰给当地户籍研究生每年发万元补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