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细胞“冷凝集”现象,你有遇见过吗?

■ AUTUMN 

冷凝集素是一种红细胞自身免疫性抗体,绝大多数为IgM,少数为IgG或IgA,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冷凝集素可以低活性存在于健康人的血清中,但当温度低于某一温度时,冷凝集素浓度将升高,处于循环中的自身抗体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使血液凝集。其引起的凝集反应温度一般<30 ℃,其最高滴度在4 ℃时出现。当温度上升到37 ℃时凝集现象消失。

下面是一例冷凝集现象引起的血常规异常结果

冷凝集现象产生原因

1、支原体感染,及一些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可能诱发支原体肺炎,使冷凝集素滴度增高。

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重症贫血,多发性骨髓瘤,腮腺炎等疾病也可有阳性反应。

上图是血常规冷凝集标本,肉眼看凝集颗粒不是很明显,涂在玻片上肉眼可见。

那么冷凝剂标本怎么处理呢?

(1) 热水浴:将标本37℃水浴30 min保温,然后再上机检测。也可将标本和试剂都通过37℃水浴加温后再进行检测。

(2) 置换血浆:首先记录血量,标本以3000r/min,离心5 min,用移液器插至血浆与血细胞交界面3mm处,将上层血浆缓缓取出弃掉,再加入预温5 min的生理盐水3 mI,,充分混匀,如此反复洗涤3次,最后一次弃掉上清液,加入温生理盐水至处理前记录之血量,随即混匀后上机测定。但经过置换血浆后,除因置换过程中造成血小板部分丢失外其它参数与手工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所以置换血浆法可以说是有效消除高效价冷凝集干扰血常规检测的好方法。

下面为此血常规水浴加热半小时后重新上机测得的结果对比。

所以,在日常检验结果中,尤其是冬季,当遇见MCHC显著增高时,要考虑标本是否冷凝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冷凝集致血常规检测结果异常的一例报告分析
冷凝集素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与处理
MCHC小指标、大作用,解密高“冷”标本
一例血常规结果矫正的艰辛历程
红细胞冷凝该怎么处理?
血常规红细胞凝集,温浴无法纠正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