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宫,不 止 在 紫 禁 城

故宫之大

说不尽的 帝王将相历史风云

看不够的 红墙黄瓦金碧辉煌

赏不完的 文物宝藏沧海遗珍

 

  
 
大哉!故宫

在明清史研究专家阎崇年看来,故宫之大,在于它是中华历史文化的一部伟大教科书。

阎崇年
 
从时间来说它反映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

从地域来说它以紫禁城为核心,涵盖“两宫三院”即故宫、沈阳故宫、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以及“故宫姻系”——皇家坛庙寺观、西苑南苑、三山五园、避暑山庄、木兰围场、明清陵寝、王府宅邸、江南织造、景德镇御窑,以及武当山金顶等。
 

从文物来说现今故宫博物院典藏珍品凡28大类,共1863404件(套),以及原故宫藏品南运后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暂存南京博物院的诸多藏品;

从建筑来说故宫内外,宫殿楼阁、亭馆台榭、奇珍异宝、名花异木,是中国历代宫殿园囿的集大成者,是一座中华古代建筑实物的博物馆。
 
 
从人物来说明清六百年来,中华各界各地名人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地同故宫有着文化与精神的连接;

从事件来说,此期重大历史事件,都同当时皇权中心的故宫,有着密切的关系。
 

阎崇年老师所著“故宫系列”之一的《大故宫》即以故宫的平面格局为纽带,串联起故宫的建筑、人物、事件和文物,真正意义上,全景呈现的“大故宫”。

 紫禁城后六百年的历史宝典 
 全彩精装纪念版 
 点击图片 即刻拥有 

 
 
影像+书籍
系统讲述故宫历史与文化

1949年4月,15岁的阎崇年第一次走进故宫博物院,从此与故宫结下不解之缘。

在数十年的学术生涯中,故宫始终是他研究明清史离不开的中心。

从2000年开始,他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着手读故宫、写故宫、讲故宫。
 

2004年,70岁的阎崇年首次登上“百家讲坛”,主讲《清十二帝疑案》,收视率节节攀升,成为挽救“百家讲坛”收视率下降趋势的“当头炮”。
 
2012年,他第四次登上“百家讲坛”,主讲《大故宫》系列,同时出版同名图书。

《大故宫》封面一览

《大故宫》开创了以电视视频与图书结合的形式,系统讲述故宫历史与文化的先河,在全国掀起关注、学习和研究故宫的热潮。
 
首次提出“大故宫”概念的,是曾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郑欣淼。

“故宫学”的首倡者郑欣淼

北京的故宫是从南京故宫和凤阳的中都延伸发展而来,而它也集中国历代宫殿建筑之大成。

沈阳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北京故宫的拓展项目,所以,两者在精神上是不可分割的。


 
郑欣淼对阎崇年说,“大故宫”相当丰富,你讲永远都讲不完。

在这一灵感的激发下,阎崇年决定打开故宫外延,首次将颐和园、圆明园、北海、景山、避暑山庄、木兰围场、明清皇陵、沈阳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等,纳入故宫姻系。

并以此为脉络,透彻解析绵延千百年的封建皇家族系、机制构架、社会人文、文化渊源,以及建筑、文物、民风等,汇成一个“故宫大百科”式的宏大项目。
 
《大故宫》全彩精装纪念版 目录
 
在阎崇年看来,要讲清楚“大故宫”,还必须“先看世界,再看中国”。

为此,他广泛联系了国外史学家、汉学家,并与两岸故宫博物院“掌门人”,以及建筑、历史、文物等领域的诸多专家沟通,力求为“大故宫”获得立足于东西方比较文化根基之上的多视角、多元化解读。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作为一位史学家,阎崇年不仅以客观的叙述将故宫的六百年风云变幻娓娓道来,更以冷静的目光对这段历史加以审视、批判和反思。
 
讲明清皇子制度时,他写道:
 

一项基本制度的制定,既要考虑当时所需,更要考量可持续性。

制度稳定,时势在变。有两种态度:时进不进,势变不变;与时俱进,随势而变。“祖制不敢擅更”,说得也是;“法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说得更是。

从眼下看,不变为好;从长远看,以变为好。不变会引发巨变,吃亏的还是拒变者。明清皇子制度的教训,值得后人认真思考。

  

经典的新面貌

此次由故宫出版社出版的全彩精装纪念版《大故宫》分上、下两册,经历时间的考验于多年的打磨,以最新的面目呈现给读者。 
 
 紫禁城后六百年的历史宝典 
 全彩精装纪念版 
 点击图片 即刻拥有 

此次再版,最突出的特点是“新”。

一是“文新”
《大故宫》从首印至今的8年间,发行量超过百万册。

在此次再版中,良善建议被接纳,疏误文字被订正,从而使文字更准确、更精炼、更鲜明、更晓畅。

二是“图新”
全书图片完全换新,总数达156幅,出自故宫资料库的原片,更清晰精美,呈现也更大幅。

书中另附赠两张反映清代宫廷生活的绘画,均为首次披露的高清大图,供读者收藏鉴赏。

<<  滑动查看更多内页 >>


三是“书新”
全书的纸张、设计、编辑、排版、图片、色彩、装帧等,大气凝重隽美,令人耳目一新。
 

有人说,为人不识阎崇年,踏遍故宫也枉然,这自然带有夸张之意。

但很多观众、读者当年在看过、读过《大故宫》后纷纷表示,以后去参观故宫,定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走马观花地游览了。
 
要想全面认识故宫的价值,不仅要看到表面的“物”,还要了解“物”背后的“意”,《大故宫》就是这样一本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故宫文化内涵的经典之作,不可轻易错过。

 紫禁城后六百年的历史宝典 
 全彩精装纪念版 
 点击图片 即刻拥有 

 
  
今日话题

说说
你与“大故宫”
独家记忆

我们将随机选出2位
赠送“故宫深度游”地图一张
 
 上期 
 “几暇怡情”明信片获得者 
 @小桔灯 @Bomba have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紫禁城故宫博物院
阎崇年写《大故宫》:我非常痴迷,故宫去了不下1000次
故宫博物院
【回放】探春·紫禁城:故宫2020年首次直播(第一场)
一下雪,故宫就成了紫禁城!
阎崇年谈故宫: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