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正在起变化:新三板出现

1974年,毛主席提出了“三个世界”这一概念:“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格局,它基本上是一种贫富或势力对比的划分。

时至今日过去了大约半个世纪,风云变幻,“三个世界”的格局已经彻底改变,今天借助俄乌战争,大致可以把世界重新划分一下,这就是:西方印欧国家是一个阵营,核心为美国和北约国家。苏联解体后的俄联邦与其他亚洲国家大致为一个阵营,以及沉默的非洲和穆斯林为第三阵营国家。

相比20世纪的格局,21世纪初主要变化是,第一阵营的苏联垮塌解体,而中国开始崛起。在1974年,中国的GDP大致为美国的8%之下,但是今天中国GDP已占美国的80%左右;苏联更是从中国的十倍GDP滑落到今天俄罗斯只有中国几十分之一,仅相当于江苏一个省。总体上,中国已经明显摆脱了“第三世界”地位,可以上升到所谓第二世界,并向第一世界逼近。 

原本第一、第二世界尽管还在,但地位却大大削减:中国在48年里不仅超越了俄罗斯、逼近了美国,甚至在2021年超越了整个欧盟27国GDP总和。只有第三世界还没有明显改变。

所以,文明学有一个总结:今日世界格局与20世纪相比已发生明显变化,三个世界在倒转倾斜,西方世界在明显收缩,以中国为首的亚洲板块却在逐渐崛起。可以肯定,到一个关键转折点,随之变化的将是意识形态的话语。世界,是非常势力的。

俄乌战争之后,完全可以确认一个21新三板的确立:西方发达印欧世界,亚洲发展中国家以及沉默的非洲+穆斯林世界。这个格局的形成与未来趋势,还要到深远的历史深处去探寻这次西方印欧人崛起的由来,所以,我们下篇就做这个探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志华、胥静:毛泽东“中间地带”理论的基本内涵和发展演变
晓锦源:三个世界理论是伟大创举
从“三个世界”理论看毛晚年战争与革命关系思维
西南大学[0416] 2020秋《世界当代史》作业辅导资料2020秋
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推进了第三世界的形成|万隆会议|世界格局
俄国的十月革命对之后的百年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