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活汇报与计划

我是那种从小体弱多病感觉活不长的“林黛玉”,至今挂过几次病危,并且倒地几十次,所以,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非常充实、非常天真、非常勇敢,把自己当90岁老人看待,一面害病,一面用最低线感知美好幸福大世界,妙哉。

话说这次疫情我严阵以待,一直没有阳。但是今年4月和5月连续发烧了两回,第一回还非常严重,导致我几乎在床上断断续续躺了一个月,健康状况千疮百孔,我自己心里是觉得这次已经过不去了,结果我再一次地活过来了。查了,二次都不是阳。可是我已经快十年都没有发烧过了,突然就烧了两次,据分析应该是着凉与普通感冒传染。

长话短说,尽管天天吃药,但我还是把自己救回来到可以健康地与人精神抖擞地斗嘴的水平,手脑眼都还管用。最近甚至可以去瑜伽了,又看着朋友们在国内外旅游撒欢儿,我就来劲了。把稿子交给出版社(国外),准备疯狂出游。

本周先去燕山上跟何勍聚两天,去发两天呆。然后想去湖南何勍的常德去朝圣看看老西门建筑群。一个月后回来就是九月了。假如北京还热,就准备全国四处溜达去。

(到网上查,都说是“曲雷的老西门”哈哈,哈哈夫妻店)

上个世纪末,我差不多算是中国国际旅游比较多的人,但是到今天相对而言我就成了落后分子,我现在很少出国了。自十几年前我已经约略走遍中国的山河大川,每一个行政区,包括港澳台,全去过了,主要是看各个省会的博物馆。想起来大约十年前曾经有个央视的摄影团队,希望我做主讲逛全国的博物馆,我当时正在写书《新文明简史》,就拒绝了。后来这本书被骗子经营,至今等于没出版。嗨,我至今兴趣也转至文明学了。

现在我觉得,国外一时去不了,经济下滑也波及到我,书不让出我也没收入啊,另外健康也不行,所以没有特别合适的机会就不会出国去,但是国内游还是比较方便。就打算在国内以北京为核心画几个圈,主要目的或漫无目的,就是与几个好友散漫地去全国转转,否则感觉不了解社会了。我平时可能一个月都不见任何熟人,几乎与社会隔绝,仅只看手机视频总觉得与中国社会隔着一层玻璃,就想出去混混“社会”,亲自看看今日中国到底是发展了还是衰退了,城市建筑最明显了。就跟何勍一说,竟然一拍即合。一个搞建筑的,一个搞社会文明发展的,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讨论。从城市建筑看文明发展,假如起个名儿的话......,没想好,名不正 行不顺啊,读者朋友给这个行程想个名儿?《建设与文明》如何?

或者干脆就叫《画圈儿》,在地图上画圈了解中国社会发展。国内画得高兴了,可以再到国外画?

我的想法是,尽量避开大城市,主要去二三线城市,不要接待,尽量不要接触熟人,就是生撞,那样才是真社会,否则吃吃喝喝全是表面礼节,就缺失了真实接触当地民风的机会,吃喝拉撒住全是与当地人接触啊。主题内容也很简单,就是自驾看公路建设与沿途祖国大好河山,然后在城市里逛几圈看看城市建筑特色,当然,必逛博物馆,结合历史看现实。这么下来画几个圈,估计得一年时间吧。冬天往南跑,夏天往北走,春秋随便。何老师说:呀,那我工作怎么办?我说:互联网时代,遥控啊!另外是不是也偶尔回家啊。

想是这么想,到底是否可以计划落地,谁知道呢。能做梦总是好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创建文明城市倡议书(五)
“用科技传承文明:AI博物馆计划”将于国际博物馆日启动
博物馆如何发挥作为文化中枢的作用,听听嘉宾怎么说
走近长江|安庆·活在博物馆里
红杏枝头春意闹” —充满创造力的上海网络文化
【文明讲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致全体市民的公开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