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滋兰树蕙 | 胡小石先生书《楚辞》欣赏


   胡小石先生书《楚辞》欣赏   




      师致力于楚辞之学,亦在北京开始。综合旧闻,择善而从,复自出手眼,独创新说。其阐明屈子之心迹,则具史家之卓见。如论《招魂》,则根据《史记》本传,断为出于屈子之手无疑,出于宋玉之说为后起。其所招之魂为楚怀王,非楚国之魂,亦非自招,因从此篇本身内容看,魂归来后,给以多种享受,其隆盛奢靡程度,与当时妻妾制度,非屈子身份所能担承,唯楚王始能享有之(解放后,师曾为研究生言,“怀王身份应是大领主”)。如论《离骚》,则谓屈子始终忠爱君国,志在入世,上下求索,终乃眷恋旧乡。如论《九歌》,则谓其内容有人神相恋,仍属屈子所作,非当时民歌所能有。凡此大体皆根据旧说,加以补充,只在教室讲授,未发表专文。其已成文而发表者,最早有一九二六年发表于《金陵光》学报之《远游疏证》,用清代经师考据之法,根据廖平尝有“《远游》与司马《大人赋》大同小异”之说。“细校此篇十之五六皆离合《离骚》,其余则或采之《九歌》、《天问》、《九章》、《大人赋》、《七谏》、《哀时命》、《山海经》及老、庄、淮南诸书。又其词旨诙诡、多涉神仙。疑伪托当出汉武之世”。其次为一九四〇年写定之《楚辞郭注义征》,则用清儒辑佚方法,根据《晋书·郭璞传》所云郭氏曾注《尔雅》、《三仓》、《方言》、《穆天子传》、《楚辞》、《子虚赋》、《上林赋》数十万言。其后《隋书·经籍志》著录楚辞郭注三卷,新旧两唐书《艺文志》著录楚辞郭注十卷,而宋以后诸著录书皆无之,断定楚辞郭注亡于唐季之乱,唯存其目,然而“所注他书,如《尔雅》《方言》《穆天子传》《山海经》诸注皆在,其所为《尔雅》《山海图赞》及《三仓》《子虚》《上林》诸注亦往往散见群籍中。......若夫名物训诂之说,则就现存诸书中求之,其义涉楚辞者,为证实繁......”。因仿闻一多先生据敦煌所出隋释道骞《楚辞音》残卷,勾稽出《楚辞郭注》三条前例,遍查现存群籍中所引郭注《楚辞》遗说,细加收辑,共得二百四十余条,汇集成篇,由是而郭注面目,约略可知矣。师研究《楚辞》之作,其已定稿,有油印讲义而未出版者,有《楚辞辨名》、《离骚文例》。解放后,师接受历史唯物论观点,于一九五六年,用以讲《屈原与古神话》,分两部分:(一)古神话一般问题;(二)屈原与《天问》。其中最主要论点为中国古神话反映出中国古代人民最优良的品质。凡是为我国人民所歌颂,所喜爱的神和英雄,必须具有以下条件:1.能征服自然灾害,为民造福,对于一切困难不低头。2.不断劳动,以群众利益高于个人利益。3.毫无宗教的柔软怯儒性,永久斗争下去。4.斗争到死不休,可以把事业传给子孙,斗争者遗物也可以发展壮大。5.对上帝常常不满,与统治阶级反抗,对旧制度僧恨抗争,而最后胜利一定属于被压迫者。此为师研究楚辞之最后论文,足以证明其思想之转变。师治楚辞之学,前后四十余年,晚年拟将零星考证,琐碎诂释,独特见解、以及文艺赏析等等,汇集为《楚辞札记》若干卷,几经选择,未及定稿而卒。尝云:“初从事研究,自负颇有心得可讲,后来研究愈深入,乃觉问题愈多,不敢轻下断语处愈多”。札记所以迟迟不能定稿,正可见吾师治学之一丝不苟也。

——吴白匋先生《胡小石先生传》


“小石师早年毕业于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农博科,故于植物分类知之甚悉,且擅绘图。小石师言,,《楚辞》中之香草应是全体(包括茎、叶)皆香。'纫秋兰以为佩’之'兰’,为泽兰,方茎对叶,属唇形科,紫苏、薄荷之类。'朝饮木兰之坠露兮’之'木兰’,即木莲,木本,常绿植物,夏季开花,叶大,光滑,背有毛。小石师以文理科渗透进行研究,是独具特色的。他所作考证要言不烦,并常举实物以证明。如,告知我们可去鸡鸣寺香市辨识泽兰,又告知校内某处有两本木兰,一经吾师指点,再经彼处,总不禁盘桓再三。”

——郭维森先生《胡小石先生的楚词研究》

“例如讲解《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一句时,他根据南宋吴仁杰的《离骚草木疏》指出兰蕙属于唇形科植物,一茎一花称为'兰’,一茎数花称为'蕙’,并画出了不同品种的形状。又如讲解《招魂》'稻粢稳麦,挈黄粱些’一句时,他根据清人程瑶田的《九谷考》,从象形文字人手考证了九种粮草的古义,画出了粱、稷、黍的模样。”

——吴新雷先生《听胡小石先生讲<楚辞>》


先生讲课幽默风趣, 教室里不时荡漾出同学的笑声, 甚至连讲课结束都能掀起小高潮。《离骚》 讲完时离下课还有两分钟, 先生说:“闻 一 多 先 生 每 次 上 课 开 讲 之 前 ,总 是 高 声 吟 诵 :'痛 饮 酒 , 熟 读《离骚》, 方得为真名士也!’ 屈原在艺术上创造了新的文学体裁——骚体, 在诗歌史上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屈原在《离骚》 中表现了爱国思想和宁死不屈的伟大精神, 对后世文人有深远的影响。闻一多先生就 是 其 中 之 一 。诸 位 要 想 当 真 名士, 请熟读《离骚》!” 这段奇峰突起的结束语, 引起一片笑声。恰恰在此时下课铃响了。我们对先生炉火纯青的讲课艺术, 佩服得五体投地。不过, 先生讲授《楚辞》 的精彩之处, 远远不限于第一次讲课。

——朱煊先生《回忆胡小石先生讲<楚辞>》








蓱号起雨,何以兴之?
撰体协胁,鹿何膺之?
鳌戴山抃,何以安之?
释舟陵行,何之迁之?

屈原《天问》句
1946年
南京博物馆藏
选自《胡小石书法文献》


靡蓱九衢,枲华安居?
灵蛇吞象,厥大何如?
黑水玄趾,三危安在?
延年不死,寿何所止?

屈原《天问》句
1946年
南京博物馆藏
选自《胡小石书法文献》




青云衣兮白霓裳,

举长矢兮射天狼

屈原《九歌》句
1946年
南京博物馆藏
选自《胡小石书法文献》




邅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
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鸾之啾啾。

屈原《离骚》句
20世纪50年代
选自《胡小石书法选集》


竽瑟狂会,搷鸣鼓些。
宫庭震惊,发<激楚>些。
吴歈蔡讴,奏大吕些。
士女杂坐,乱而不分些。
放敶组缨,班其相纷些。
郑卫妖玩,来杂陈些。

屈原《招魂》句
1956年


荒忽兮远望,
观流水兮潺湲。 


屈原《九歌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屈原《橘颂
20世纪40年代
南京博物馆藏
选自《胡小石书法文献》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屈原《橘颂》
选自《翰墨因缘》




胡先生的书法具有诗人的气质,有人以为“犷悍”,我感到这两个字安在胡先生的书法上并不妥当。他一生的字是沉雄豪放,是经过锻炼后加入文学修养烧铸出来的。

——游寿先生《关于胡小石先生的回忆点滴》



/

同聲相應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乙未年【端阳节】纪念屈原书楚辞【离骚】
书法-文征明书屈原《离骚》
宋代米芾行书离骚经书法大图欣赏
端午时节话屈原(三)上下求索
谁是“刘安作《离骚》”论的始作俑者?——评许笃仁的《楚辞识疑》
我的书法92—端午书楚辞《天問》: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__屈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