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性教育,离制度化有多远_摘自 李炳亭博客
(2013-09-04 12:20:57)
  马上就要开学了,对于北京市大兴区行知学校学生赵琴来说,学校有吸引力的不仅仅是校园、老师、同伴,还有一门与众不同的课程——“希希宝”儿童性教育课。通过这门课程,她了解了自己身体的发育,明白了生命是如何诞生的,更掌握了很多自我保护的办法。

  作为一所打工子弟学校,行知学校是北京300多家打工子弟学校中为数不多能够提供性教育课程的学校。之所以开设这门课程,源于北师大副教授刘文利主持的“儿童性教育”课题。“性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增长学生的知识,更是提高孩子的技能,减少危害自己身体行为的发生。”刘文利介绍说。

  2007年3月,“儿童性教育”课题在北京师范大学立项,同年9月,在行知学校从一年级开始性教育课程实验,6年的时间,课题组已经研发出一至六年级的小学生性教育教材,并完成了第一轮教学实验。今年6月20日学校的毕业典礼上,毕业生们不仅收到了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还领到了性教育的结业证书。“它不仅仅是一个证书,更是一把开启未来幸福生活之门的钥匙。孩子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文化知识,还有正确的人生态度、自我保护的办法。”校长贾海霞说。

  性教育,不仅仅讲“性”

  6年以前,贾海霞对性教育该如何开展,心里全然没底儿。“刚接触这门课程时,我们心里也在打鼓。性,以前都是大家在私底下谈论的话题,现在要放到课堂上,怎么开口去讲呢?”

  刚开始时,教师们都会有这样的顾虑,一些非常敏感的话题怎么说得出口呢?为此,课题组没少做工作,他们给教师传递一种理念:性教育是每个人成长过程的必修课,教师站在讲台上,心里所想的就应该是怎么把知识准确地传递给孩子。因此,应该坦然面对。

  一年级性教育的第一堂课是认识生殖器官,当孩子们翻开书看到书上的插图时,有些兴奋,也有些羞涩。“孩子们很好奇,也很难为情,此时我就很自然地告诉孩子们,其实生殖器官和我们身体的其他器官一样,都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贾海霞特别讲了学校里几起小男孩因为相互打闹造成生殖器官外伤的真实案例,孩子们听得非常专注,知道了如何去保护生殖器官。

  “孩子只有尊重和认识自己的身体,才能保护自己的身体。”刘文利说。为此,儿童性教育教材每个年级都有不同的侧重。一年级侧重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周围的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二年级侧重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什么是隐私部位,怎样保护自己的身体。

  “性教育不仅仅是讲授有关性的知识,更是帮助孩子获得一种态度和能力,比如如何迎接青春期的到来和变化,遇到青春期烦恼时通过什么途径获得帮助,如何保护自己的性权利,等等。”刘文利说。

  而与传统的讲授式课堂相比,性教育的课堂是参与式、讨论式的,孩子们可以自由发表意见,用情景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理解。甚至出现了有的孩子不愿意上语文课、数学课,只愿上性教育课的情况,按照学生苏惠的说法,“性健康课内容离我们的生活很近,说的都是我们日常生活里发生的事,比如怎样和同学交往,怎么样交到好朋友。”

  更让贾海霞感慨的是,性教育课程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很多家长的支持,并在不知不觉中改善了家校关系。

  “刚开始开课时,我们也担心家长会有反对意见,对在小学阶段开设这门课会有质疑。”为此,学校和刘文利的团队首先组织了家长培训,告诉家长性教育课要教哪些内容,为什么要教孩子这些内容,孩子学了以后,会获得哪些方面的成长。出乎他们的意料,家长并没有反对意见,并且越来越支持这门课程的开设。

  “学校一直在不断和家长进行沟通,更重要的是,孩子们通过学习知道了生命来之不易,更体谅家长的辛苦了。”让贾海霞惊奇的是,还有很多孩子把上课学到的性知识回家告诉爸爸妈妈,还一起讨论。“孩子们不仅在知识方面增长了,在行为上也有变化,变得更懂事了,学会了感恩,学会了表达自己。很多家长也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和孩子交谈,发现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并及时鼓励孩子。”

  性教育是全人的教育

  “我们可能是全国第一所在所有年级都开设性教育课的小学。”贾海霞不无自豪地说。

  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更多学校在性教育方面的缺乏和滞后。

  “性教育的度的问题一直是争论的核心。讲得多,家长、社会都有担心,会不会提前启蒙,会不会错误引导;讲得少,又失去了教育的意义,成了马后炮。”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中心小学校长孟夏坦承开展性教育的种种难题。一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开展科学适度的性教育有难度;二是没有系统的教育大纲和教材的指导;三是缺乏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谁来上性教育课,成为开展性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其实,绝大多数教师在自身成长过程中也从未接受过性教育,一旦涉及性教育的内容,教师们往往一笔带过,或者按照自身固有的观点和感受来讲授,科学性得不到保障。”

  “2008年12月,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但很多学校并没有认真执行。据调查,三分之二的学校完全没有进行过性教育,有的采取敷衍的态度,把课本发给学生让他们自己看就完了,有的干脆连书本都不发,有的校长甚至提出讲课的内容不要出现性的字眼。”红枫妇女热线创始人、特别关注流动儿童教育的王行娟老人不无遗憾地说。在她看来,不仅要重视性教育,更要重视预防性侵害教育的开展。“教育行政部门要行动起来,真正把预防性侵害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教育体系,帮助女童筑起防范的第一道防线。”

  “儿童性教育应是以‘性’为切入点,培养孩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从性教育的角度切入,围绕有关性观念怎么培养,来传播一种价值理念、一种文化、一种现代文明。希望性教育能得到‘制度化’发展,就像语文、数学必须有多少课时一样,性教育也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性教育课程教师的工作应该纳入到日常的年终绩效考核以及评先评优的考核中,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儿童性教育的发展。”一直关注儿童教育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童小军说。

  “我个人的梦想,是将性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刘文利说,而她的这个梦想已经被写进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本报记者康 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研究
中国青春期性教育存在缺失
美国小学是如何进行性教育的?看完有点震惊
谁为青春期孩子“性教育”(图)
生存教育进课堂
重磅来袭:从小学到大学都增加一门课,成绩影响学生中高考和毕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