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庄子日课165丨盗亦有道,道亦有盗

每天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我们开始《庄子》第165讲。欢迎留言交流。
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
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庄子·胠箧》03

尝试论述,世俗中所谓的聪明,有谁不是替大盗蓄积财富呢?所谓的圣人,又有谁不是替大盗守备呢?怎么知道是如此呢?

庄子进一步论述,并举了一系列例子。从前,关龙逄被斩首,比干被剖心,苌弘被刳肠,伍子胥的尸体糜烂在江中,贤能如这四个人都不免于杀身之祸。成玄英疏曰:

言此四子共有忠贤之行,而不免于戮刑者,为无道之人,恃君人之势,赖圣迹之威,故得踬顿忠良,肆其毒害。

因此盗跖的门徒对盗跖说:盗也有道吗?

盗跖说:哪里能没有道呢?揣摩室内库藏的财物,有无必中,其验若神,就是圣;行窃时敢于冒险,带头冲锋,就是勇;得手后,不顾性命,敢于殿后,最后出来,就是义;判断能不能下手,预知安危吉凶,就是智;有了赃物,轻财重义,取少让多,分赃平均,就是仁。这五样不具备而能成为大盗,是天下没有的事。

圣、仁、知、勇、义,圣人所创立的价值为大盗所用而没有丝毫的违和。所不同者,盗跖本在利,儒学本在名。如果圣人读到盗跖的这段解释,不知会做何感想,真是一套凡人凡事皆可遵循的普世价值。

这样看来,善人如果不懂得圣人之道就树立不起善的形象,盗跖如果不懂得圣人之道也行不通。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都有道。成玄英疏曰:

圣人之道,谓五德也。以向如是之理观之,为善之徒不履五德,则无由立身行道,盗跖之类不资圣智,岂得行其盗窃乎!

天下的善人少而不善的人多,圣人有利于天下的少而有害于天下的也多。

如此看来,圣人主要是帮助了坏人,圣人的存在之于天下则弊大于利。庄子的论述角度实在是精妙。

圣人标榜仁义道德最终只能约束小人物,真正的大盗,却将其作为己用。社会关系的终极演变成弱肉强食的强弱关系,勾心斗角成为常态。强者利用手中掌握一切的社会资源,不断挤压弱者。

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呢?唯有废圣人。但这在现实中没有可操作性。圣人之道就没有一点好处吗?也不尽然。郭象注曰:

信哉斯言!斯言虽信,而犹不可亡圣者,犹天下之知未能都亡,故须圣道以镇之也。群知不亡而独亡于圣知,则天下之害又多于有圣矣。然则有圣之害虽多,犹愈于亡圣之无治也。虽愈于亡圣,故未若都亡之无害也。甚矣,天下莫不求利而不能一亡其知,何其迷而失致哉!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不要说没时间读书,2016年11月以来,我们已经每天一课,逐字逐句,读完11部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聪训斋语》《澄怀园语》《曾国藩教子书》《声律启蒙》《家塾教学法》《荀子》等。《庄子》《朱子读书法》正在讲读中。欢迎你的加入。

关注尔雅书苑,每天一课读经典,做一个儒雅的现代人。

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想不错过内容,记得点下““在看,最好星标一下公众号。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号列表里。

日课温故 
荀子温故(全)32篇477讲
老子道德经日课(全)附阅读书目
论语温故(全)20篇500讲
孟子温故(全) 14篇305讲附阅读书目
古本《大学》(全)36讲
《中庸》日课(全)60讲

涵泳诵读 
日诵丨声律启蒙 上平十五卷全 (诵读版)
日诵丨声律启蒙 下平 十五卷全  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华圆

家风传承
家训丨曾国藩教子书(全)
家训《聪训斋语》全文丨父子双宰相、六代翰林,曾国藩倍加推崇的家训
家训《澄怀园语》全文丨父子双宰相、六代翰林,曾国藩倍加推崇的家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庄子•胠箧》| 盗亦有道
《淮南子》卷12道应训诗解18盗亦有道行托圣道子发能资市偷退敌
圣人为谁效劳
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
百家论道:张理玄道长《道德经》解意(25
《庄子的快活》:盗亦有道,道亦可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