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青子衿卿:“焚书”与“坑儒”是极具重大影响的非凡举措,不容非议诋毁

“焚书”与“坑儒”是极具重大影响的非凡举措,不容非议诋毁

作者:青青子衿聊

       秦始皇焚书、坑儒被历史严重误读,“暴秦”一说由此而来,自汉以来被统治者不断夸大扭曲,有人据此对秦始皇大加批判,甚至否定秦王朝大一统无与伦比的历史功绩!用历史的眼光重新理解秦始皇,“焚书坑儒”某种意义是一场极为重要的思想统一举措。

一、法家思想的确立,强秦崛起

      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崛起,以前的西陲牧马之国摇身一变,傲视山东六大诸侯,孝公后,秦国国君赢驷始称秦王,由公国转变为王国,自此秦国实力被山东六国逐渐认可。没有商鞅变法,就没有强秦崛起,尽管商鞅被车裂身亡,但商鞅的变法成果却被后世秦国国君完全继承并不断丰富发展。

二、“法”与“儒”的严重冲突

秦国历经五代国君一以贯之的“法治”,到秦王赢政当国之时已然成了庞然大物,六国不可撼动,并日益威胁到六国的安全,各国千方百计想削弱秦国实力。而六国中实力最弱的韩国在惊惧中想出一条“疲秦”之策,让水工郑国去说服赢政修建一条规模巨大的农田灌溉水渠,动用秦国大量的生壮劳力,借以削弱秦国实力。秦王赢政在“郑国事件”之后,听信宗室谗言驱逐在秦国出仕的客卿,李斯在列,李斯写下千古奇作《谏逐客书》,不光使赢政收回逐客令,而且大开秦国门户,一时间吸引了山东六国大量人才蜂涌进入秦国。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焚书”与“坑儒”是极具重大影响的非凡举措,不容非议诋毁

进入秦国的这些人有大批六国不得志的儒生,秦国因材而用,然而这些儒生的思想言论与秦国立国的“法”家思想格格不入,产生了严重的冲突。

三、统一之后儒生势力严重威胁初创的帝国

     秦王赢政“奋六世之余烈”发动了宏大的灭国战争,十年间六国皆亡,赢政自认功业追比三皇五帝,称“始皇”,建立了史无前例一套新的国家制度。

    “郡县制”是秦国成为秦朝的基石,然而儒生出身的淳于越却否定郡县制,并建议全面恢复“分封制”,秦始皇大为震怒,分封制度若恢复,则统一成果将名存实亡,秦始皇同时意识到,儒家势力已经强大到可以撼动朝廷国策,全国统一未久,而人心尚未统一,任由儒生出言乱政,任由儒家思想惑乱民意,极大威胁到帝国的统治,睿智的秦始皇立即采纳李斯“禁百家言”、“焚百家书"的提议,并把反对的儒生坑杀,因此“焚书坑儒”是一次思想统一的举措。后世因之血腥残酷成为始皇残暴的一大罪证,如果相比先祖昭襄王赢稷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卒,岂不小巫见大巫,再者封建社会,维持统治的杀人夺命事件不胜枚举,仅秦始皇冠恶名于首,与后世儒家思想统治全国两千年有莫大的关系。

    “焚书坑儒”虽然血腥残暴,却是历史上重要的思想统一举措,对当时之世有重大的意义!因此用历史的眼光打量秦始皇,才能真正理解秦始皇不愧为“千古一帝”。


作者简介

青青子衿聊:乌兰察布市文联评论家协会理事,诗人,孤独者,看风云流转,踽踽于命运冷雨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始皇:“焚书”是我做的,但是“坑儒”我也不想,怨他们两个!
千古一帝秦始皇:难道真残暴不仁吗?史书误解了我们2000多年
秦始皇“焚书坑儒”有正面意义吗?真实的焚书坑儒是怎么样的?
秦始皇统一文字,其他文字是什么样?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秦始皇焚的哪些书?
管窥秦始皇“焚书坑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