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霸,康熙

文 / 子玉

在学习和自律方面,清朝皇帝显然是帝王群体中的佼佼者,顺治、康熙、乾隆都是其中的“三好学生”。

先说学习——

当满族人经过长途的跋涉跨过山海关时,他们惊讶地发现,原来中原的天和满洲的天根本就不是一个颜色:

中原大地遍地都是宏伟的建筑,每一个角落都被繁华所填充。汉族人不管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再看看满洲,几乎被森林、草地、沼泽所覆盖,满族人的生活方式还停留在原始的狩猎阶段,文化课就更甭提了,他们只听过《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的一些零散故事。

这就是传说中的降维打击,不管是哪个领域,中原对于满族人来说都形成了碾压之势。

重要的是,他们是来做紫禁城的主人,要将自家的小公司搬到幅员辽阔的中原来运行,并管理这片辽阔的土地。

但面对汉族的人口优势、文化优势,满族人心里其实是非常没底的。虽然他们以武力的形式暂时取得了所谓的话语权,但要长久维持这个局面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学习来迅速补齐自己的短板。

于是,清朝皇帝一个个都成了所谓的“狠人”——

顺治十四岁之前压根就不懂汉语,但他还是通过强大的毅力克服了语言上的障碍将自己融入了汉文化各种典籍的海洋中,乾清宫简直被他当成了图书馆,日常工作中的空闲时间都被他用来学习。

▲顺治  电视剧《康熙王朝》/剧照

而且,顺治学习简直就是与自己较劲的模式,当天所读的书籍他要是达不到流利背诵的程度压根就不去上床睡觉。

随着时间的叠加,顺治的文化知识是突飞猛进,完全能够做到对汉文化的熟练驾驭。

看看他在《金圣叹评点西厢记》写下的评语你就能了解他的段位:

“议论颇有遐思,未免太生穿凿,想是才高而见僻。”

据《汤若望传》记载,顺治在学习汉文化的同时还经常向西方的传教士们请教日食与月食的原理,以及各种物理问题。在1656、1657的两年间,顺治皇帝去汤若望寓所拜访的次数竟然高达二十四次。以皇帝之尊频繁去一个外国人的家里,这已经有点不符合常理了。

顺治的求学状态简直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饥渴。

接盘的康熙皇帝在学习上比他老爹更用力。据说,康熙十七八岁的时候还因为读书太过用功发生过吐血的情况。

二十四岁时,康熙于内廷中设立南书房,挑选了一批饱学之士专门给自己讲课并提供咨询“服务”。

甚至在行军途中或者出巡时,康熙依然保持着持续学习的状态。

而且,康熙皇帝还是个“杂家”,在对传统的宋明理学如饥似渴的同时,他还同时涉猎了数学、几何、物理、天文等学科,他的身边总是围绕着一群理科出身的欧洲人。

在这群人的教导下,康熙皇帝成为了历代皇帝中唯一掌握了几何学和近代天文原理的皇帝,他能够熟练验算数学公式,还能用仪器测定经纬和天象。在他的支持下,学者们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梯形投影技术绘制了当时最精确的大清地图。

为了使后人能够复制自己这种学习状态,康熙还以“家法”的形式将其制度化。于是,我们读清朝的历史时就会惊讶地发现,清朝皇帝的一天几乎就是复制粘贴的模式,机械而又刻板——

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洗漱完之后先学习列祖列宗的管理经验,然后再吃早餐,吃完早餐后开大会,听取大臣们对工作的汇报自己拿处理意见;十一点到下午两点半这个时间区间是皇帝的用餐休息时间,但在这个过程中皇帝依然要处理一些公务,还会抽取那么一点时间继续学习;两点半到五点,皇帝一般都是在办公室处理工作的状态中度过的;晚上七点到九点,皇帝还要进行一些祭祀活动;九点之后,上床睡觉。

可见,清朝的皇帝其实并不好干,就连康熙皇帝这样意志力非常彪悍的人都特意写了“耐烦”两个字来鞭策自己。

▲康熙  电视剧《康熙王朝》/剧照

康熙之后的雍正成为了儒家的圣徒,乾隆不仅文学、哲学、艺术等各领域样样精通,他还会说五种语言,分别为汉语、满语、蒙古语、维吾尔语、藏语。

可以说,他这个“学霸”一点也不比他爷爷康熙逊色。

当然,文化知识虽然是根本,清朝的历代皇帝也没有抛弃传统的尚武精神,也就是所谓的“满洲根本”。

康熙自幼就非常喜欢弓马骑射,为此,顺治帝曾为他选派技艺高超的侍卫默尔根给他做老师,专门训练他的骑射功夫。

为了强化后代的尚武精神,康熙还特意将“骑射”技艺作为“国策”定为“恒制”,并写进家法中。

乾隆将这种传统进一步发扬,他在体育方面的爱好相当广泛,骑马、射箭、围猎、冰嬉、摔跤等,样样精通。

为了使尚武的精神成为整个民族的基因,乾隆几乎每年都要到木兰围场或者南苑进行狩猎活动。他还效仿爷爷康熙的做法,经常到京师之外进行艰苦的巡行,磨炼大家的意志。

所以,清朝大部分皇帝都是文化知识与体育运动两者并重,就连后来的道光,他在十岁时就曾经在猎场上大显身手,弯弓搭箭一箭就射中了一头鹿。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不仅精力充沛,而且异常自律。举个例子,曾经在乾隆朝上班的赵翼说过这样的话:

“皇帝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上班,我们十来个人五六天轮一次早班就感觉已经受不了了,但是呢,皇帝是天天如此。”

是的,乾隆每天的工作时间几乎都在十二个小时以上。所以,他能够两征准噶尔,一平回部,开拓了万里疆土绝对是有一定原因的。

他老爸雍正更是一个工作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在生日的那天给自己放一天假,平时都是疯狂加班的模式。

有一组数据就能说明:雍正在位十三年,一共在奏折上留下了一千多万字的处理意见。

他之所以被打上了cosplay的标签,就是因为他对自己实在太狠,没有时间去玩,就所幸让画师用手中的笔将自己带入到相关的情境中。

确实够狠,也绝对有才。

▲雍正  电视剧《步步惊心》/剧照

但这里边有一个问题,这些人虽然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康熙当年研究物理和天文的时候曾经无比忧虑地说:

“西洋诸国千百年后必为大清之患。”

对,康熙当时就已经意识到了西洋在科技方面对清朝的领先。可是呢,他对科学的态度依然只局限于自我研究,没有将范围进一步扩展,导致清王朝的教育一直在四书五经的围城里循环。

他的孙子乾隆更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国的马戛尔尼率领使团来访问清朝,他们将自己在科技成果里的最新品全都带了过来,如天体运行仪、地球仪、战舰模型等。

乾隆瞥了一眼非常不屑地对英国使团说:

“你们拿的这些东西我们也有,不要在我们面前炫耀。”

在他的眼中,这些最前沿的科技成果都是小孩子的玩具。

英国使团走后,清王朝继续在农业范畴,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中循环。乾隆之后,嘉庆、道光等皇帝都只有一个目标:维持祖宗的治理成果。就是所谓的“守成”。

所以,鸦片战争虽然是在道光朝发生的事情,但说实话,康熙和乾隆都有责任。他们虽然一副好学的姿态,但却并没有将自己的视线放远,做到与时俱进,最终还是在学习这件事上全面落败。

1842年3月,道光皇帝在一道上谕中向大臣们一口气提了十九个问题:

英国到底在什么地方,离我们有多远?

英国到大清中间要经过几个国家?

英国女王结婚了吗?

参考资料:

1、张宏杰《坐天下》;

2、张宏杰《千年悖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满族不可避免的沦陷: 舍弃母语就等于“亡国”
嘉德日历 | 那些擅骑射的清代皇帝们
从康熙到乾隆,这些精明的满族皇帝对汉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科举制度直击满族文化?浅析清代八旗子弟下科举的忧虑
论“八旗生计’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后果
面对西方的殖民扩张,清廷并不是没有察觉,该如何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